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土壤肥料学电子教案(共37页).doc

    • 资源ID:12084729       资源大小:117.5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肥料学电子教案(共3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土壤肥料概述知识目标能描述土壤与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保护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意识。能力目标能说出当地主要土壤类别的名称;列举出当地经常施用的肥料名称。1.1土壤肥料概念1.1.1什么是土壤 土壤是指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发育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表层。1.1.2什么是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条件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自有肥力是土壤在自然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肥力,是未经农业利用的自然土壤所具有的能力。人工肥力是在人为因素(耕作、灌溉、施肥及其他技术措施)影响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作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了来的。1.1.3什么是肥料 凡能够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肥料分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三大类。化学肥料,又称无机肥料,是指在工厂里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或采用天然矿物生产的肥料。有要肥料,又称农家肥料,是指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的改土肥田物质。生物肥料,又称微生物肥料,是指由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配料配制而成生物性肥料,是一种间接性肥料。1.2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1.2.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础 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营养库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寺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地球表层系统中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其中,土壤圈覆盖于地球表面,处于其他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机有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磁卡极其重要作用: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着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质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球养分和其他元素的功能;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转移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培肥管理是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基础5.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作为资源,是和水资源、大气资源一样被称为可再生资源。但是从土壤的数量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的有限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性,有限的土壤资源供应能力与人类对土壤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1.2.2肥料是植物的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肥料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我国农业部门则认为这一比例在40%左右。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增进品质自测练习重要概念土壤 土壤肥力 肥料 有效肥力 人工肥力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土壤在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2.土壤在地球陆地系统中有何重要作用?3.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何重要作用?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组成知识目标了解土壤三相物质的基本组成与性质;认识土壤三相物质对植物生长与土壤肥力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壤肥力因素合理调节,培肥土壤。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能熟练测定当地土壤的水分含量,判断其墒情;能熟练判断当地土壤质地类型,合理选种植物;能熟练测定当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判断肥力状况。2.1土壤矿物质与土壤质地 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2.1.1土壤矿物质 土壤中所有的无机物质的总和称为土壤矿物质,它们主要来自于岩石与矿物的风化物,少部分源自于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一切自然产生的化合物或单质称为矿物,根据其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将矿物分成两大类,即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1.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而遗留在土壤中的原始成岩矿物,是由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所形成的矿物。