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QEM环境管理质量手册范本.doc
-
资源ID:12093929
资源大小:241.50KB
全文页数:1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QEM环境管理质量手册范本.doc
目录质量环境管理(QEM)手册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7采购控制程序42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50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与识别控制程序54顾客满意信息调查和分析控制程序58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1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64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68记录控制程序74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79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84部审核控制程序90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95生产过程控制程序98数据分析控制程序104文件控制程序109信息交流控制程序116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控制程序12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129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134质量环境管理(QEM)手册第01版文件编号:QDBH-GLSC-01分 发 号:受控状态:受 控发布日期:2007年 05 月 01 日实施日期:2007年 05 月 01 日颁 布 令本公司依据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与使用指南国际标准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环境管理(QEM)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总经理: 年 月 日质量/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与使用指南,加强对质量、环境兼容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 为我公司的质量、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确保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涉与质量、环境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的运行、业绩以与改进的需求;(3)在整个公司促进质量意识、顾客要求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并确保在公司贯彻;(4)就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中质量、环境方面的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总经理:年 月 日标 题页 码ISO90012000标准条款对照ISO140012004标准条款对照颁布令 质量/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1 目录1. 质量/环境兼容手册说明2. 企业简介3. 公司组织结构3.1 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3.2 机构、职责和权限3.3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职能要素分配表4. 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5. 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策划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 质量/环境方针5.4 质量/环境目标、指标5.5 环境管理方案5.6 环境因素5.7 法律与其他要求5.7 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6.1 信息交流6.2 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与运行过程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 设计和开发(删减)7.4 采购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7 运行控制7.8 应急准备和响应8. 监测、测量与分析、改进8.1 顾客满意8.2 产品、环境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3 不合格与不符合(违章)的控制8.4 数据分析8.5 纠正、预防与改进8.6 部审核5.5.24.2.25.5.15.5.15.5.14.1;4.24.2.34.2.45.45.15.25.35.4.17.1;7.2;7.3;7.55.2;7.25.665.5.36.26.36.477.17.27.37.47.57.688.2.18.2.3;8.2.48.38.48.58.2.24.4.14.4.44.4.14.4.14.4.14.14.4.54.4.44.34.4.14.4.34.2;4.3.34.3.34.3.14.3.24.3.14.4.34.64.4.24.4.14.4.64.4.6;4.4.74.14.4.64.4.64.4.64.4.64.4.64.4.64.4.74.54.4.34.5.1/24.5.34.5.34.5.34.5.41 质量/环境兼容手册说明1.1 手册容:本手册系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规与使用指南以与本公司的实际相结合编制而成。包括:(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围,包括了ISO90012000标准中除了7.3以外的全部要求;删减7.3的理由是:本公司油脂、豆粕产品均为定型产品,生产工艺均为成熟工艺,没有设计和开发的过程。(2)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围,包括了ISO140012004标准的全部要求;(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1.2 手册适用围:适用于本公司覆盖油脂、豆粕的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供公司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和合同的目的,作为向顾客、第三方评审等证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证据。1.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规与使用指南的术语和定义。1.4 本手册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是受控文件,由总经理批准颁布执行。手册由品管部统一管理,负责发放,未经质量/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手册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员。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办理核收登记。1.5 手册持有者应使其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随意涂抹。1.6 在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各部门负责人应汇总意见,与时反馈给管理者代表,根据需要与时组织对手册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应对手册予以修改,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章节号修改条款修 改 原 因修 改 人审 核批 准批准日期2 公 司 简 介3 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详见职责要求附件)3.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3.2 职责和权限3.3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职能要素分配表4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1. 目的该体系的建立作为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总的框架,是唯一的管理模式。公司任何的管理行为应纳入该系统。2. 适用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环境与其全面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与文件要求。3. 职责体系围各部门负责相应职责和权限。4. 