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白居易的诗有哪些.docx
2022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篇一:白居易诗四首 教学要点: 1 背诵轻肥 2 进一步理解白居易诗歌特点(语言通俗,关注下层等); 3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特点,学习比较鉴赏的方法。 第一课时 内容:鉴赏轻肥。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国家”的话题上来。 二 赏析轻肥争取背诵 (一)声读 全班齐读两遍 (二)意读 展示基本解读文字如下: 开头八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为第一层,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首四句先写宦官们令人惊异的骄横情形: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而这一切均是宦官们所为!不能不令人惊异,从而引出“是内臣”的回答。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如此跋扈呢?原来这些宦官居然都穿着朱绂和紫绶,做了高官,大权在握,怎能不骄?“军中宴”的“军”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宦官们拳握了神策军的军权,盛气凌人, “夸赴”,写出耀武扬威之态;“走马去如云”,写出旁若无人的骄横。而宦官不是一个两个,“满”、“照”、“皆”、“夸”、“如云”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这里语含讽刺,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六句为第二层,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 “罗”、“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以上二层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活,为下文表现主题作了充分准备。最后二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为第三层,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据旧唐书宪宗纪上记载,元和三年,“是岁,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东道旱”。四年,“浙西苏、润、常州旱俭。”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三,与卖炭翁对比分析结合练习一,讨论如下: 1 这首和卖炭翁一样是描写人物的,那么它写的是一个人物还是一群人物,可以见得?(明确:写的是一群人物。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走马去如云”等诗句中可以看出。)2 写这群人物干什么?他们本来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如此张扬? (明确:这伙人赴军中宴的情景,他们本来就只是皇宫中的家奴,因为被封了大官,掌有实权。)3 最后两句为什么要交代“是岁江南旱,瞿州人食人”的背景? 4 回答练习一的问题,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 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炭翁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者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答:从语言上看两诗都通俗浅显,不同的是轻语言更整齐,有鲜明的嘲讽意味,而卖整句中参杂长短句,有强烈控诉和斥责的不平之气。从表现手法上看,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卖炭翁只身上的单衣和心里的愿望的对比表现了其难言的酸楚,而一车炭与半匹绡的价值的对比,更揭示其命运的凄惨;裘衣肥马强穷奢极欲的官场与江南灾年人食人的民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所谓的“父母官”们不顾百姓死活的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表现手法不同的有两点:第一,刻画形象方法不同,轻通过情境场面的描写勾勒出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卖通过完整的情节的叙述刻画出工笔画式的人物形象;第二,抒情方式不同,轻极力渲染展现统治者的丑 恶行径,又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里,以达到对其无情的嘲讽和鞭笞,诗人的满腔义愤之情表达是含蓄的,而卖极写卖炭翁烧炭送炭的艰辛痛苦,再写黄衣使者的霸道,对压迫者的揭露和对劳动者的怜悯,都表达得较为直露。 第二课时 内容 赏析杜陵叟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制度创新”的话题上来。 