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蒙古族习俗调查.docx

    • 资源ID:11879992       资源大小:33.5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蒙古族习俗调查.docx

    蒙古族习俗调查 关于蒙古族年文化特色的调查 我是一个蒙古族学生,但我从小生活在蒙汉杂居的城市,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族的年文化习俗,我确定回到内蒙地区好好体验一下最淳朴的过年方式,还没来得及过年我就匆忙踏上了开往通辽的列车。 赤峰市原来的名字是昭乌达盟,1983年在“撤盟建市”的政策下改成现在的赤峰市。全市有七个旗,两个县,人口有461万其中蒙古族将近有80万。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真是另一番景象,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察干”即白色,“萨日”即月。他们认为白色是物之母,象征着纯净、祥瑞,这种风俗在草原上流传很广。据马可·波罗在他的纪行中记载:“蒙古人每逢元旦,依照古老的习俗,蒙古大汗及一切蒙古臣民。正月初一起先都服白衣;皆白袍,人们相互馈赠白色之物”,以“白色为吉服”,白色为“祥瑞纳福”,因此,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称之为“白月”。“白月”的元旦,元朝国内各地蒙古各部纷纷向蒙古大汗献“九九”白色之马驼,友邻各国还要献“九九”白色之大象。马可·波罗记述:“是日国中数处入贡极富丽之白马十万余匹,是日诸象共有五千头,身披锦衣甚美,背上各负美匣二。其中满盛着宫廷所用之一切金银器皿甲胄,并有多数骆驼身被锦衣,负载是日所需之物,皆列队行于大汗前,是为世界最美之奇观”。春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草原上的人们隆重庆祝,过年的习俗也独具特色。蒙古族运用夏历,最重要的节日是小年和大年。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年火”,带有迷信色调的传闻是,要在这一天送“火神爷”上天,因为火神是赐予人们华蜜与财宝的,所以蒙古族群众对火是很敬重的。平常用火当心慎重,不让小孩玩火,随意跨越火堆,出门远行先要祭火,出外归家要检点新柴放到炉灶里,以表示对火的虔诚。待到小年这天,全家恭尊敬敬地向“灶神”供献羊胸叉骨和哈达、香烛、奶食品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饮酒消遣,夜以继日,将“祭灶”饭吃七天。 大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从除夕到正月初,男女老幼都沉醉在节日的快乐之中万 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节前家家户户必需打算下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年前的留意事项不是许多,等到过了除夕,那才真正有意思呢!除夕之夜,人们穿上美丽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心,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起先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吃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除夕吃“手把肉”除旧岁除夕是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的伊拉特一家人最劳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和草原上其他蒙古族人一样,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为除夕年夜饭做打算。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聚。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起先享受丰富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行少的程序。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需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消遣,一夜不睡,直到天明。 也有的地方除夕的风俗有些不同,除夕前先在马尼宏杆子的东南方燃起篝火,取各样吃食投入火中祭祀。接着,一家人团聚一堂共吃羊头。进餐之前,家中长者要先把羊嘴巴揭开,按迷信传闻,这个仪式也许有两个用意,一是避开一年的口舌冲突,二是张牙以驱鬼避邪、因为三十这天世无主持之神,鬼要四处筹集一年食物,羊嘴大张是足可把饿鬼吓跑的。午夜,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名曰“辞岁饭”。外出不在家的(婚后分居的男儿和出嫁的女子除外)也要由家长喊一声他的名字,放一份碗筷,留一份年饭。东方微亮,新年伊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马尼宏杆子的座盘上点起天灯(系用三百六十一根裹棉竹芨扎成,沾油点燃),随后再分别祭把天、地、火、祖。祭祀完毕,就该喝早年茶了,此时,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弹点一下酸奶,以取祥瑞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儿女要施跪拜礼敬献哈达,长辈也要逐个赐祝愿词。随后,又是全家(夫妇之间除外)互换鼻烟壶以示新年庆贺。 初一,祭天之后拜年。大年初一黎明时分,家住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族牧民斯琴一家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到头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实行祭天仪式。户主斯琴点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将供品撒进燃烧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献祭。在长辈带领下,一家老小自左向右绕包走一圈,边走边叩首,将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草原上,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祭天、祝寿、拜年等,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先,除夕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结束。“初一早晨祭天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如今受条件限制,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已很少实行祭天仪式,但草原上的牧民保留着这个传统。”斯琴告知记者,各地蒙古族的祭天仪式各有特色,他家实行的是察哈尔蒙古族的祭天仪式。行毕祭天礼,天蒙蒙亮。斯琴一家人起先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辈祝愿晚辈。家庭拜年结束后,牧民们就结伴而行,到邻居家串门拜年。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青年纷纷跨上骏马(旧时正月初 二、初 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福,接着主子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充满着深厚的节日快乐气氛。 宏大,强悍而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是活跃在我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牧民称牛,马,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五畜”。草原和牲畜是蒙古人生命的源泉。“五蓄过年”等一些礼仪习俗形式正式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传承至尽的。这是我在内蒙地区看到的最好玩的现象 除夕之夜,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嘎草原的艾日布一家,清点自家牲畜,将喂足草料的牲畜赶进打扫干净的圈舍后,围着畜群点燃松柏,起先了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民族习俗。“除夕夜必需点清牲畜头数,一头都不能缺,也不能让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艾日布老人的小儿子朝鲁说。初一早晨“祭天”的时候,朝鲁点燃了以“五畜”命名的五个“卓拉”(用黄油燃烧的佛灯),然后打开羊圈,将羊群赶向草场。这时,家人在羊圈旁点燃鞭炮,长者把鲜奶和黄油抹在领头羊头部,保佑人畜兴盛、生活美满。艾日布老人回忆,“以前五畜过年可不是一两户人家的事,而是几户甚至十几户牧民联合起来,在正月择吉日,选择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实行仪式。人们在野外支起铁锅,溶化冰雪煮奶茶、蒸包子,还实行小型那达慕(又称作男儿三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建了一套摔跤、赛马、射箭作为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艺"的活动,自古即是男子汉们必备的本事,也是衡量他们有无真功夫的标记。这些活动不须要特地的场地、特别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数,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因此,不仅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劳动之余或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民间也常常开展。蒙古族人民群众性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运动,不仅熬炼了体魄,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来,内蒙、新疆等地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蒙古族运动员在全国的各种竞赛中屡屡获奖,在国际竞赛中也常登领奖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古太仆寺旗贡宝拉嘎草原的艾日布一家,。蒙古游牧民通过本民族的文化找寻到自我位置,并以其为基点来选择管束自我的行为方式。游牧民对大自然的崇拜,有力地约束了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把人类和自然本身同化为一个整体。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早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这次真的收获不小啊,诚心的希望我们蒙古族的下一代把我们民族的特色恒久传承下去。 蒙古族习俗调查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习俗作文 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蒙古族 蒙古族 论蒙古族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习俗 蒙古族谚语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蒙古族习俗调查.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