2.次生矿物 在土壤中,次生矿物主要存在于土壤黏粒中,故次生矿物又称黏土矿物。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过风华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而新形成的矿物。2.1.2岩石与岩石风化1.土壤中的岩石 根据岩石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分成三大类。一是岩浆岩,是由熔融态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岩石,也称为炎成岩。二是沉积岩,是指由原先岩石的碎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以及某些火山物质,在陆地或海洋中经堆积、挤压而成的一类次生岩石。三是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原来的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当岩石矿物由于地质运动露出到地表后,地表的水分、温度、气体等环境条件与它们形成时不一样,岩石矿物必然发生形态、结构、大小等变化,岩石矿物在地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姓的这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就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三种类型。(1)物理风华 物理风华也称为机械风化,是指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反应其变化主要是大小、外形的变化。(2)化学风化 是指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或反应,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元素组成和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两方面。化学风化的形式有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还原等。(3)生物风化 是指岩石矿物在生物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岩石矿物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风化产物无论是残留在原地,还是在重力、风、水、冰川等作用下通过搬运和沉积作用,均要成为各种类型的土壤母质。3.成土母质 岩石、矿物风化形成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有的残留在原地堆积,有的受风、水、策略和冰川等外力作用搬运到别的地方重新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物。2.1.3土壤颗粒组成1.土壤粒级 土壤帅各种大小不同的矿质土粒组成的,它们单独或相互团聚成土粒聚合体存在于土壤中,前者的上粒称为单粒,后都称为复粒。大小不同的土粒,由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也不相同为了研究和使用方便,根据土粒的粒径和性质将其划分为若干等级,称为粒级。国际上土壤粒级的分级标准有很多,但一般将土粒由粗到细分成石砾、沙粒、粉沙粒和黏粒4组。卡庆斯基制中将小于1mm,但大于0.01mm的那部分土粒称为物理性沙粒,而将粒径小于0.01mm的那部分土粒称为物理性黏粒,这种分级方法在生产上使用较为方便。2.不同粒级的矿物组成 不同粒级的矿物类型相差很大。沙粒和粉沙粒主要是由石英和原生矿物组成,而黏粒绝大部分矿物是次生矿物。沙粒中石英的含量大于80%,而黏粒中次生矿物的含量也大于80%。3.不同粒级的化学组成 由于和粒级的化学组成不同,相应的化学组成也相差很大(表2-7)表2-7不同粒级的化学组成(%)粒级粒径/mmSiO2AI2O3Fe2O3CaOMgOK20P2O5沙粒粉粒黏粒1-0.20.2-0.040.04-0.010.01-0.002<0.00293.694.089.474.353.21.62.05.113.221.21.21.21.55.113.20.40.50.81.61.60.60.10.30.31.00.81.52.34.24.90.050.10.10.20.42.1.4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土壤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又称土壤机械组成。1.土壤质地分级 土壤质地一般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组。质地分级与土粒分级一样,也有不同的分级标准。国内常用的有国际制和卡庆斯基制。2.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质地通过影响土壤孔隙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能,进一步影响土壤的水、气、热及养分转化等肥力因素。对于大部分的土壤肥力性质来讲,沙土与黏土的各种性质正好相反,而壤土居于两者之间。(1)沙土类 土粒闇孔隙大,通气透水能力咈 ,保水性差,易旱。养分含量低,有机制质分解快。由于黏粒含量低,保肥力弱,但施肥易见效。(2)黏土类 其肥力一般与沙土类正好相反。土粒间多毛管和非活性也隙,通气透水能力差,但保不性强,易旱易涝。由于通透性差,有机质矿质化速率小于沙土,有机质含量一般稍高于沙土,保肥力强,养分含量高。(3)壤土类 壤土的肥力牲和农业生产特点均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是一种比较优良的质地类型,兼有沙土和黏土的优点,却没有两者的不足,因此能适合大多数作物。其耕性也好,但在粉沙粒含量过高的情况下会出现灌水后淀浆板结的现象。3.土壤质地的利用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质地有一定的适应性(表2-10),大部分农作物对质地的适应范围较广,但部分园艺作物,特别是部分花卉作物对质地的适应范围较窄。表2-10主要植物对质地的适应性作物种类土壤质地作物种类土壤质地水稻大麦小麦粟玉米黄麻棉花烟草甘薯、茄子甘蔗西瓜甘橘梨枇杷黏土、黏壤土黏壤土、壤土壤土、黏壤土沙壤土黏壤土沙壤土-黏壤土沙壤土、壤土沙壤土沙壤土、壤土黏壤土、壤土沙壤土沙壤土-黏壤土壤土、黏壤土黏壤土、黏土马铃薯萝卜莴苣甘蓝白菜大豆碗豆、蚕豆油菜花生葡萄苹果桃茶桑沙壤土、壤土沙壤土轻壤土-黏壤土沙壤土-黏壤土黏壤土-壤土黏壤土黏土、黏壤土黏壤土沙壤土沙壤土、砾质壤土壤土、黏壤土沙壤土-黏壤土砾质黏壤土、黏土壤土、黏壤土4.土壤质地改良 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土壤质地不适应所选用作物需要的情况或者某一地区由于母质的原因,土壤质地不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必须对土壤质地进行改良。