教师素质提高.docx
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化为本,教化大计,老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化竞争异样激烈的今日,建设高素养的老师队伍是教化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化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的那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化,振兴教化的希望在老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养、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老师队伍是教化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2002年,教化部就全国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发呈现状下发了教化部关于加强县级老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性看法,就充溢完善老师进修学校功能,充分发挥老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指明白发展的方向。其中也指出,加强老师进修学校队伍建设,提高老师进修学校老师的整体素养。尤其当前形势下,老师进修学校面临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了一个无限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需审时度势,醒悟推断,抓住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使县级老师进修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当务之急必需提高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归根结底也取决于老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而县级老师进修学校,担负着本地区老师教化的重要任务,是本地区开展老师培训、自学进修、业务发展、接着教化的重要基地。因此,老师进修学校的老师整体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提高老师进修学校老师的整体素养是区域内老师教化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上分析,我校领导班子探讨确定:确立了提高县级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整体素养的对策与措施探讨作为近两年的重点探讨工作,以解决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课题探讨的目的和意义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化,教化的希望在于老师。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中小学老师的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化进步方面,被看成比任何时期都重要。素养教化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老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养不合格,都会干脆影响素养教化的顺当开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快速的今日,学问陈旧率很高,这就更应在教化行为中培育学生自身发展的实力,既向学生传授肯定的学问,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育学生不断索取新学问的实力,让学生真正驾驭终生受益的学习本事。惟有如此,才能培育出有创新实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老师素养的提高。 因此,提升老师整体素养,开发师资教化资源,促进老师专业化成长,必将成为当前教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县级老师进修学校的老师,作为“老师之师”的整体素养水平则对于加快本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我市教化整体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当前形势下,县级老师进修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供应必要的基础和保证。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探讨的名称是提高县级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整体素养的对策与措施探讨,其中,素养:是指人或学校在某些方面的原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而人的素养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化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学问、身体、心理品质等。” 老师素养是指学校教化工作者特有的品质和实力,它不仅具备特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学科的专业化特征。 提高老师素养也就是提高老师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技能水平,这是提高教化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而我们课题的主旨是提高县级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确保新民市老师进修学校的老师能够适应新时期本地区老师培训、学校管理、教化教学改革的形势和须要。 四、课题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本课题以提高我校老师队伍整体素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原则,遵循老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激发老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除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培训之外,要求老师要依据自身须要和爱好,主动自学相关书籍和理论,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发展个人特长,使思想政治素养、教化管理实力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2、适应性原则 本课题实施本着“立足本校,面对基层,适应发展,满意需求”的方针,依据当前教化发展形势和趋势、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老师学校老师培训与提高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育和发展方向,为本地区教化的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3、可行性原则 课题遵循“系统规划,分阶段实施,先重点突破,后纵深拓展”的探讨思路,依据人才须要、资金条件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切实推动本校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与发展;扬长避短,持之以恒,仔细总结发展进程中的阅历,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 4、创新性原则 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同于一般中小学老师素养提高在学问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师校老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应重在学问、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创新,利用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育高层次创新性教化人才的教化基地 5、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培育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在老师队伍去建设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因此,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心理学、教化学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课题探讨的整个过程,以人为本,探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激励科研标记性成果的产出。 