要求4.1 总要求4.1.1公司按照ISO9001:2000和ISO14001:2004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4.1.2为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公司应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涉与的过程、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识别,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相应的控制。4.1.3应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环境影响,明确影响产品质量和公司环境绩效的相关活动。 4.1.4根据标准和公司实际,编制相应的作业文件,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实现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4.1.5确保可以获得的必要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4.1.6运用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对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4.1.7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4.1.8通过部审核、管理评审、经营会议等来有效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4.1.9通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等的控制,确保资源与信息得以提供。4.1.10对过程进行记录、核查、评审和分析,持续改进过程能力,作为达成本公司方针目标永续的运作与持续改进活动的依据。4.1.11确保外包产品/过程符合本公司质量、环保管理体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1)方针、目标(2)手册(3)程序文件(4)职责分工和任职资格要求(4)相关作业性文件、技术安全操作规、检验标准等(5)相关记录、表单等。4.2.2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已考虑了油脂、豆粕生产行业特征、过程因素与人员能力等方面因素。4.2.3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书面和电子版的形式出现。4.2.4质量/环境手册(1)本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手册,已覆盖了ISO 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2004标准的容。(2)与ISO9001:2000对照的删减要求在章节1中已作出了充分的删减说明。(3)表述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与有效连结的述。4.2.5文件控制建立文件控制程序,规定本公司文件如下的控制方式。(1)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2)必要时对文件的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3)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5)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6)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7)作废文件得到控制与标识。4.2.6 记录控制建立记录控制程序,确保质量、环境记录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且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方法,有效控制,以作为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4.3 为实现上述要求,本章编制下列程序文件 标题 ISO9001:2000 ISO14001:2004 文件控制程序 4.2.3 4.4.5 记录控制程序 4.2.4 4.5.35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1. 目的为了实现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应对体系与其所包含的产品、活动和过程进行策划,并建立相应的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2. 围适用于对体系、过程、产品等进行的策划。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体系的总体策划;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体系的目标指标和方案;3.3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识别环境因素,评价重大环境因素;3.4品管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并进行评价;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产品、活动和过程有关的策划与目标指标、方案的实施。4为实现与标准编号的对应,保留此序号。5管理职责(1)总经理应确保对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体系目标、指标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总要求。(2)确定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策划的时机组织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的策划:a按照质量、环境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b组织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c组织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d现有体系未能覆盖特殊事项。5.1 管理承诺总经理应确保对质量、环境方针、目标所需的资源、过程等加以策划。并做出承诺:(1)须达到的质量、环境目标与相应的质量、环境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与活动,并做出相应规定。(2)识别为实现质量、环境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3)依据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对公司各员工进行教育训练,以确保全员充分理解顾客满意、质量、环保、法律、法规的需求与其重要性。(4)制定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并将其分解、传达各阶层,对实现总体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环境目标指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5)根据管理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的差距,确定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6)确定对公司重大环境因素是否对外交流与应采取的方式。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贸易部、品管部根据顾客满意信息调查和分析控制程序,对顾客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并按程序要求进行分析,对顾客的各种抱怨进行处理,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与期望,并将其传递至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依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确定实施改进与预防对策,以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5.3 质量/环境方针5.3.1最高管理层制定本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作为制定质量、环境目标的依据。5.3.2方针中应体现对质量、顾客满意、持续改进、污染预防与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5.3.3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承诺定期在管理评审中检讨其适宜性,与是否兑现了对于管理体系要求与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承诺,并评审其变更的需要。5.3.4通过教育训练、会议、宣传等方式由最高管理层逐层对本公司各员工进行宣贯,以使全员充分理解质量、环境方针,并加强对相关方、顾客的宣传,增加监督力度,以强化公司的体系管理,提高产品信誉度和公众形象。本公司的质量方针:释 义: 本公司的环境方针:释 义:5.4 质量、环境目标公司高级管理层通过经营计划与管理评审会议等建立公司总质量、环境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部门,目标应可测量,且包括满足产品需求、重要环境因素的要求,并与质量、环境方针相一致。本公司质量目标:各部门质量分目标:生产部:品管部:贸易部:储运部:人力资源部:采购部:工程部:财务部:本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目标指标减少能源消耗每万元产值用电量不大于 度;用水量不大于 立方,并力争每年节约 %。