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教学课件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教学教程.pptx
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教育学系列中外教育简史中外教育简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目 录上篇 中国教育简史第六章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第七章晚清时期的教育第八章民国时期的教育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目 录上篇 中国教育简史第十一章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教育第十二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第十三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十四章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目 录下篇 外国教育简史第十五章17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第十六章现代外国教育第十七章现代外国教育思想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的起源与古代学校的萌芽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与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n 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n 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学习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品德、习俗,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体现了平等互助、团结友爱。(1)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具有阶级性n 教育活动同政治、宗教、艺术的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年长一代把生产与生活经验、技能及知识传授给下一代。限于生产力的发展,传授者并未脱离生产劳动而成为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2)原始社会的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n 原始社会的教育仅仅是处于一种萌芽状态,主要表现为:没有专门场所和专职人员,教育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基本上局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和武力训练等方面;教育方法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3)原始社会的教育水平极端低下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与古代学校的萌芽二、古代学校萌芽的传说(一)成均 周礼和礼记中最早提到“成均”与“成均之法”,汉代学者郑玄在注释中说,成均是五帝时学校的名称,引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宋代王应麟玉海也称:“春秋繁露云:成均,均为五帝之学”。(二)庠 庠为有虞氏之学,古籍所记载的虞庠之学就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学校”的名称。庠“从广,羊声”,意为吃羊肉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在原始社会里,一般只有氏族长老才有资格享用肉食,因此庠本来是氏族敬老、养老兼藏米的地方。 学校的产生不同于教育的起源:教育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学校则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原始教育基础上出现的一种专门教育机构。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一、夏朝的教育 u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在文明积累的基础上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夏朝的学校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雏形。夏朝的学校教育在古籍上也有记载。u 序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呢?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u 校也是夏朝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上曰:“校者,教也”。u 夏朝学校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统治阶级及其后代培养成为骁勇善战的武士。其教育内容除了生产劳动教育外,还有以习射为重点的军事训练、人伦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二、商朝的教育 u 商朝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更大的提高,文化更加丰富,是我国确认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因而教育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产生学校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已有较多的文物可考证,有“信史起于商”之说。 序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呢?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u商朝的学校除了“庠”、“序”等名称外,又出现了“瞽宗”。商朝的“庠”以养老为号召,教化的意义更加突出。“序”发展到商朝,不仅强调军事训练,而且强调品德修养。射义记载:“故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此可观德行矣。”即通过习射达到“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的目的。“瞽宗”是商朝出现的又一教育机构。礼记明堂位记载:“瞽宗,殷学也”。u 商朝的学校教育较完备,已经出现了学制的萌芽,西周的教育正是在商朝教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定系统的学校制度。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三、西周的教育(一)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三、西周的教育 所谓官师不分,是指为师者必为官或是退仕,即教师还未成为单独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这种教育制度是从原始社会长老制度演变而来的,是“学在官府”的主要表现形式。(二)官师不分官名属官职责大司乐中大夫二人掌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大胥中士四人掌管学籍,教贵族子弟乐舞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六人协助乐正、大胥管理学籍,进行乐舞教育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为大司乐之副,凡飨食诸侯、燕射、丧葬等则率领乐官主持其事,后世泛称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教国子舞羽奏籥”师氏中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二人,徒百二十人“以三德三行教国子”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养国子以道”,教六艺六仪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三、西周的教育(三)西周的教育内容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核心,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其中,礼、乐、射、御是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称为“大艺”;书、数是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称为“小艺”。 “礼”和“乐”等同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礼”的内容包括了等级世袭制度、伦理道德规范和礼仪。 “乐”的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射”和“御”是进行军事教育的课程。 “书”和“数”是教授文化知识的课程。