6、实效性原则 注意投入与获得的双向增长,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状况、经费的运用状况。 五、探讨的内容 依据辽宁省教化厅关于切实加强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看法,结合我市教化事业发展的须要和我校目前老师队伍的现状与实际水平,深化老师进修学校的内部管理,努力探寻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利用与老师教化相关的一切资源和信息,主动利用政府和教化行政部门的外部力气,加大政策倾斜、资金和设备投入,强化硬件建设,营造老师队伍建设的最佳环境,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使我校领导班子和老师队伍整体素养有明显提高,把我校建设成一流的老师专业发展中心、老师身心健康发展中心,成为提高本地区教化教学质量的指挥中心。为做好本地区老师教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探讨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探讨的对象是师校全体教职员工及与老师发展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设备。通过实行多种措施和手段,并充分发挥各种培训资源与设备的培训职能,有效提高师校老师的综合素养。 七、探讨操作过程 (一)深化研讨,确定课题名称及主要探讨内容 2006年3月,新一年的工作刚刚起先,我校党政班子领导就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及师校的发展前途等有关问题,召开特地会议,深化挖掘和探讨我校当前老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潜力和措施,明确了师校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问题,并确定今后的重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思索: 1、当前老师进修学校的工作性质已从中小学老师学历补偿教化转向了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而如何提高师校教职员工(培训者)的整体素养和业务实力将关系中小学老师的接着教化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否具有实效性,这是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应思索的重点之一。 2、老师进修学校担负着中小学教研科研工作的指导管理任务,而教研科研工作质量的凹凸干脆确定着本地区教化质量的凹凸。因此,如何做好教研科研的指导工作是本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老师学校地位的一项重要因素。 3、由于教化经费的缺失,学校办学的经济基础出现实际问题,大部分办学经费要由学校自行解决。因此,如何拓宽办学渠道,开源节流,增加办学和培训经费,确保师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也是县级老师进修学校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与存在的冲突,学校在确定课题加强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策略探讨之后,于2006年3月20日召开课题研讨会。会上,学校负责人即本课题组负责人马继明校长阐述了本课题立项的背景、目的,确立了课题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提出了老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目标的初步构想,然后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化部及辽宁省教化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看法等重要文件,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探讨的意义、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后,分析师校发展的三个重点问题,为课题进一步绽开做好打算。 (二)深化学习,开展调查探讨,设计实施安排,明确责任分工 2006年4月初,课题组成员为了增加本课题探讨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首先对全校教职员工的基本状况作了一次全面摸底,摸清了老师的学历、进修、信息技术水平、一般话等级水平、专业技术等级等现状,也了解了老师目前学习进修的须要和目标,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等,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学习做好打算。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又深化地学习有关老师进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文件和阅历,在仔细探讨的基础上,分别就上述思索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向课题组提交本部门分管工作的实施看法和建议,为课题深化开展探讨献计献策。 2006年4月中旬,课题组高芝媛同志依据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看法或分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整理出本课题的总体探讨思路,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提交课题组进行论证。 2006年4月底,课题组再次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就形成的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学习、探讨,明确工作思路,确定探讨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三)课题全面启动,探究和实践老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老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为快速提高我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此课题的详细实施。首先,制定了“十一五”新民市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建设实施安排,修改完善了老师进修学习制度,在老师进修学校“十一五”展望与规划中显明地提出了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提高与发展的预料与展望,为我校的老师队伍发展与提高指明白方向和目标。同时,要求各科室以部门为单位,详细实施老师队伍素养提高安排,绽开以学习、训练、反思、提高四环节提高模式为主线的岗位学习提高活动。要求从制定个人研修安排,有目的、有设想、有行动,确保老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与开展。 2、提倡“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在区域教化发展中有管理、培训、教研等重要职能,每个老师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所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每位老师在各自岗位上作用的发挥,在老师中主动提倡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与落实,使老师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作好本职工作,主动为老师发展出谋划策。并坚持督促全体老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实力和水平,才能适应自身的工作环境,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实现老师自我价值的提高,做到有为,从而提升师校老师在全市中小学校指导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3、明确老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老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师德好,业务精,功底硬,教研水平高”的老师队伍!即以德立校为主线,以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老师素养为宗旨,以建设高素养高水平的老师队伍为基础,以大力加强老师进修学校老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化科研实力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提高老师的两个素养和教学水平,谋求教化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老师的素养包括教化理论学问和业务素养两个方面,这就确定了老师的学习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实践的体验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学校的老师素养提高的过程就是学习先进理论和胜利阅历及对教化实践进行探究与反思的活动。