污水达标排放PH值在 之间,COD< ppm ,BOD< ppm ,TFM< ppm 。固体废弃物合理处置垃圾分类存放率达到 %以上。控制噪声,降低噪声分贝企业临界噪声白天不大于 分贝,夜间不大于分贝。降低火灾发生率火灾发生率为05.5环境管理方案5.5.1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依据a环境方针明确要求的;b环境目标、指标要求;c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d能源、资源的消耗与循环利用。5.5.2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要求:a. 技术上可行;b. 经济上允许;目标要具体,指标可量化,管理方案应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中的责任,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5.5.3 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1)管理者代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每年评审、制定一次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并于每年12月底编制公司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2)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职能部门;(3)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对其负责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使负有环境职责的员工能够充分理解并贯彻实施,产生的记录报人力资源部考核、存档。5.5.4 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检查与评价(1)人力资源部对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随时检查,每半年对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并填写体系目标考核表,报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一份;(2)当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未能按期完成时,应采取可行的措施予以纠正,直至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具体参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5.5.5 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修订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除年度制定、修订外,如遇以下情况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重新评审,需要时可随时进行修改:(1)如果一个项目涉与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应对有关的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方案与项目相适用;(2)环境管理方案不能满足目标、指标要求,不能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3)管理评审提出更高或更新要求时;(4)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5)外部审核、部审核发现不合理时;(6)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发现不合理时;(7)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8)出现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或顾客抱怨等。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修订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生效。5.6 环境因素5.6.1明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依据,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的围应覆盖本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充分考虑计划中的或新开发的或新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影响,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情况,以与相关方在区域的活动、产品或服务。5.6.2环境因素应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充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保和污染预防,充分考虑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环境噪声污染、能源与资源消耗和其他环境问题。5.6.3在生产、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各职能部门采用问卷调查、重要污染源调查、环境统计、专家咨询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出环境因素。5.6.4公司环境因素评价时应考虑:(1)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2)公司的企业形象;(3)本公司整体环境的改善;(4)相关方的行为是否合法等。5.6.5通过环境因素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传达至公司各部门负责让有关岗位工作人员了解。5.6.6为保持信息的有效性,人力资源部每年定期组织各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评价,如有下列变化时,应对环境因素进行与时更新,并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评价:(1)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出台、修改和废止时;(2)相关方有严重环境污染投诉时;(3)公司发展规划或环境方针做出重大调整时;(4)环境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5.6.7本要素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实施控制。5.7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5.7.1建立法律法规与其它文件和需求的收集渠道和网络;5.7.2对收集的法规信息进行选择、识别,判定适用于本企业的法律法规,并对收集和选择的法规信息整理存档;5.7.3生产部负责在环境治理技术上确保产品生产过程能够满足所择取的法规与其他要求;财务部应负责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运作费用分析并确保资金的落实;5.7.4跟踪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变化,并与时更新相应的清单;5.7.4本要素按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实施控制。5.8管理评审5.8.1总则制定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依程序规定定期对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5.8.2评审输入(1)部审核结果;(2)顾客的反馈;(3)过程的业绩、产品的合格率与环境绩效;(4)纠正和预防措施;(5)顾客投诉的处理;(6)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7)可能影响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8)改进的建议。5.8.3评审的输出(1)管理评审输出,包括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与其过程有效的改进;(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与环境的改进;(3)资源的需求、增加或变更;(4)评审结果以会议记录形式审批和下发。6. 为实现上述要求,本章编制下列相关文件 标题 ISO9001:2000 ISO14001:2004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 5.3;5.4.1 4.2;4.3.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4.3.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5.2;7.2.1 4.3.2环境管理方案 4.3.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66 资源管理1 目的公司应与时确定并提供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以便:(1)实施、保持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通过满足顾客与有关相关方的要求,增强顾客和有关相关方的满意。