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 第一节 儒家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礼记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第一节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一、官学衰废 春秋战国之前,奴隶主阶级垄断物质与精神文化,学术和教育亦被官府把持,史称“学术官守”,人民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随着春秋时期生产力变革与阶级矛盾的激化,奴隶制下的官学便无法继续下去了。随着经济、政治的逐渐没落,奴隶制官学逐渐崩溃以至荡然无存。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当时已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u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u 其一,世袭制导致奴隶主阶级轻视教育。u 其二,由于社会动乱,王室、诸侯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文化教育事业,即所谓“乱世则学校不修”。u 其三,周平王东迁后,王权衰落,礼崩乐坏,旧制度逐渐名存实亡。第一节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二、私学兴起p 官学的衰废说明其已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与阶级斗争的要求了,产生新的教育形式是必然的。据古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私人讲学盛行,私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办学形式遍布各地。p 私学的出现,除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社会原因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原因。p 私学到战国后期更加繁盛。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在寻求统一中国的良方,各国与各阶层之间矛盾复杂尖锐,各种思想应运而生。p 所谓“百家争鸣”,是用来表述那时学术思想繁荣的说法。诸子百家一般指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第一节官学衰废与私学兴起三、私学产生的意义私学的兴盛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学派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方面著书立说发展自己的学术理论,另一方面游学讲学,广招门徒,宣传自己的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 第三,丰富了教育内容。教师不再专门由官吏来担任,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可以充任教师之职,可以随处讲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一,打破了“学术官守”的局面。私学的发展促成了大批教育家的产生,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在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第四,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礼不下庶人”到“礼下庶人”,教育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大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有条件、有愿望的人都可以自由聆听学者讲学,没有年龄、地域、身份等各种差别的障碍。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p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p 他的先祖是宋国贵族,其曾祖父迁至鲁国避难;至其父亲纥,已为一般武士,后因善战有功升为陬邑宰。p 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从小好学、能干,故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30岁左右开始私人讲学,招收门徒,长达40余年。在50岁左右,孔子在鲁国做了3个月的“大司寇”,后由于鲁国政局动荡不安被迫离开,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开始了14年的流亡生活;晚年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至去世。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作用2.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他认为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通过教育工作也可以把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 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治国思想。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有众多的人口,其次要努力发展经济使之富裕,最后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只有教育搞好了,一个国家才能算治理好了。 孔子认为,通过教育工作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是立国的根本。 孔子认为应当通过德治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孔子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他并未完全摆脱天命迷信的束缚,他把人分为三类:“生而知之”的圣人,“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人,“困而不学”的下民。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二) )关于教育目的的论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述( (三三) )关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关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主张主张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立场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弘道的君子和士,他教育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是孔子的追求,他认为行道要通过办学收徒来扩大道的影响,或者从政做官,以道安邦。 孔子所办的私学在教育对象上坚持“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他认为,无论贵族或平民、华夏或蛮夷,都可以入学。这不仅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而且把教育普及到了蛮夷之地。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教学内容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重人事,轻宗教。第二,轻视生产劳动。第三,重文轻武。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四)教学思想 孔子是第一个因材施教的实践者,主张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并认为实行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1.因材施教1孔子认为学和思二者都很重要,并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2.学思并重2为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孔子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协调这一对矛盾,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3.启发教学3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反对“言过其行”(论语宪问),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3.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生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有艰苦磨炼的精神,不应沉溺于物质享受,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立志乐道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少见的,人非圣贤,难免犯错误,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4.改过迁善孔子主张克己内省、自我节制的道德教育观。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要严于责己,以身作则,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他强调进行德育要自省,正如他的学生所说:“吾日三省乎吾身”2.