(1)增施有机肥,改良土性(2)掺沙掺黏,客土调剂(3)引洪漫淤,引洪漫沙(4)翻淤压沙,翻沙压淤(5)种树种草,培肥改土(6)因土制宜,加强管理2.2土壤生物与有机质2.2.1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是指全部或部分生命周期在土壤中生活的那些生物,其类型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类型,无论是从生物数量上看,还是从生物的鲜重来看,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占土壤生物的大部分。1.土壤生物类型与生理特点(1)土壤动物 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众多的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螨类、线虫和原生动物等,如蚯蚓、线虫、蚂蚁、蜗牛、螨类等。土壤动物中生物量一般为土壤生物量的10%-20%。(2)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类型,种类多、数量大,是土壤生物中最活跃的部分。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类群,其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真菌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数量最少。1)细菌。土壤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很小,较大的个体长度很少超过5µm,但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大,代谢强,系列快,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大。土壤细菌以杆菌为主,其次是球菌。土壤细菌的最适温度为20-400C,最适pH为6.0-8.0。2)放线菌。土壤放线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5%-30%,土壤放线菌是典型的好氧性微生物,适宜在中性至偏听偏信碱性、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生长。3)真菌。土壤夫菌约有170个属,690多种,广泛分布隆迪于耕作层中。土壤真菌大多是好气性的,耐酸性较咈,最适pH为6.0-7.5。(3)土壤植物 土壤植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等植物而言,主要是指高等到植物地下部分,包括植物根系、地下块芭(如甘薯、马铃薯等)2.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一般来讲,越是肥沃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和碳源物质较丰富,则相应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越多,同理,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远高于底层土壤。 越是靠近根系的土壤,其微生物数量也越大,说明根系周围的土壤要比远离根系的土壤肥沃。通常把受到根系明显影响的土壤范围称为根际,一般距根表2mm范围内的土壤属于根际。3.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功能(1)影响土壤结构的形成与土壤养分的循环(2)影响土壤无机物质的转化(3)固持土壤有机质(4)生物固氮(5)净化土壤2.2.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土壤生物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及其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后的物质。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自然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长在土壤上的高等绿色植物,其次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农业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残茬和根系及分泌物、工农业副产品的下脚料、城市垃圾、污水等。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的有机质一般呈三种形态;一是新鲜的有机物质,指刚进入土壤不久,基本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二是半分解的有机物质,指部分受到微生物分解,多呈分散的暗黑色碎屑和小块,如泥炭等。三是腐殖物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最主要的一种形态,占有机质总量的85%-90%。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动为10-200g.Kg-1,我国大部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动为10-40g.Kg-1。 气候条件、植物类型、农业利用方式、土壤质地、母质类型等因素影响到土壤有机质含量。3.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组成的主要元素是C、O、H、N等,分别占有45%-58%(平均含量58%)、34%-40%、3.3%-4.1%和3.7%-4.1%,还含有一定比例的P和S。土壤有机质中C与N含量的比称为碳氮比,一般土壤有机质的C/N为10:1左右,简写为10。从化合物组成来看,土壤有机质含有木质素、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等高分子物质。4.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生物,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分解与合成作用为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制南转化有矿质化和腐殖化两种类型。(1)土壤有机制的矿质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土壤生物,特别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分解作用。有机质的矿质化大体上分成两步:一是在土壤酶的作用一上,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第二步是大部分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以一定方式进一步被分解转化。(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是指土壤腐殖质的过程。目前对腐殖化过程的具体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壤微生物将动植不包分配经初步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的结构单元。第二阶段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第一阶段形成的组成单元缩合为腐殖质。5.