(3)确保与公司产品生产、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得到控制。(4)确保资源的共享与信息交流,保证部沟通和外部沟通顺畅。2围本手册所指资源可包括: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与财务资源等;必要时还可包括利用外部供方提供的资源。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公司资源需求计划,资源提供的最终审批;3.2 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资源管理工作;3.3 财务部负责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4/5为实现与标准编号的对应,保留此序号6. 资源提供各部门每年针对需完成的经营目标、质量目标,提出资源配置的需求,包括人员编制、教育训练计划、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源等。总经理依据市场需求,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达到标准要求,统筹公司资源分配与核准资源需求计划。公司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1)实施、保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通过满足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当各部门现有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时,由责任部门进行策划,必要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当现有资源不能满足产品在技术、生产上实现的需要时,由生产部负责策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相关部门执行。6.1 信息交流 6.1.1建立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渠道和网络:-生产部、品管部负责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人力资源部、贸易部负责外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品管部负责对部、外部信息的汇总、整理、分类并负责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6.1.2职能部门应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传递、跟踪;6.1.3对涉与重大产品事故或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和紧急状态下信息,必须与时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处置;6.1.4部信息传递的容和方式(1)公司部在体系文件不明确的地方以工作联络单形式进行沟通。(2)公司每周召开周例会,就本周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会议纪要,下发各部门。(3)公司每月召开月度总结会,形成会议决议,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会议记录,总经理审核后,下发至各部门。(4)各车间设置生产现场宣传栏,贴生产计划、质量、环境、文件等方面的信息。(5)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的部门与时传递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记录其容和结果。(6)异常监测结果、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由公司品管部传递到相关部门。(7)获取和更新适用于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信息要与时传递到相关部门。6.1.4外部信息传递的容和方式:(1)主要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外部的投诉与抱怨;相关方的要求;上级部门的要求;环境事件;守法情况;环境绩效;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信息;应传达给相关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国家环保政策。(2)交流的形式:报刊杂志、会议、文件、对讲机、公开、热线(或投诉)、 、电子、网络等;如出现较大、重大问题,应与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6.2 人力资源6.2.1总则依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为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而提供所需人力资源,明确各岗位职责与权限。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各部门鉴定影响质量、环境相关的人员能力,人力资源部制订岗位职责要求,定期提交培训需求,由人力资源部拟定培训计划,对各部门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与在职培训,以确保各员工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与其它部门的业务关系,通过对受训人工作绩效考核,以鉴定其训练有效性,同时保存教育训练记录。6.3 基础设施管理层定期检查设施需求,对设施的安置、规划与维护进行规,并确认与完善支援性服务;人力资源部负责办公设施、交通、通讯设施的管理,生产部负责生产、污染治理所需设备与设施的管理。6.4 工作环境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为达到产品要求所需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应当考虑: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参加的机会,以发挥组织人员的潜能;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工作场所的位置;便于组织人员开展工作;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卫生清洁度、噪音、振动和污染等;人力资源部是工作环境的主管部门。具体的环境控制依据质量环境兼容体系中环境管理的要求执行。6.5本公司从顾客满意的角度出发,对人员、设施和工作环境规定了相应的要求,特编制了以下的文件:标题 GB/T 19001 标准 GB/T 24001 标准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5.2/5.5.3/7.2 4.4.3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6.2 4.2.27 产品实现与运行过程控制1. 目的通过对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有效控制,以与污染预防、节能降耗等措施的充分实施,并确保必需的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资源,以达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持续运行。2. 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围所有过程、活动。3. 职责各部门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围所有与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质量过程控制以与环境污染预防实施运行负责。4/5/6. 为实现与标准编号的对应,保留此序号7. 产品实现与运行过程控制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1由本公司生产部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的顺序,并形成文件。7.1.2每年由公司经营计划会议、管理评审会议,检讨、制定公司产品的质量目标并在部传递与分解落实。7.1.3生产部对产品实现过程制定详细的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品管部制订检验标准和规,并进行充分培训,使全员了解并遵守执行。7.1.4由贸易部会同品管部、管理层,结合顾客要求制订产品检验方法与允收标准,并公布遵守。7.1.5由生产部、品管部对制造过程、成品抽验检查,确保制造过程能力与生产现场自主检查的稳定性与有效性。7.1.6所有对设备控制数据、验证和确认活动的数据,必须依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7.1.7对特定的合同或产品,可制定质量计划进行控制。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制定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确保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与交付后的要求,以与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以与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予以规定和实施。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在向顾客作出承诺之前贸易部须对提交的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与订单的更改进行评审,确保产品的要求得到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解决,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7.2.3 顾客沟通本公司与顾客沟通的主要窗口是销售,销售对顾客进行分类负责。