二赏析杜陵叟,重点思考练习三的问题:统治者真的是演“双簧”吗? (一)声读,齐读两遍,展示基本解读文字如下 开头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接下来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写官吏们在此天灾面前的可恶表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官吏们为了“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再四句“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明知”农民受灾却偏偏“不申破”,甚至还美化现实以博皇帝的高兴,这样的“长吏”在封建时代是具有相当典型意义的。 最后八句“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无论是官员们的“求考课”,还是“里胥”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都是统治者们惯演的把戏而已:“帝心恻隐”虚伪,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 (二)意读,讨论如下问题: 1 如果说“轻肥”写的是一伙轻裘肥马吃喝玩乐而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的话,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请结合诗歌的标题作概括性的回答,即用一个单句回答。 (明确: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家住杜陵种有十多亩农田遇灾年颗粒无收却还有变卖家产交税的老汉。) 2 诗中的“长吏”明明知道百姓的因灾破产情况,为什么不向上面报告实情呢? (明确:因为他要“考课”,也就是要政绩考核;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可以乘机敲诈百姓。)三结合练习三,讨论:最高统治者皇帝从主观上真的是在和地方官吏演“双簧”吗?展示如下:思考?探究三 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是统治者惯演的“双簧戏”。杜陵叟揭露了统治者这种惯用诡计,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仔细体会这一点,说说你的认识。 答:我倒不认为这种“双簧戏”是最高统治者主观上故意为之;一味对“罪犯”进行道德审判,反而不利于我们认清当时社会的极权制度罪恶的客观性。作为“子民”按说也皇帝的“财产”,所以,他总能够考虑更“长远利益”,也懂得通过“休养生息”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地方官员只是皇帝的“打工仔”,在极权制度下,皇帝一般只能由上而下地通过“考核”来“管理”这些地方官。因此,他们就更“短见”,只会想到完成“指标”,争取好的“政绩”,哪里还管得了皇帝这些 “财产”“子民”的死活。另一方极权制度为了“稳定”,又要极力控制“思想”,于是信息渠道隐秘单一而又不畅通,地方官 “报喜不报忧”的“浮夸”,就可以把这样的渠道变成捞取“政绩”的有效的途径,使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就是这种制度的罪恶的必然性所在,与人的道德水平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想用道德教化来消除这种制度的罪恶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三课时 内容 赏析花非花问刘十九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形象与思想的关系”的话题上来。 二 赏析花非花,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讨论如下: 1 此诗选用了那几个意象物? (明确:选用了“花”“雾”“春梦”“朝云”等意象物。) 2 这些意象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美好而易变消失。) 3 结合练习二讨论,最后展示如下: 4 朦胧诗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诗歌的主旨不是单一明确的。这就更能激发人们审美兴趣,而审美的愉悦主要在于审美主体的“创作”,因为作品本身的朦胧,也就给审美者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审美主体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如断臂的维纳斯。其实好的艺术作品不同程度上都有朦胧的特质,比如我们刚学过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个意境中是相思还是思乡抑或还有别的什么,就不是那么确定的。) 三 鉴赏问刘十九 (一)声读,展示基本解读文字: 这首小诗写一个冬日的傍晚邀人饮酒的情趣。(主旨)一二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写酒香袭人。酒是新酿的酒,还未滤清,上面浮着酒渣,微绿色,细小如蚁。炉火正旺,炉是红泥铸就的,小巧而又简朴雅致。红红的炉火,泡沫浮动的绿酒,香气自然十分诱人。