土壤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是普通生命物质进入土壤后在土壤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转化后重新合成一类高分子深色有机物。土壤腐殖质主要由碳、氧、氢、氮、磷、硫等元素组成,以及与腐殖质形成腐殖酸盐的阳离子。在不同的土壤中,腐殖质各组成分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腐殖质的C:N:P:S大约在100:10:1:1。6.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土壤有机质含有植物必需的碳、氮、磷、硫及其他种类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通常称为有机养分。必须通过矿质化,转化为无机态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有机质不仅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而且在其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等物质也能促进土壤其他矿质大部分的转化,特别是提高溶解度较低的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2)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能力 有机质是一种带负电荷量最高的土壤胶体,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有机质主要通过调节矿质上粒间的黏结性而作用于土壤结构、耕作等物理性质。(4)其他方面的作用 有机质是大部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所以,能够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的活性越强,则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的转化鼓掌率就越愉,能够改善土壤养分状况。7.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反映土壤有机质转化速率的参数是矿化就绪和腐殖化系数。每年因矿质化而水泵的有机质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矿化率,影响土壤矿化率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的碳氮比,温度和水分条件。腐殖化系数是指每克(或千克)干有机物施入土壤后,转化形成的腐殖质的质量(g)(或kg),一般有机物料的府殖化系数为0.2-0.5。2.3土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并不是纯水,而是溶解有一定浓度无机、有机离子和分子的稀薄溶液,也称为土壤溶液。2.3.1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称为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1.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之所以能够把水分保持在土壤中,是因为土壤对水分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吸引力必然大于重力。根据土壤对水分吸收力的不同,将土壤水分分成以下的类型:(1)吸湿水 是指固相土粒借助表面的分子引力从大气中吸收的那部分态水,通常在土粒表面形成单分子水层。(2)膜状水 吸湿水含量达到最大后,土粒剩余分子引力吸附剂的液态水为腊状水。(3)毛管水 通过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管也隙中的水分为管水,毛管水对作物全部有效。(4)土壤重力水 指土壤中只受重力作用沿着大孔隙向下运动的那部分水分。只有当土壤水分含量高过土壤田间持水量时才能出现重力水。2.土壤水分的能量状况 水分在土壤中所受到吸引力的大小通常用两个指标来表示:即土壤水吸力和土水势。(1)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吸力是指单位量水分受到的吸引力的大小,其单位等同于压力单位,即可以用MPa等单位表示基吸引力的大小。(2)土水势 土水势表示水分在一定的土壤中所具有的能量状况。是指将无限少量的纯水在标准状况下可立陶宛等温地移动到土壤中,每单位量纯水所需做功的数量。3.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最大有效水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但质地黏于壤土的土壤,其最大有并效水含量变化不大。有机质能够促进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而良好的土壤结构能够改善土壤的孔隙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有效水的最大含量。2.3.2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质量含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水质量/烘干土质量*100%2.容积含水量: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水体积/土壤总体积*100%3.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100%2.3.3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1.作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水分是作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新鲜作物体内的含水量达到60%-90%,不同的作物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含水量有一定的差异。当作物生长的在含水量一直比较高的土壤中,则形成单位量干物质所水泵的水分要大于生长在相对于旱土壤中的植物。 不同类型作物每形成单位量干物质需不量相差很大,同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要求也不相同。2.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中有效养分迁移到根表的机理有截获、质流和扩散三种方式,而其中质流和扩散起到主要作用,它们均需要在足够的水分条件下进行。所以,土壤水分能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2.3.4土壤水分调节 水分调节的目的是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水、气、热环境,调节的方法有多种。1.灌溉 灌溉是增加农田水分含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2.