自省自克(五)道德教育思想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六)论教师与师生关系孔子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1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自己先学好才能教好学生,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向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对待学生与对待自己的孩子毫无差异,与学生情同父子。3.热爱学生,教学相长3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p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幼年时,其母为教子曾三迁其居,“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p 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自称“得圣人之传”,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后世称为“亚圣”。p 孟子主张“仁政”,他从事教育工作也是为实现其政治主张服务的。孟子七篇是研究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一) )性善论性善论( (二二) )关于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关于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人生来就有“良能”(不用学习就具有的道德本能)和“良知”(不用学习就具有的道德知识)。 人性先天具有四种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善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培养的基础与条件。 孟子之所以重视孝悌,又尤其重视孝,是因为他希望把国家的统一、政治理想的实现建立在血缘的宗法关系基础上,而孝道就是巩固宗法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 以孝悌为基础的仁、义、礼、智是孟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四德在孔子的思想中已有萌芽,孟子将四者系统化了。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继承与发展了孔子自觉、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己”。3.反求诸己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的思想,认为修养道德首先应当志存高远。1.尚志养气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4.自求自得这里指的是意志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主要是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和锻炼的。2.刻苦锻炼(三)关于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三、荀子的教育思想p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p 荀子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批判各家思想又吸收各家思想,思想学说庞杂,但其基本思想仍属儒家。p 研究荀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材料是现存的荀子,共32 篇,大部分为荀况本人所著。第二节儒家的教育思想三、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一) )性恶论与教育的作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用( (二二) )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思想 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 他得出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之所以能行善,是后天的学习道德规范之故。 荀子主张的教育目的继承了孔孟,主要是在于培养士、君子与圣人。荀子以诗、书、礼、乐、春秋为主要教育内容,尤其强调乐教和礼法之教。 荀子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把教学和学习过程归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将行看做学习的最终目标。第三节墨家的教育思想一、墨子生平与墨家学派p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是继孔子之后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名翟,曾为宋大夫,大约生活在战国初年。p 墨子出身微贱,常自称“鄙人”、“贱人”,精于工技,是一个小生产劳动者。p 从思想倾向看,他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从思想渊源上说,墨子是学过儒的。第三节墨家的教育思想二、墨家的教育教学思想p 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上,墨家和儒家一样都主张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交争利”,因而造成了“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尚贤下)。要消除这些社会弊端,唯有推行“兼爱”,即“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如果能教天下人都彼此爱护,做到“爱人若爱其身”,天下就太平了。p 墨家学派的教育内容与儒家不同。墨家反对礼乐教育,重视科技教育,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教人耕者,其功多”(墨子鲁问)。p 墨子重视教育,但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提出了“染丝说”。第四节礼记的教育思想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p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文章,是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p 大学提出了教育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三纲领”。大学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明明德”,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恢复和发扬,以达到修己的目的。修己是为了治人。p 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是“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然后达到“至善”的终极目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概述,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第四节礼记的教育思想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一一)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二二)关于教育制度与管理关于教育制度与管理 u 学记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目的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认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即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秩序,必须进行教育,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u 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和“安分守己”的顺民。u学记按行政建制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u在学校管理方面它从知识和品德两方面规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且逐步深化提高,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三三)关于教育教学原则关于教育教学原则u 第一,教学相长。u 第二,尊师重道。u 第三,藏息相辅。u 第四,豫、时、孙、摩。u 第五,启发诱导。u 第六,长善救失。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秦朝的文教政策 第一节 汉朝的教育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第三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第一节秦朝的文教政策一、一、“书同文书同文”、“行同伦行同伦”二、禁办私学、焚书坑儒二、禁办私学、焚书坑儒u 这是为巩固统一而推行的统一文字、规范社会习俗的重要措施,相对来说具有建设性。