三四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对方傍晚过来饮酒。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室外寒气袭人,而时值黄昏,还有什么比朋友间饮酒叙情更能令人快慰的事呢?结句虽为问句,但给人盛情难却之感 (二)结合练习四讨论,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四问刘十九是邀请人喝酒的小诗。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请说说你的认识。 答:这首诗的景:室内,炉上是酒水正浮着绿绿的酒泡,炉下是柴火正摇曳着红红的火焰,一股浓浓的酒香弥漫这个屋子;室外,正天色渐暗,预示一场大雪就要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室外的冷气更衬出室内的暖意,而最后一句深情的问候,更在这样的酒香暖意中显出主人公热情。让人读罢,在主人难却的盛情中,仿佛品尝到那醉人的美酒,其实这令人陶醉,还不就是这样的情境中那浓浓的人情吗。诗作的情与其描写景就是如此相得益彰,感人至深。 另外讨论如下几点: 1 此诗写了的景,如果让你拍摄,应该设计怎样的镜头? (明确:应该设计两个特写镜头和一个远镜头;特写镜头是,火炉上那酒水面上绿色的酒泡沫,火炉里那红彤彤的火焰;远镜头是,室外越来越低沉的昏黄色的天空。) 2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热切希望与朋友对饮的真挚的友情。) 3 诗人邀请的刘十九当时应该在哪里?可以做多种回答,言之成理就行。 (明确:在室身边,是一声恳切的挽留,也许他们已经聊了很久,朋友要走,这时主人,要挽留朋友共进晚餐,便生起火炉,温起酒来,可能刘十九出于客气,执意要走,诗人指着窗外,以天色晚,且更更寒冷为由来挽留,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令对方有却之不恭的压力;现第二种理解也可以是不在身边,等于向朋友发出的邀请。) 四 课堂作业 把问刘十九视为诗人发给自己的手机短信,请以刘十九身边给诗人回一个短信,要求这短 信也是五言或七言的绝句或律诗。标题为回乐天例:知己逢好酒,友情暖火炉;即来不惧雪,千杯能饮无?篇二:诗意人生五典型白居易 诗意人生五典型白居易 白居易是除了李白、杜甫之外唐代的最著名的大诗人,晚唐的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把很多风格独特的大诗人,都封为某一种风格领域中间的主,譬如孟郊是清奇僻苦主,只有白居易不是哪一种风格的主,他被尊为广大教化主,意思就是他的诗歌具有特别广泛的影响。从唐代开始,白居易的诗歌就受到日本等东亚邻国的高度重视,可见他的影响早已越出国界。 白居易本人把他的诗歌分成四大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其中他本人最重视的一类就是讽喻诗。讽喻这个词原来的意义就是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这叫讽喻。古人都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跟诗经一脉相承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对他自己的讽喻诗概括了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说是“美刺比兴”,所谓美刺就是赞美与讽刺,所谓比兴,其本来意义是指诗经所运用的两种艺术手法,但是从陈子昂到杜甫,唐代诗人都倾向于把比兴理解成诗经那样一种以委婉的方式来进行美刺的一种特征。白居易把美刺和比兴合成一个名词,正是强调要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所以白居易写讽喻诗,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政治,而不在于文学。就是他要用诗歌来针砭时弊,干预政治,这样一种诗歌,就象白居易在他的著名的诗歌纲领中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是说完全是为了时代,为了社会现况才写的。有些后人批评,白居易的这种观点好像抹杀了诗歌的个人抒情性质,其实白居易的这两句话,仅仅是对他的讽喻诗来说的。他的感伤诗,他的闲适诗,他的杂律诗不是这样子的。白居易的讽喻诗,即使到了现在,也应该是白诗中间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这些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当时中唐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悲惨的生活和不幸遭遇,也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不恤民情的真实嘴脸。应该说,这样的诗歌表达的是人民的心声,所以白居易这样的诗人,也可以被称为是人民的代言人。 相传白居易的诗风非常通俗易懂,他的诗老妪能解,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得懂。只有这样切近民众的这样一种内容,才可能达到这样通俗的程度,或者换句话说,白居易风格通俗的基础,正是这些诗内容上的切近民众。关于白居易的讽喻诗,大家从中学语文开始都反复地阅读过了,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名篇,像杜陵叟、卖炭翁,这样的诗大家都熟悉,就不用更多的时间来讲解。