为此,学校坚持“让老师培训工作与书同行、与实践并进”的思想,把学习视为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把老师的学习作为提高校本培训成效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研读教化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我校实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制定读书行动安排的方式,加强老师理论学问学习的管理。规定老师每天读一份教化报,每月读一本教化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化专著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心得沟通,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实行老师理论、业务素养考试。通过各种措施,引领老师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另一方面,定期组织老师研读教学案例。例如,我校把研读案例作为实践学习和落实老师工作技能提高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化基层组织观看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现场活动等详细案例,沟通研讨,分析案例所蕴含的教化策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老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阅历的反思学习、基于实践的探讨性学习等实践性感悟理解。从而强化教化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师队伍,尤其是老师进修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对本区域中小学老师的培训、指导与管理的责任,因此,对其自身素养与业务实力要求更高。相识到这一点,本课题探讨首先把如何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老师队伍整体素养这个主题放在了探讨工作的第一位,并确定2006年为“老师进修学校形象建设年”,以加大对老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详细实施策略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养 老师学校是基础教化工作母机,只有切实加强师校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师校发展,从而促进基础教化的发展。 为此,师校党政班子,多次向教化局提出申请要求增派力气,充溢领导班子成员。2006年8月,在师校的建议下,教化局对师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溢了两位年轻有为、校长工作阅历及其丰富的领导同志分别任校党总支书记和教学的副校长,使师校领导班子更具活力和实力,更富有创新精神。又通过竞争上岗的方法,选择了11名思想政治素养高、品德优良、酷爱教化事业、懂得教化规律、熟识老师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实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的同志进入中层领导班子,增加了领导班子的力气。 在此基础上,班子成员充分相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常常开展业务学习、研讨活动,了解当前教化的新动向,新理念,新策略,探讨适合本校实际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开动脑筋,思索对策,始终把如何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放在思索的第一位。 此外,领导班子成员还常常比照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做到相互提示,相互监督,确保领导班子集体的纯净性和先进性。 学校领导班子还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在每年的期末工作总结会上,公开年度财物收支出状况,让群众了解,让群众放心,树立了师校领导班子清政廉洁、开拓进取、正气饱满、政绩突出的良好形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师校形象年建设活动中,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一老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分别于2006年2月23日、2006年4月4日、2006年6月6日、2006年10月25日多次召开班子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研讨和沟通如何改进各部门工作作风,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特殊是教研人员不要以任何理由向基层学校推销收费资料,不许乱收费,不要吃拿卡要;下乡教研要有安排,工作要做实,不要走过场,做到求实高效等多项涉及到师德师风的关键问题。在反复教化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于2006年9月,对我校中小学部、科研部、培训部、电教部等教科研、师训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实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由基层中小学领导和老师为这些相关人员打分,作鉴定,测评其工作状况。此举,有利地促进了老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意识水平的提高。 学校还本着德才兼备、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主动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多次从基层学校择选教学阅历丰富、有高尚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年轻老师充溢师资、教研队伍,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历学识水平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养老师队伍。 (3)创建学习型校内,加强老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老师学校的老师是老师的老师,必需拥有广博的文化学问和高操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把创建“学习型校内”作为目标,强化老师的学习意识,激励老师开展教化科学探讨,为老师创建深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督促老师不断学习进修,强化基本功训练,提升职业品位。 学校主动激励老师参与高层次进修学习,多方筹备资金,为22位参与东北师大现代信息技术探讨生课程班学习的老师每人学费补助2000元;主动支持老师参与专业学习,为20位老师参与沈阳市级新课程标准实施培训者培训供应学习补助计4000元;激励和约束老师开展自学自练活动,学校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检查,开展业务学习竞赛活动。 5、全面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化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我校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我校老师的信息教化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力的培训与提高,相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教化教学工作以及在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老师进修学校的老师必需在接受新事物、获得新信息、驾驭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中小学领导和老师的前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引领、管理、导航的作用。2006年初,师校派专职老师对在校的全部专职教研人员实行过关式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过培训,全校45名50岁以下的专职教研人员均驾驭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顺当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实践考试,获得计算机技术考核二级证书。