排水 排水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将农田内多余水分排出土壤的一种生产措施,是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生产措施。根据排水目的,农田排水可分为排除地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及排除表层土壤内滞水三类。3.蓄水保墒 墒是土壤水分的另一种习惯称法,保墒是使土壤维持一定的含水量。通过适当的耕作措施也可以达到减少土壤水分损失、维持土壤含水量的目的。4.发展节水农业 发展节水农业须做好下列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建立节水和耗水的输水系统;第二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提高单位灌溉水的生产效率;第三是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农业技术。2.4土壤空气2.4.1土壤空气组成 土壤空气来自于大气,但在土壤内,由于根系和微生物等的活动,以及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受到土壤孔隙孔隙性质的影响,使得土壤空气的成分与大气有一定的差别。 与大气相比,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如下:第一,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大气。第二,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大气。第三,土壤空气的村对湿度比大气高。第四,土壤空气中有时像甲烷等还原性气体的含量远高于大气。第五,土壤空气各成分的浓度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深度内变化很大。2.4.2土壤通气性 土壤空气与在气的交换能力或速递称为土壤通气性,如交换速率快,则土壤的通气性好,反之,土壤的通气性差。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机理如下:1.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 土壤空气在一定的条件一整体或全部移出土壤或大气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土壤称为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整体交换能较彻底地更新土壤空气,其作用的动力是存在气体的压力美。2.土壤空气的扩散 某种物质从其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的移动称为扩散,土壤空气扩散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成分沿其浓度降低方向运动的一种过程。2.4.3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 土壤空气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还影响土壤肥力状况。1.影响种子萌发2.影响要系生长和吸收功能3.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4.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2.4.4土壤通气性调节 调节土壤空气的主要措施是: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培育和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耕层构造,改善勇气性;客土掺沙掺黏,改良过沙过黏质地;雨后及时中耕,消除土壤板结;灌溉结合排水,排水可以增加土壤空气的含量,灌水以降低土壤空气的含量,也可促进土壤空气的更新。大规模农业生产一般不会对土壤采取强制通气的方法。2.5土壤热量2.5.1土壤热量来源 土壤热量有一咱来源,即太阳辐射、生物产热和地球内热,以太阳辐射为最主要的来源。 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一部分被云层以直接反射到太空,一部分被云层和大气吸收,剩余部分才能到达土壤表层,另外被大气和去层吸收的一部分太阳辐射也可以通过辐射形式到达地表。 微生物在分解转化有机质时释放的热量称为生物热。有机质有部分简单无机物在被微生物转化分解时,这些物质贮存的部分化学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另外一部分化学能则直接转化为热量进入环境中。生物热虽然数量较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提高或维持土壤温度。2.5.2土壤热性质 土壤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接受的掂量和损失的热量的损失的热量数量,而土壤热量损失数量的大小主要受热量(也有称作热容量)和热导率大小等土壤热性质的影响。1.土壤热容 单位质量或容积土壤,温度每升高10C或降低10C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数量。如以质量计算土壤计算数量则为质量热容;如以体积计算土壤数量则为体积热容。两者的关系如下:体积热容=质量热容*土壤容重 土壤热容的大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速率。热容大,则土温变化慢;热容小,则土温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含水量低的土壤,则土温随气温变化的变幅大,反之则变幅小。2.土壤热导率 土壤热导率指土层厚度1cm,两端温度相差10C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壤断面的热量,其单位是J.Cm-2.s-1.K-1。与影响土壤热容大小的原因一样,由于土壤矿物质的组成稳定,所以土壤热导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与土壤空气的相对含量。水分含量高,空气含量低,则土壤热导率高;反之,热导率低。热导率越高的土壤,其温度越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反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3.土壤导温率 无论是热容还是热导率均不能直观地反映土壤温度变化的特点,恧增温率,也称为热扩散率,就能直接地说明土壤温度的变化速率。它是指标准状况下,在单位厚度(1cm)土层中温差为10C时,单位时间(1s)经单位断面面积(1cm2)进入的热量使单位体积(1cm3)土壤发生的温度变化值。 土壤热容和热导率是影响其导温率的两个因素,可以用下式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壤导温率=土壤热导率/土壤体积热容2.5.3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1.土壤温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温度既可作用于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反应,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物质的转化,而且对后者的影响更要远大于前者。