下面我们看看后面几类,历来在文学史讲授中不太受重视的几类诗。比如说第二类,白居易把它称为是感伤诗,感伤诗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长恨歌和琵琶行这两首长诗,它们也可以被称作白居易的代表作。稍微来看看这两首诗的情况。 长恨歌吟咏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长恨歌一问世就传诵万口,其奥秘在于一个当然是诗写得好,诗中的内容感人。还有一个奥秘在于它的主人公李隆基和杨玉环,这两人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而是大唐王国的皇帝和贵妃,所以这两人的爱情经历不但影响了他们本人的命运,而且关系着整个大唐王朝的兴衰。所以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笔,把这个故事写得既生动引人,又悱恻感人,就成为一首从古到今都传诵不绝的名篇。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难就难在长恨歌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长恨歌的多重主题肯定有主次之分,但是这些主题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不必要象有些学者一样非要坚持哪一种是主题,排斥其它的主题,它们是可以并存的。在后人的多种说法中,我觉得是感伤主题和讽喻主题,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但是它们不是长恨歌最主要的主题,最主要的主题 还应该是爱情主题。长恨歌标题中间的这个恨字,不是仇恨,也不是怨恨,而是遗恨。白居易对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主要态度,不是批判而是同情,他是为李杨两人的爱情不得善终感到抱恨无穷。白居易把这首诗题作长恨歌,就是永久的遗恨,就表明了他在主观上最想表现的是爱情主题。从这首诗全诗的篇幅分配来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长恨歌大致上可以分成前面两段和后面两段,一共分四段。前面两段一共42句,其中有比较多的讽喻的意思,当然也有爱情的描写,后面两段一共78句,主要的都是用来抒写爱情主题。就是从全诗篇幅分配来看,白居易显然把这首诗的重心是放在爱情主题上面的。因为古典诗歌的篇幅是非常的珍贵的,优秀的诗人都是惜墨如金的,如果不是他最重视的主题,他不会在这上面泼墨如水。我们现在来读长恨歌也感觉到,或者说多数读者都会感觉到从艺术水准来看,长恨歌里写得最出色的应该是后半部分。长恨歌中最能感动读者的内容就是李隆基和杨玉环这两个人,生生死死、永无尽头的爱情。封建帝王一般都是多内宠的,他有很多宠爱的嫔妃,但是长恨歌中的唐玄宗跟一般的封建帝王有不一样的地方,帝王一来是多内宠,所以他宠爱的嫔妃经常会有所谓的色衰见弃的一种悲剧命运,这几乎是一种历史规律。因为红颜不常在,再美的女性年纪大了总归会失去美貌。所以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汉武帝把皇后陈阿娇打入冷宫了,汉成帝多次见异思迁,但是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当然这不是历史上的唐玄宗,这是长恨歌中的唐玄宗,他跟那些帝王不一样。他爱上杨贵妃以后就非常的专一,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移情别恋的事情。在马马嵬坡事变发生以后,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已经一生一死天人永隔了,但是彼此之间的相思之情却绵绵不绝。长恨歌最美丽的那些诗句,几乎都是咏叹这种刻骨相思的。比如说“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都是写爱情的,都是形象地烘托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绵绵不绝的思念。反过来也是一样,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本来是上界的仙女,偶然来到尘世跟唐玄宗结下一段姻缘,照理说一个仙人是不应该思凡的,但是杨贵妃回到蓬莱仙山以后,还是时时思念着唐玄宗,时时思念着两人在昭阳殿里的那段恩爱之情。像“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等句子,都生动地刻划了杨妃的思凡之情。相传神仙是没有情爱的,而杨贵妃这位上界仙女,却在遭遇了马嵬事变的悲剧以后,依然珍藏着唐玄宗送给她的爱情信物,就是金钿和金钗,她还依然牢记着两人在长生殿里的山盟海誓。正因为这样,长恨歌最后两句点题的诗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话到底是杨贵妃回忆当初在长生殿中的盟誓之言呢,还是白居易这个诗人在说了这一段爱情故事以后,他内心的感慨,两种解释都能读得通,但是不管怎样解读,反正这两句诗,就是长恨歌这一首诗的结尾,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长恨歌之所以命名为长恨歌,就是指这一点,指这个主题。长恨是什么,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爱情不能天长地久,而引起的一种永久的缺憾,是那一段回肠荡气的爱情悲剧留给人间的永久的遗恨。