2006年下旬,在为老师现代技术“扫盲”的基础上,又利用老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了两次老师计算机操作专题竞赛,分别是 “powerpoint设计操作赛”和“word文稿和电子表格操作竞赛”,要求每支部(科室)出4人参与竞赛(包括校级领导),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程度。本次竞赛赢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参加率达50%。此项活动,大大促进了老师学技术、用技术的主动性,提高了老师现代技术应用实力。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新时期,要求老师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专业化成长之路。老师学校的老师要成为“师者之师”,必需要不断地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培育骨干老师、树立老师榜样方面同样投入很大精力和财力。在“十五”老师培训基础上,又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将一部分骨干老师送出去,先后派22名教研骨干到沈阳参与教研员提高培训;送4名省级骨干老师到省教化学院、辽宁师范高校、渤海高校等处学习培训;送10名骨干老师到杭州、江苏、南京等教化教学先进的学校去学习先进的阅历和作法;支持22名主动上进、有开拓创新意识的老师参与东北师范高校信息学院开办的探讨生课程班高层次学历提高培训;帮助巴红山、毛劲生等多名青年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开展教改试验探讨,作公开课、汇报课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赐予学习者政策上、时间上的支持照看,激发了骨干老师奋进的斗志,更为众多老师起了示范引路的作用,为新民师校营造了一个爱学习、善探讨、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为体会科学的教化教学理念,正确驾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化专家于永昌主任和沈阳教化探讨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校讲学,使全体老师不用走出家门,便倾听了教化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前沿相识和体悟,与老师共同分析了当前课程改革形势和作法,指出了沈阳地区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举措,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老师的科学探讨实力 教学反思是指老师以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思索对象,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谛视和分析,从中获得感悟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教化科研则是指老师运用教化教学理论对教化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和探究的一种探讨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老师的教化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化教学实践。教化科研往往是以“课题探讨”的形式出现,教化科研专家一样认为“问题即课题”。当老师在教化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从内心形成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冲动。因此,教化科研所进行的探讨课题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教化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或问题正是老师对自身教化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的结果。教学探讨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则是老师对合理教学实践追求的动力,因为老师的反思正是不满意现状、锐意进取和探究的表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老师的教学反思所形成的困惑或问题是一线老师开展教化科研的动因和先导,教化科研则是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离开对教化教学实践反思的教化科研必定是一种“空中楼阁”,是不行能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的。 所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自身工作的反思活动,要求老师在不断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仔细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阅历,坚持记载、整理和思索自己的教化案例,并把整理思索的东西再用于新的工作环节之中,去感悟,去实践,就是最好的教化科研。正像教化家朱永新说的那样,“从今日起你就起先写教化日记并不停地反思,坚持十年,你肯定会在教化科研上取得令你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成果。”朱永新的观点一语中的,特别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校特别重视老师反思活动的做法,正是对教化科研的科学定位,也是老师教化科研得以落地开花结果,有效的提高了师校老师教化科研的实力和水平。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近年来,市教化局对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视,把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放在新民教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抓住这一契机,我校刚好对师校现实状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向教化局领导汇报,经过与教化局领导多次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制定了双向投入,改善师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 2006年9月,学校投资20余万元,对师校原有的五个一般教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进行了改造,使之接近省级老师进修学校示范校的标准。 2006年12月,师校又筹措资金20万元,对教学楼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使教学环境、办公环境面貌一新,办公条件、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2007年4月,学校和教化局联手,还为每个专职教研人员每人配备一台电脑,使学习、办公的条件提升一个档次,拓宽了教研人员的信息渠道,为更好的开展工作供应的快捷便利的环境。 9、强化人文意识,探究师校管理新模式 几年来,在不断加强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师校领导班子更加重视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软件建设,做到着眼于内涵发展,启动内部活力,构建以适合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发展和壮大的管理模式“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人本管理模式。 首先,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分析研讨师校老师队伍现状、研训工作现状及改善与提高的对策,一样认为在狠抓老师整体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达成制等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采纳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注意人文关系和心理沟通,使制度管理、目标管理与人本民主管理相结合,处理好严格制度和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将学校管理纳入到法制建设轨道。同时还要做好政绩、业绩评价环节,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发展。 在确定了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后,课题组初步构建了人本管理模式的框架,为模式的进一步实践作了充分的打算。 2007年,课题组在初步构建并付诸实践的基础上对我校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与完善。 