2.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不同类型作物种子萌发时的需的最适温度范围相差很大。但对具体作物来讲,在其适宜的土壤温度范围内,则土壤温度越高,种子萌发越快;反之,土温越低种子萌发就越慢。2.5.4土壤温度调节 土壤温度调节是指提高或降低土壤温度,或延缓土壤温度提高或降低的速率。可以通过生产措施和工程措施调节大田和栽培设施的土壤温度以及生长环境温度1.非设施农业土壤温度的调节 只有通过耕作措施加快土壤温度的提高或延缓土壤温度的下降达到调节非设施农业土壤的温度。2.设施农业土壤温度的调节 设施农业土壤温度的调节主要分为保温或增温与降温或减缓温度上升两个方面。 对于保温或增温措施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人工给土壤补充热量;二是通过减少热量的损失起来保温的作用;三是在部分栽培设施中采用保温材料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降温或减缓温度上升的措施主要有下列三种方法:一是加温(水)法;二是用深色材料进行覆盖,减少到达设施内的太阳辐射量,减慢温度上升幅度;三是用强制排风法,将设施内的热量随风带走,起到降温或减慢温度上升的作用。学习思考1.从体积和质量叙述土壤的物质组成。2.风化作用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简述土壤水分调节的方法。4.说明不同质地类型土壤的肥力特征。5.说明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知识目标认识土壤孔隙性、结构性、保肥性与供肥性、物理机械性与耕性、酸碱性与缓冲性等土壤基本性质;认识土壤基本性质对植物生长与土壤肥力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壤基本性质合理调节,培肥土壤。能力目标能熟练测定当地土壤的容重,计算土壤孔隙度,判断土壤松紧状况;能熟练测定当地土壤pH,判断土壤酸碱状况。土壤的基本性质可分为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其中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孔隙性、土壤结构性、土壤物理机械性和土壤耕性等,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酸碱性、土壤缓冲性等。3.1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3.1.1土壤孔隙性 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1.土壤密度 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质量,单位是g.Cm-3ak 1.m-2。2.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质量单位也是g.Cm-3ak 1.m-2。土壤容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数据,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途有:(1)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序和孔隙状况(2)计算土壤质量及土壤中物质的量 利用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土壤的质量,并能计算单位面积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养分、盐分等质量。4.土壤孔隙类型 土壤孔隙大小、形状不同,无法按其真实孔径来计算,因引土壤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径。土壤水吸力与当量孔径之间的关系式如下:d=3/sd当量孔径,单位为毫米(mm);S土壤水所承受的吸力,单位为千帕(kpa)。根据土壤孔隙的通透性和持水能力,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如表3-3所示。表3-3土壤孔隙类型及性质孔隙类型通气孔隙毛管孔隙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土壤水吸力主要作用>0.02mm<15kpa此孔隙起通气透水作用,常常空气占据0.02-0.002mm15-150kpa此孔隙内的水分受毛管力影响,能够移动,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起到保水蓄水作用<0.002mm>150kpa此孔隙内的水分移动困难,不能被作用吸收利用,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5.影响土壤孔隙性的因素 土壤孔隙状况主要受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结构和土壤松紧状况的影响。(1)土壤质地 黏重土壤以毛管孔隙与无效孔隙为主,且数量多,总孔隙度较大;沙质土壤的通气孔隙大小相对增多,但毛管孔隙与无效孔隙少,总孔隙度低;壤质土壤孔隙大小分配恰当,既有适量的通气孔隙,又有较多的毛管孔隙。(2)土壤结构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与团粒之间有适量的通气孔隙,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无效孔隙很少,大小孔隙比例恰当;而其他不良结构的土壤中,结构体内无效孔隙多,结构体与结构体之间大孔隙过多,有的称为裂缝,可见大小孔隙比例失调,对植物生长不利。(3)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所以有机质多的土壤多孔,总孔隙度较高。(4)土壤松紧状况 疏松多孔的土壤受到降水、人畜践踏、机具碾压、重力等作用后,使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孔隙度下降。而增施有机肥料或者采取深耕,中耕等措施,有利于改善土壤松紧状况,调节土壤孔隙性。6.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生产实践表明,适宜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更好,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之比为2:1为宜,无效孔隙度要求尽量低。3.1.2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状况。1.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征按照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可分为四大类。(1)团粒与粒状结构 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且直径大小为0.25-10mm的土壤结构体,俗称“蚂蚁蛋”、“米糁子”等。