相信大部分读者所以喜欢读长恨歌,多是着眼于它是一首美丽的爱情颂歌。 另外一首著名的感伤诗就是他的琵琶行。白居易因为勇于言事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到江州去担任一个司马的闲差,他在江州三年多的贬谪生涯中,在政治上是一无所成,没有任何值得记载的事情。但是他在江州三年生活不是白过的,因为他在那里创作获得了丰收,其标志就是写出了琵琶行。这首诗的产生好象是出于偶然,一天傍晚,白居易到浔阳江边去送客,偶然邂逅了一位从长安流落到这里来的长安故倡,听到她弹奏琵琶,心有所感,就写了这首诗。这个 题材本身好象并没有重大的意义,诗歌中间也没有离奇曲折的内容情节,仅仅是写听琵琶过程的一首诗,为什么会成为千古绝唱呢。首先会想到的因素可能是琵琶行这首诗有高超的艺术技巧,琵琶行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描写,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那样一种化境。叙事方面,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正当酒酣耳热之时,却缺少丝竹助兴。因为唐人送别,一般需要有丝竹来助兴,但现在没有音乐,他们很扫兴,主客双方都郁郁寡欢。本来就想分手了,突然传来一阵天乐一样的琵琶声,然后他们一起根据声音去寻找,最后终于请出了那样一位弹奏琵琶的商妇。等到一曲弹毕,这位琵琶女自诉生平,她的话引起了白居易的深切共鸣,因为双方都是沦落天涯的不幸的人。这首诗在叙事上应该说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发展非常地自然,引人入胜,叙事非常好。那么抒情,这首诗当然也非常好了,琵琶女伤今抚昔,琵琶女自感身世,而白居易这个诗人也是漂泊江湖,他也正好郁郁寡欢,自伤怀抱,所以双方的感慨都可以说是字字是血,声声是泪,感人至深。琵琶行全诗都沉浸在一种浓郁的伤感的抒情氛围中,抒情抒得好,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琵琶行在艺术方面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描写,它的描写真称得上是绘声绘色。我们看琵琶女的姿态,她刚刚走出船舱的时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种在地方官员面前羞怯的一种举止,到一曲弹毕以后,“整顿衣裳起敛容”又是一种非常收敛的举止,栩栩如生。再譬如说,诗中偶然写到浔阳江上的那一轮秋月,也写得非常地生动。一开始写白居易送客,说“别时茫茫江浸月”,等到写到琵琶女姨曲弹毕,琵琶弹完了,静下来了,又写到江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再写到琵琶女诉说生平,诉说自己如何失意,又说“绕船月明江水寒”。三个地方都只用一句与江上的明月,但是我们读了以后仿佛一轮秋月就在眼前,我甚至后来一看到水面上的月影,不想到其他的专门咏月亮的诗,往往想到琵琶行中的这几句,可见它的描写是何等的生动。当然琵琶行中最出色的描写,就是对琵琶声的描写。音乐艺术是很难用文字来描写的,因为音乐跟文字跟诗歌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诗歌是诉诸文字,诉诸视觉的,它是相当具体的、物象的,而音乐则是诉诸人的听觉的,它没有物象,是抽象的,所以用诗歌来写音乐非常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因难见巧,写得非常好,写得出神入化,写得使人读了以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亲闻其声。我相信凡是读过琵琶行都难忘诗中那一段对于琵琶声的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什么叫做绘声绘色,琵琶行中的这一段话就是绘声绘色,这种高超的描写是琵琶行受到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琵琶行所以感人至深,所以至今受到众多读者的衷心喜爱,是因为它的清词丽句吗?琵琶行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它对琵琶声的那一段音乐的描写臻于化境吗?不是的。高超的艺术水准,只会使读者产生钦佩感,只有作品中间蕴含的情感,才能使读者深受感动,所以琵琶行使我们深受感动的,就是诗歌中间所蕴含的所渗透进去的,那样一种满腔同情,是白居易对素昧平生的琵琶女的同情和共鸣。诗中最有价值的警句还不是刚才说的那一段描写琵琶声的句子,而一定是这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本来只是一个供人娱乐的歌妓,白居易却是身为朝廷命官的士大夫,两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本来是天差地别的,可是异质同构的命运使他们在浔阳江边偶然相遇,也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真诚的共鸣和由衷的同情。当琵琶女最后用琵琶声诉说心事,弹奏出一种“凄凄不似向前声”的凄怨的曲调的时候,为什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原因就在于这里。