首先,接着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体制,要求师校各部室主任依据本部工作性质进一步修订本部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签定责任追究制合同,详细落实了“分层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策略,使各部室能够做到“心中有位、行中有为、守土有责”,确保各部室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其次,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管理“四制”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尤其是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按劳动量定额、多劳多得,激发了全体老师的工作热忱,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使大家主动想事,仔细做事,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三,接着实行民主治校与章制建设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既做到保证教职工参加管理的民主权利、推行政务公开,增加学校工作的透亮度,又要健全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职工出缺勤请假制度、教职工嘉奖与惩治制度等。 第四,在管理上,师校领导班子还坚持“四树立、四处理”管理策略,即: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正确处理好严格制度管理和做好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改善办学条件和逐步提高老师福利待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常规管理与科研兴校之间的关系。为此,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或全体教职工大家分析学校现状,商讨发展大计,肃穆工作纪律,向教职工通报学校发展状况和设想,遇到详细问题征求群众看法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意人文关怀和沟通,同时,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崇高的事业吸引人,以深厚的感情凝合人,以适当的待遇挽留人。 10、创建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老师的业务实力和工作水平。 老师学校担负着本地区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电教等各项工作的探讨和指导工作。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是师校每位老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学校始终激励和提倡师校的老师加强合作与探究,创建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工作实力。 几年来,我校各部老师依据本学科工作的特点,主动开动脑筋,创建性的开展工作,并协调各部工作,共同完成师校的整体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接着实践和完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接着教化工作模式,实行培训、教研、电教、科研四位一体,教研和科研结合、探讨和培训结合、指导和管理结合、管理与评价结合,全方位组织本市老师参与接着教化学习,开展教化科学探讨和教学改革试验。在提中学小学老师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同时,扩大了老师进修学校在中小学教化教学工作指导中的影响,确定了老师进修学校不行取代的地位。 (1)课改培训与教学探讨相结合,对老师进行接着教化。 详细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抓好领导者的培训。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已经充分的相识到课改的成败,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对中小学校长的课程改革培训。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各中小学领导学习新课改理念,驾驭学科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方式,使领导者能够了解新课程,懂得新要求,走入新课程。2007年8月中旬,我校聘请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化专家于永昌主任、沈阳教研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市为中小学的校长做新课程改革策略介绍和教化科学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中地位和作用讲座。 抓好骨干老师培训。为确保我市中小学能顺当进入课改实施阶段,我们实行“以骨干带全体”的培训方式,先对全市学科骨干进行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法集中辅导,让骨干老师先知先觉,再由他们传递给其他老师,使参与课改试验的老师都能进入状态,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到目前为止,参与学科骨干老师培训的人数:小学1041名,中学660名。 举办课改研讨会、观摩课活动,使老师互学互改,在探讨中学习,在探讨中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观摩、研讨,使我市中小学领导和老师初步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老师观、学生观及质量观,对新课程实施直到了保证作用。 (2)集中辅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落实“十一五”接着教化工程方案。 根据“十一五”接着教化工程方案的规定,研训部门仔细组织老师参与集中辅导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任务。 (3)学识水平与学历提高相结合,提高老师专业实力与水平。 在大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老师专业实力和水平的同时,师校接着加大中小学老师学历提高培训力度,先后与沈阳教化学院、辽宁省广播电视高校、沈阳师范高校和东北师范高校联合办学,组织在职老师进修学习。到本年末,有专科生189人,专业证书学员116人,本科生856人,探讨生260人;通过培训,使参与学历提高培训的老师拓宽了学问领域,驾驭了更宽泛、更渊博的学问,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领会了当今教化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也为老师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供应了良好的机会。此举博得了基层学校老师的赞誉。 (4)教化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育探讨型学者型老师。 我校始终坚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科研促教研,教研促质量的原则,大力开展教化科学探讨和教学改革试验。 首先从师校教研员起先,要求人人有专题探讨,并引导基层学校校校有科研项目,以探讨促发展,使老师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渐渐从原来的墨守成规、凭阅历教学的教书匠转变成主动开拓、勇于创新的探讨型人员。 几年来,我校教研员都能撰写出自己的专题探讨论文,11个沈阳市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并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基层学校的课题已接连结题,归纳总结了探讨成果,有利地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老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九、课题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新民师校“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使师校管理趋于规范化、理性化。 两年来,在本课题引领下,加大了对内管理力度,并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探究和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即:“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 2、总结了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改革策略,为县级老师进修学校生存和发展供应询问和阅历。 