团粒结构的主要特点和肥力特征如下:团粒与团粒之间有适量的通气孔隙,水少气多,好气微生物活跃,有利于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养分释放快;团粒内部有大量的毛管孔隙,水多气少,嫌气微生物活跃,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养分可以得到贮存;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耕作效果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扩展、延伸,是植物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土壤结构。(2)块状与核状结构 一般块状结构大小不一,边面不明显,结构体内部较紧实,俗称“坷垃”。而核状结构的直径一般小于3mm,棱角多,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俗称“蒜瓣土”,多出现在有机质缺乏的黏土中。2.土壤结构被破坏的因素及改良的措施 团粒结构被除数破坏的主要因素:降雨或大小漫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耕作不当;机械、人畜对土壤的挤压;土壤发一盐碱化;有机肥用量减少导致土壤结构变差。改良不良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措施主要有:(1)增施有机肥料(2)调节土壤酸碱度(3)合理耕作(4)合理轮作(5)合理灌溉、晒垡、冻垡(6)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3.2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包括土壤的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胀缩性以及其他受外力作用后而发生形迹的性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影响土壤耕作。3.2.1土壤物理机械性1.土壤黏结性 土壤黏结性是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相互黏结在一起的性能。2.土壤黏着性 土壤黏着性是指土粒黏附于外物上的性能,是由土粒-水膜-外物之间相互吸附而产生的。3.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体积膨胀,失水体积变小,冻结体积增大,解冻后体积收缩这种性质,称为土壤的胀缩性。3.2.2土壤耕性1.重量耕性好坏的标准 土壤耕性是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物理性和物理机械性的总称。土壤耕性的好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1)耕作的难易程度(2)耕作质量的好坏(3)适耕期的长短2.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到土壤物理机械性,从而影响土壤耕性;土壤质地与耕性的关系也很密切。3.改善土壤耕性的措施(1)掌握耕作时土壤适宜含水量(2)增施有机肥料(3)改良土壤质地(4)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性(5)少耕和免耕3.3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3.3.1土壤胶体1.土壤胶体概述 胶体是指直径为1-100nm的物质颗粒。土壤胶体是指1-1000nm(长、宽、高三个方面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土壤颗粒。土壤胶体分散系统是由胶体微粒(分散相)和微粒间溶液(分散介质)两大部分构成,构造上从内到外可分为微粒核、决定电位离子层、补偿离子层三个部分。2.土壤胶体种类 根据微粒核的组成物质不同,可以将土壤胶体分为三大类:(1)无机胶体(2)有机胶体(3)有机-无机胶体3.土壤胶体特性 土壤胶体是土壤固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有着巨大影响,这是因为土壤胶体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有世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2)带有一定的电荷 根据电荷产生机制不同,可将土壤胶体产生的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3)具有一定的凝聚性和分散性4.土壤吸收性能 土壤吸收性能是指土壤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CO2、O2)以及微生物的能力。根据土壤对不同形态物质吸收、保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机械吸收作用(2)物理吸收作用(3)化学吸收作用(4)离子交换吸收作用(5)生物吸收作用3.3.2土壤保肥性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吸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浮物质的能力。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是土壤保肥的主要机理。1.土壤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胶粒表面扩散层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后而保存在土壤中的作用。(1)阳离子交换吸收作用的特点1)可逆反应2)等电荷交换3)反应迅速4)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2)阳离子交换吸收能力 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1)电荷的影响2)离子半径的影响3)离子浓度的影响(3)阳离子交换量 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在中性条件下,每千克烘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物质的量。2.土壤阴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阴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中带正电荷胶体所吸收的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根据被土壤吸收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三类:(1)易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2)很少被土壤吸收甚至不能被吸收的阴离子(3)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阴离子3.3.3土壤供肥性 土壤供肥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肥料学电子教案(共37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