同情心是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具有的本性,而共鸣是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们都能产生的情感,社会地位的高下,文化修养的高低,或者是贫富贵贱,都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人跟人之间进行这种情感交流。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跟男女之爱毫无关系,跟功利目的毫不沾边,所以它纯洁、真挚、感人。琵琶行最感动我们的就是渗透在全篇字里行间的同情心,它的警句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信所有的朋友,即使你漂泊到到天涯海角,即使你暂时感到举目无亲,只要你怀着这样一种善良的情怀,你就一定会在陌生的人群中发现共鸣,找到同情,让我们永远牢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句。这样一种美好的情怀,会给冷漠的社会增添一亮色,会给孤独的心灵带来一缕暖意,这是琵琶行一诗最大的价值之所在。 前面说了白居易的讽喻诗和感伤诗,这也可能是在我们以前的文学史课本中,用比较多的篇幅讲述过的两类作品。白居易的诗中间还有两类,他称为闲适诗和杂律诗,这两类诗基本上是写他作为一个士大夫,作为一个官员,不管是在位的还是退休的,作为一个官员,他个人的一些生活情况,抒发了他个人的一些人生感受。这些作品历来不太受文学史教材的重视,也比较少出现在唐诗或者白居易的选本中间,但是它们也是白居易诗歌中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是用一点时间来讲一讲。因为这两类诗,主要是白居易作为一个士大夫,作为一个官员,诉说自己的一已之情怀,其中没有写到民生疾苦,也没有对琵琶女表示同情,完全写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写他个人如何诗酒风流,或者有时也有烦恼,写他个人对人生的一些感受等等。这些诗的价值何在呢?这些诗的价值在于,白居易在诗中真实地披露了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的一种情怀,这些诗对于后人怎么处理自己的人生是有一点借鉴意义。让我们看看这些诗的内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要面临一个人生的重要选择,就是选择出来做官还是退隐,这跟我们现代社会不一样,我们现代社会的选择多元化,古代基本上两元化,读书人就是两条路。白居易是怎么办的呢,他的解决方案是折中,所以他提出了一个答案叫做中隐,中隐既不是大隐,也不同于小隐,就是既不是在朝廷里做大官,又不是退隐山林。他是在京城之外的其他地方,做一个不太重要的闲官,他认为这是中隐。 白居易早年的人生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他在政治上曾经勇于进纳忠言,他在文学上也勇于批判现实,他早年很有为了正义的事业奋不顾身的气概,但是当他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朝廷贬官以后,就是在政治上受到严厉打击以后,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就发生了幅度非常大的转变。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以后,在历任地方官任上还是一个好官,还勤于政事、勤于政务,还朝以后还坚持气节,但是总的来说后期的白居易从政的热情已经逐步地消减了。这个时候中隐的思想,在他心里就占据上风了,从白居易的整个人生经历来看,他选择中隐的生活方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躲避灾祸,躲避政治风波带来的杀身之祸,或者其它灾难。白居易后来是是平平安安地躲过了那一场,朝里很多士大夫流血成河的所谓的甘露事变,就是因为他中隐了。后人对白居易终生都在做官,而且白居易的诗里面经常对他做官所带来的那种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譬如说做什么官,领多少薪水,津津乐道,经常写到,后人对他有很多的批评,特别是南宋的朱熹批评得非常严厉,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白居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地高尚,非常有坚强的意志退隐的这样一个人他对于当官得到的薪水收入是不拒绝的,但也不是刻意地去追求。所以朱熹批评白居易,说他对俸禄津津乐道,其实说不上是津津乐道,白居易仅仅是感到满足,知足常乐。比如他退居洛阳以后, 在池上篇诗的序言中就说,我现在有什么什么生活条件了,觉得很满意,其实不但是退居洛阳,退居洛阳,他的生活比较优裕。即使在白居易仕途很失意的时候,譬如说在江州的时候,江州是白居易人生的低谷,但是他在写给元稹的信中说,我在江州的生活有三泰,我在三个方面都很安泰,第一泰是全家团聚,全家人都住在江州都在一起,第二泰是全家能得温饱,全家人不受饥寒之苦,第三泰说我在江州附近的庐山上盖了一座草堂可以养老。这三泰对于唐代的一个官员来说,应该说是最基本的,甚至是相当低的一个生活标准,但是白居易觉得很满意了,可见他的所谓对于官场官员的物质生活感到满意,主要是一种知足常乐。 人们也许会问白居易怎么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他的知足常乐的这种生活态度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