新时期县级进修学校是我省老师教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幼儿园)老师、校长培训、基础教化教学探讨、教化科学探讨、教化教学业务指导和教化信息沟通中心,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动基础教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老师进修学校必需走在发展前列。详细阅历是: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老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2、提倡“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3、明确老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老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5、全面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化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养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素养 (3)创建学习型校内,加强老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老师的科学探讨实力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9、强化人文意识,探究师校管理新模式 10、创建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老师的业务实力和工作水平。 (二)实践成果 1、课题探讨提高了师校干部、老师的科研意识和探讨水平。 由于课题探讨的须要,课题组成员常常深化学习关于切实加强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看法老师进修学校省级示范校建设和评估标准与细则老师进修学校发展策略等文件或文章,深化研讨影响师校发展因素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发展过程中的阅历教训,为师校发展献计献策。就在这些学习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从中获得了新的理念和信息,拓宽了新视野,增长了才能,提高了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驾驭了教化探讨的方法程序,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2、老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两年来,经学校的主动提倡和政策激励,我校数十名老师纷纷参与高层次学历进修学习,其中8名老师参与本科学历进修,22名同志参与了探讨生课程班学习。目前,我校老师中有本科学历57 人,占在职专任老师总数95.6 ;有探讨生学历27人,占在职专任老师总数45.7%, 其余的为专科学历,本科在读。 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使老师普遍了解了国内外教化最前沿的信息,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学习了先进的现代教化理论,接受并初步驾驭了比较困难的现代教化信息技术,领会了教化科研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老师职业品尝,可谓走在了新民老师教化的最前列,并引领新民市中小学老师奋斗的方向。 通过开展“老师学校形象年”“老师行为跟踪调查反馈”等活动,有利地促进了老师行为的转变,树立了老师学校人的良好形象。 两年来,我校老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活动中,纷纷获得优异的成果和荣誉,其中,赵洪杰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高校“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赵洪杰还在2007年1月被辽宁广播电视高校评为“优秀助学老师”;史继红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高校“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还在2006年9月被新民市人民政府评为“新民市优秀班主任”;闫景仁在沈阳市“十五”期间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工作中业绩突出,被沈阳市教化局评为先进工作者;陈宏宇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高校“网上课程教学实力”;刘淑杰在全国“2006年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试验总结表彰暨培训研讨会”上,荣获2006年“优秀教研员”称号,同时被收录新世纪人物2006一书;高芝媛于2006年1月被辽宁省教化厅、辽宁省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辽宁省“十五”优秀教化科研工作者 ,于2006年3月被辽宁省教化学会评为辽宁省教化学会先进工作者,并于2007年老师节评为沈阳市优秀老师。 3、老师教化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地位得到提升。 由于多方筹措,共同努力,新民市教化信息中心最终落成,为新民师校创建了更优越、更先进的办学条件,为老师参与接着教化进修学习又开拓了一条更便捷、更宽敞的渠道,赢得本校老师及中小学领导、老师的欢迎和好评,从而提升了老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化、老师教化中的地位。 4、提高了中小学干部老师的教学实力和探讨水平,提高了中小学教化教学质量。 由于实行多种形式对老师进行接着教化和教研、科研指导,组织老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和专题探讨,明显地提高了中小学干部老师管理实力、教研实力、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改革了教学方法,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向素养教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增加了师校的综合活力,扩大师校的办学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由于开拓了多种渠道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不但为中小学老师创建了深造学习和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也为师校带来了肯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师校的综合实力,成为县级老师进修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影响得到大幅度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也相应好转,老师工作主动性高了,一些曾经有跳槽机会的骨干留住了,使师校上下人心稳定,工作热忱高涨,与新改善的优越的环境相映成辉,使师校充溢了朝气和活力,创建了新民师校二十年来最辉煌的时刻。 总之,二年多的课题探讨为新民师校老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供应了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并实现了师资队伍素养整体提高的预定目标,同时为老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设计了雄伟目标,供应了发展的最佳策略,达到了比较满足的效果。 十、反思与探讨 经过几年的探究实践,我们充分相识到提高老师进修学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业务水平是发挥老师进修学校职能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提高基础教化教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的县级老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办公经费和培训经费的严峻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师校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必需得到各级政府及教化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使县级老师进修学校不断发展和壮大,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师校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才能真正发挥老师进修学校为基础教化发展服务的作用 老师素养提高 提高老师素养 老师个人素养提高安排 老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如何提高老师素养 老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