7.2.3.1顾客可以通过业务沟通产品信息,合约容,订单处理,以与修改。7.2.3.2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由销售主导,通过与顾客确认不良情形,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7.3 设计和开发本公司生产的油脂、豆粕等产品均为定型产品、成熟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设计和开发过程,故将标准中的7.3条款予以删减,为了保持与标准章节相对应,保留此章节。7.4 采购7.4.1采购过程7.4.1.1公司采购部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建立采购控制程序,对整个采购过程实施控制。7.4.1.2采购部根据货物的类型,对随后的过程活动与最终产品的影响,与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确定对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程度与方式。(1)调查供方质量/环境体系的有效性和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2)对新供方所提供的样品进行质量认可。(3)对新供方做出综合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列入合格供方。(4)建立供方的历史档案资料。根据供方的供货质量情况与评价原则,确定其合格供方的资格,对不符合要求的供方与时优化。对供应商的评价应考虑其满足环境体系要求的能力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必要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7.4.2采购信息材料采购前与使用后要向供方传递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包括:(1)批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要求(2)对人员资格的要求(3)对供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4)特殊采购要求的图纸、技术文件等。采购信息应由有资格的领导或指定的专人来负责审批,以保证这些采购信息规定的要求在同供方沟通前是适当的。采购部制定采购接口文件确定采购信息的传递方式,将采购产品的要求与质量状况与时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采购信息应与时、准确地传递到供方。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1由品管部会同采购、生产部门确认进料验收产品的围与检验标准,并予以实施。保证进场的原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在未经检验或未采用其它方法来验证符合规定要求前,不得使用、加工或进入仓库。当进行样品验证时,应确定是否和重大环境因素有关。若进场原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经检验后不能接受,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在材料验收处的所有货物,应有明确的标记。7.4.3.2如需对原材料在生产地进行原材料验证时,先由采购通过相关部门对此验证安排和原材料放行方法与生产厂商沟通协调。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部应确保本公司生产运作处于受控状态,保证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与工艺文件的要求;确保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受到控制。为此,应确保以下容实现:(1)信息渠道畅通,与产品特性有关的信息能与时传递到生产和服务提供部门;(2)指导生产和服务的作业指导书能与时得到;(3)各类适用设备,包括监测和测量设备,能得到正确使用与维护;为此:a、各职能部门进行信息接口,传递定单;在部门中确定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之间的接口程序。b、建立工序控制点与相应工艺文件,生产与检验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工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对工序控制点进行监控。c、生产部负责进行各生产工序中需使用设备的购置、验收与管理。品管部负责测量和监控设备的购置、验收与控制。d、对产品的主要参数和工序实施测量和监控,以保证满足质量要求与顾客的需要与要求。e、根据用户的要求,设置适用的仓库与储存场地,制订防止产品交付后或交货前损坏和变质的管理办法。f、为用户提供售后服务,与时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g、当产品存在外包过程时,应明确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方式与程度。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1本公司设置工序控制点,对需要确认的过程实施控制。包括:(1)加工质量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手段经济地确定和可能留有质量隐患的工序,包括安全、性能、外观等方面。(2)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需要进行连续控制的工序。7.5.2.2对工序控制点的要求:(1)进行连续的监督,以保证满足规定的要求。(2)对操作设备的状态和人员的资格应加以规定,必要时保存工序、设备和人员的鉴定记录。(3)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与监控。(4)当人机料法环发生变化,尤其是质量特性、工艺设备与重大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对特殊工序进行重新确认并实施相应的变更。7.5.2.3本公司油脂、豆粕生产中的压榨、浸出过程都无法通过后续的测量和监控来验证生产过程的符合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设备、人员的选定,使用方法和程序,以与记录要求都予以规定和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标识产品,并根据监控和测量的要求,对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标记,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应当对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进行控制和记录。制订产品的标识时应考虑:(1)保证每批定单的唯一、正确和可接收。(2)产品在加工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的明显的标记。(3)所有与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标识应按规定的程序收集和处理。7.5.3.2品管部制订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记管理办法。以保证所有的材料、产品和设备符合已知规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应:(1)检验、审核检验和试验前的标记(2)对整个加工过程的材料、产品和设备的质量状态规定合适的标记方法。(3)对库存成品、外退成品与外退零部件进行标记。7.5.3.3产品的状态可用标记、批准的印章、标签、标牌、流程卡、检验记录、试验软件、放置地点或其它合适的方法加以标识。被指派掌握标记或印章的人员应妥善使用和保管。当不需要时,则由他们的指派者收回。记录中应注明负责合格产品放行的检验部门。7.5.4顾客财产7.5.4.1 顾客财产指由我公司代为贮存的油品、信用卡等。7.5.4.2 涉与顾客财产管理的合同由贸易部负责与顾客签定。7.5.4.3 公司应妥善保管顾客财产,合理标识,生产部应对顾客财产建立台帐和出入库记录,并按顾客的指定用途使用。7.5.4.4 顾客财产在入库前,需进行验证,其品质的检验由品管部进行。7.5.4.5 生产部应对顾客财产妥善保管,确保贮存期间的质量得到适当的保护。7.5.4.6 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时,贸易部应与时向顾客报告,并加以记录。7.5.5产品防护产品搬运、包装、贮存与交付顾客使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适当标识和防护,确保产品与顾客要求相一致,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管要求。产品出厂前的防护由生产部、储运部负责,成品出厂后到交付、到预定的地点前的防护由物流负责。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对进料、首检/自检与成品检验设立检验控制点,并视检验技术需求配置相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7.6.1品管部对检测设备实施校验,并对搬运、维护、贮存、使用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同时记录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过程。7.6.2经校正的仪器、设备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