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2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试题.docx
专项(二)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类型1溶解度表格1.2022·安徽压强为101 kPa,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温度/10203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110 NH3705644.520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2.2022·宁波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参加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NaCl的质量/g15202530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类型2一条溶解度曲线3.t时,将测得的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到达饱和状态时的质量绘制成如图G2-1中斜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G2-1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B.P、Q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随着水质量的增加该物质的溶解度变大4.2022·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2-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G2-2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有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 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 g5.2022·重庆A将80 g M物质参加50 g 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G2-3所示,按要求填空。图G2-3(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3)在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g,假设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类型3两条溶解度曲线6.2022·深圳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2-4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G2-4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 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t2 15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 g固体析出7.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2-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G2-5A.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B.t2时,物质W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1时,m g W分别溶解在100 g水和乙醇中,两者都到达了饱和状态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8.2022·广东如图G2-6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图G2-6(1)50 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g;60 时溶解度:Na2Cr2O7(填“>“<或“=)Na2SO4。 (2)在50 时,把210 g 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时,析出Na2Cr2O7g (假设不含结晶水)。 类型4三条溶解度曲线9.2022·荆门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G2-7,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图G2-7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0.海水晒盐时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2-8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图G2-8A.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C.将卤水加热到80 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D.20 时,向40 g NaCl固体和40 g MgCl2固体分别参加100 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到达饱和状态11.2022·呼和浩特图G2-9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答复:图G2-9(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20 g a、b、c三种物质分别参加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填序号,下同);假设将温度降到t1,那么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A.c>a=bB.b>a=cC.a>b>cD.b>a>c(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类型5溶解度曲线结合实物图12.2022·呼和浩特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0169图G2-10(1)图G2-10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3)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 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 ,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中溶液降温至20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参考答案】1.C解析从溶解度表中可以看出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故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g131.6g×100%24%,故B错误;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NH3是气体,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有关,故D错误。2.A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知,第一组中的15 g NaCl固体在20 时全部溶解,而第二、三、四组的NaCl固体,在20 时均溶解了18 g,所以20 时,NaCl固体的溶解度是36 g,20 时,50 g 水中能溶解18 g NaCl;蒸发氯化钠溶液时溶剂不断减少,可以使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850=925;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3.B解析图中斜线上的点表示t时不同质量的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图可知,该温度下100 g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能溶解40 g该溶质,所以在该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40 g,要带单位;P、Q两点都在斜线上,即这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t时的饱和溶液,所以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N点表示100 g水中溶解有20 g该物质,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100g+20g×100%16.7%;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质量无关。4.A解析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溶解度均变小,都可能析出晶体;M点在曲线上,对应的ZnSO4溶液是饱和溶液;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7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 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0 时,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对应的溶解度是69.5 g。5.(1)50%(2)C(3)160降温结晶6.D解析比拟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需要指明温度;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 g,所以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 g100 g=310;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15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50 g,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 g,所以有20 g固体析出。7.D解析未指明温度时,无法比拟W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小;t2时W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该温度下W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W在水中和在乙醇中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对不饱和溶液那么不能比拟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t1时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而该温度下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m g,所以该温度下分别将m g W分别溶解在100 g 水和乙醇中,溶解在乙醇中得到不饱和溶液,溶解在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由于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时,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8.(1)110>(2)50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1)从溶解度曲线可查出50 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110 g;60 时两物质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2)50 时,210 g 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有110 g溶质,当降到10 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60 g,那么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50 g。9.B解析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除去甲中少量的乙时,要先加水溶解,然后蒸发浓缩形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析出甲,最后过滤出甲;A点为甲的不饱和溶液、乙和丙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乙和丙,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小于A点对应的数值,故三者都形成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物质;t2时,丙的溶解度最大,故该温度下,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A点与B点对应温度相同,A点为不饱和溶液、B点为饱和溶液,故可以通过恒温蒸发溶剂或者增加溶质的方法实现A到B的转化。10.C解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S100+S×100%,所以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0 时,MgCl2的溶解度最大,所以MgCl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由曲线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80 时,MgCl2的溶解度远远大于NaCl和MgSO4,此温度下蒸发溶剂,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析出来;20 时,MgCl2的溶解度大于40 g,NaCl的溶解度小于40 g,即100 g水中可溶解MgCl2的质量大于40 g,那么100 g水溶解40 g MgCl2未到达饱和状态,而100 g水溶解40 g NaCl可到达饱和状态。11.(1)t1(2)CB(3)D12.(1)甲(2)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