u “书同文”的目的是消除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形式,进行文字改革与统一。“行同伦”的目的在于“黔首改化,远迩同度”,即在于统一社会伦理规范和行为习惯,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u政治上统一后,秦始皇开始重视文化思想的统一与控制。u他采纳了法家代表李斯的建议,颁布“挟书令”,禁止传播儒家思想及有关儒学书籍。三、以吏为师、以法为三、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u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集法律、教师、官吏为一体的“吏师制度”,在郡县建立了“学室”,召“吏”的子弟入学为“弟子”,修习律令,实施“以法为教”。第二节汉朝的教育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p 汉武帝即位之后,下令要选拔优秀知识分子来充实官吏队伍。通过回答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问题来选拔贤良之士,称“对贤良策”或“贤良对策”。汉武帝亲自拟定题目,亲自阅卷。他对董仲舒治理国家的思想主张十分赞同,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推行实施。p 汉初为了恢复文化教育采取了宽松政策,各学派借此机会得到了良好发展,但封建统治者认识到各学派之间的相互争雄必将危及政治局面的稳定。第二节汉朝的教育二、汉朝的学校教育制度(一)太学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在都城长安设立太学。太学即儒家经典中说的大学。太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太学的学生有京都直接挑选的“正式生”,还有各郡县选送的“特别生”。(二)鸿都门学公元178年,鸿都门学为满足皇帝爱好尺牍、书法、绘画的需要而创建,是一所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附近而得名。它的创建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三)宫邸学这是一种设于宫廷内的学校,是朝廷专门为外戚贵族及功臣子弟们设立的贵族学校。当时主要是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的子弟们所办,故称为“四姓小侯学”。(四)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所办的学校是汉代最早的地方官学。汉代时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五)汉朝私学汉朝时私学十分发达,因为当时做官必须读书,但官学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士人求学者。一些汉代经师大儒得不到官职或任博士的机会便从事私人讲学,很多有官职的名儒也收录弟子。第三节魏晋南北朝的教育一、国子学与太学并列一、国子学与太学并列二、专科学校的产生二、专科学校的产生 汉代太学体现着封建中央集权的权威形象,是以儒学育才的基地。魏国在建国之初便恢复了太学,完善了考试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晋武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即门阀士族。他们不愿入太学与贫寒子弟为伍。但统治者亦无法将出身贫寒的太学生赶出太学。为了满足门阀士族保持自己的利益和尊贵的愿望,统治者就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以区分士庶,突出士族阶级的教育特权。国子学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及以上官员的子弟可入国子学,六品及以下官员的子弟入太学。 三国魏明帝时卫觊奏请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后秦姚兴也设置“律学”。梁朝梁武帝也增设“律学”。 晋武帝时设立书博士,教习书法。南朝宋文帝时设立了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共四个学馆,各聚门徒就业,史称“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南史宋文帝纪),就是说,在文化思想上,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辞章的“文学”四科并立。南朝宋文帝又开设了医学。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分科教授制度的开始。第三节魏晋南北朝的教育三、私学与家庭教育的三、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学虽因战乱而显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依然盛行,并且家庭教育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有许多著名的讲学大师,如三国时期魏国的国渊、邴原等,吴国的虞翻,晋国的范平、杜夷、刘兆,南朝的雷次宗、何胤等,北朝的刘献之、张吾贵等。他们的学生常有数十人甚至数千人。 宗族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有所发展。晋书孝友传记载:王延因天下战乱而专注于农耕养桑,闲暇时间里仍然从容不迫地训导宗族。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一、生平与著作二、教育思想二、教育思想 董仲舒,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被称为“汉代孔子”。他对春秋公羊传与易经有特别研究,在汉景帝时担任博士,主要收徒讲学。 汉武帝大举天下贤良时,他连对三策被武帝赏识,这三大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兴学育士,以培养人才;健全选士制度,以选拔人才。 他先后做过江都易王和胶西王的相;晚年去职居家,专心写作与讲学。 在人性论问题上,董仲舒调和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即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性为善。 董仲舒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王从天命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治国方针,认为通过道德教育能够化民成俗,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的文教政策 第一节 隋唐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隋唐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第一节隋唐的文教政策一、重振儒术(一)尊孔 自汉朝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汉高祖时开始形成祭孔传统。(二)提高儒生地位 唐朝皇帝都重视儒生,给予儒生非常高的地位,以掌握儒术为用人标准。房玄龄、魏征等都是当时有名气的大儒,唐太宗即位时召之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之后又设置了弘文馆,精选天下名儒授予官职,经常与他们讨论经文、政事。(三)整理儒经儒学派别多,汉代时有古、今之争,魏晋后又形成南、北两派。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诏令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人负责整理五经,编撰五经正义,共成170卷,几经考订,于高宗时颁布天下,被确定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第一节隋唐的文教政策二、兼容佛道p 与两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同,隋唐统治者虽重视儒家思想,但并不限制其他学说的发展,并且对当时的佛教和道教予以支持和鼓励。p 隋朝时提倡佛教,各地均建有寺庙,由官府保护,毁坏佛像者以恶逆论罪。唐朝时,许多皇帝都信仰佛教,修建寺庙佛像。贞观年间,玄奘取经归来受到了皇帝的亲自接见。p 武宗时,达到了“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其七八”的地步。第二节隋唐的学校教育制度一、隋朝的教育制度p 隋唐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完备了官学制度。隋朝建立之初,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学校,并设立了国子寺,设祭酒专门负责管理,下面又设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人。p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由中央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专门的教育管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独立于其他部门的时代。p 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隋朝在地方上也设置了州县学。第二节隋唐的学校教育制度二、唐朝的教育制度(一一)学校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体系(二二)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u 1.中央官学u 2.