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docx
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教学常规之一 一,听课的目的与类型 (一)学习型的听课(二)发展型的听课(三)指导型的听课(四)探讨型的听课 二,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主要以发展型的听课为主) (一)明确听课目的 新老师听课的目的是学习和吸取课堂的精华为己用,大部分老师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老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专家,有阅历的老师,行政领导的听课也有他们的听课目的.不管听课目的是什么,听课前应做好打算,都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授课安排,预料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听课的重点. 1.关注老师的教 课的结构重点突破和难点化解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课堂气氛 2.关注学生的学 学生是否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常常做出怎样的心情反应(即关注课堂气氛); 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二)听课的角色定位 听课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也须要精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 1.进入"学生"角色2.进入"教者"角色3.进入"指导者"角色4.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三)课堂听课 1.听课者前去听课,最好在上课起先前就进入教室 2.上课起先后,听课者应当马上进入记录状态 : 批注-时间-评点-板书 3.视察课堂活动 4.听课者必需自始至终地听完一堂课, 5.听课时,听课老师不得私下争论,以免影响上课老师的心情 (四)评课 通过听课和评课使双方共同建立起一座相互提高发展的桥梁,更加全面,精确和有效地促进教学和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参加活动的全体老师,从一节课堂实例中吸取教益,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1.评课应驾驭的要素: 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 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课堂基本标准: 教学思想的方向性,教学实施的目的性, 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方法的严密性, 教学效果的明显性.老师的基本功:老师教态表情,老师语言表达, 老师教学过程,老师板书设计. 评课要看: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力,整体结构完整有序性, 各个环节支配合理性,节奏形式科学协调性. 2.评课应留意事项 评课要有打算,切忌信口开河; 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序化; 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庸俗化 3.评课的议程 自我评价核查教学目标发觉优点和不足之处确定进修的需求 4.新老师的评课应注意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1)听课后,要仔细思索 要有科学性要有特色一节课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2)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 结束语 作为听课人,还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课和评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假如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实行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别人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或是借鉴的地方.也就是说要学会汲取别人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 学习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在新老师,年青老师听有阅历老师的课,当然也包括听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和探讨课,听课主要是以学习和吸取课堂的精华为己用为目的,有关这一点,下面我们会具体探讨.发展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老师间的相互听课,当然也包括听公开课,评优课,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老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评课都应当主动发觉和确定任教者的闪光点.在阐述缺点时,不行实行嘲讽或者挖苦的看法,应当恳切地分析缘由,提出合理的订正建议共同探讨.说话应当留意分寸,措辞应当到位,中肯的评价,会使任教者感到激昂和收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指导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在专家,有阅历的老师听新老师,年青老师的课,他们会统揽教学全过程,从教学目标的完成到组织教学的落实各方面去衡量,充分确定胜利和不足之处,提出整改看法,评课的动身点是从爱惜和帮助你尽快提高教学水平的角度,故新老师,年青老师不必过分负担,而应主动协作 .探讨型的听课 在中学是以课改,科研,课题探讨为目的的听课,以产生和发展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新教化理念为目的,在听课后绽开探讨与探讨探讨,共同寻求改革的新路 .新老师听课的角色定位: 1.审美者:新老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当是审美者而不是指责家,要多学习老老师的特长,闪光点,为我所用 .2.参加者:新老师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 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地理老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老师如何听课、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老师如何听课和评课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