地方官学u 3.私学u隋唐专门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机构是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为教育最高长官。祭酒下设司业二人,协助祭酒管理并负训导之责;设丞一人,管理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设主簿一人,记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对不尊重教师、不认真学习、违反纪律的学生予以开除学籍。各级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及直讲等。(三三)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制度的特点u唐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当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总管教育。u 地方学校包括州府、县两级,是在全国推行的统一的学制。u 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学校培养人才以供科举考试选拔。u唐朝的文化教育非常发达,不仅对本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亚洲各国文化。第三节隋唐的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的确立一、科举制度的确立二、唐朝科举考试的程序二、唐朝科举考试的程序 在选士制度上,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隋初,士族地主阶级逐渐失势,庶族地主力量壮大,开始要求参与政治。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满足庶族地主参政的要求,以解决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承隋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考试制度,扩大了考试科目,增加了考试内容,完善了考试程序。科举制度于是成为历代统治阶层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生徒”,其二是“乡贡”。“生徒”是那些就学于中央官学或地方官学,并且在校内考试合格,由学校送名单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的考生。而那些没有在学校学习但仍然学有所成想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先向所在县提出申请,逐级考试合格后,推举至尚书省参加考试,即“乡贡”。“生徒”和“乡贡”都是常科的考生,常科是每年都举行的。第三节隋唐的科举制度( (一一)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目( (二二) )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朝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三、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第三节隋唐的科举制度四、科举制度的影响p (1)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p (2)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人们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也接受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统一了教育内容和标准。p (3)科举考试科目中还设有明法、明算、武举等,这对封建教育中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陈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p (4)科举制对世界教育有重要的影响。第四节韩愈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一、生平与著作二、教育思想二、教育思想 韩愈,字退之,又称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韩愈幼时处境孤苦但好学,尽管无师教读,却“尽能通六经百家学”。韩愈主张“文以载道”,发起了“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浮泛华丽的骈体文。 韩愈的著作有韩昌黎集,中有师说、进学解等教育名篇。 (一)教师观。韩愈针对当时轻视教师的错误思想,阐明了“从师”和“为师”的重要性。他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道”是师的灵魂,“业”是传授道的工具,“师”是道的传播者和解惑者,三者紧密联系。 (二)学习观。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重要思想,强调个人的努力和勤学。 (三)人才观。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栽培和培养。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宋朝的文教政策 第一节 宋朝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 第二节 宋朝的书院 第三节 元朝的教育 第四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第一节宋朝的文教政策一、宋朝“重文”的文教政策(一)尊孔崇儒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聚徒讲授孔孟典籍,教育在全国兴盛。这对于对维护宋王朝集权统治起了巨大作用。(二)提倡佛道 宋太祖为了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修废寺、造佛像、刻印大藏经,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佛教及佛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促使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宋朝统治者推行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政策,对儒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儒学在不断的改造中向新的方向发展。第一节宋朝的文教政策二、北宋的三次兴学(一)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胡瑗,字翼之,是宋代学术开创者之一。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聘其为苏州州学授课,后来又被湖州知事聘为湖州州学主教。(二)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北宋第二次兴学在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其时王安石两次为相推行变法,实行教育改革。(三)崇宁兴学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北宋第三次兴学,令全国兴学,实行“三舍法”:县学的学生通过考试可升入州学,州学的学生每三年选拔入太学。第二节宋朝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一、中央官学一、中央官学二、地方官学二、地方官学 宋朝的中央官学有国子监、太学,此外还设有专门学校,由国子监和各职能部门统辖。另有一些设置时间很短的学校,如广文馆、四门学、辟雍等。 宋朝地方行政区划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地方官学只有州学和县学两级。宋朝地方官学较前朝在学校管理方面有所改进。第二节宋朝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三、宋朝的科举制度(一)高度重视科举宋朝建立初期,因为需要通过科举补充大批文武官员,所以对科举特别重视,增加了取士名额,并且在及第后给予优厚待遇。唐朝科举最盛时,每年取士最多不超过50人,通常只有一二十人。而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时复试,各科取士增至96人。(二)科举的科目、内容及方法 宋朝的科举大致上沿用了唐朝旧制,设有常科与制科等。宋初常科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九科,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总的来说,由于宋初统治者重视科举取士,因此,宋朝科举制度在各方面都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宋朝科举制度对于控制思想、巩固中央集权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科举的盛行对教育却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学校教育成为了科举的附庸。第三节宋朝的书院一、书院制度的产生p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自北宋末到清代,书院对各朝代的政治和教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朝。书院有官办性质和私办性质两种。官方举办的书院有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等。p 这些官办的书院起初是校勘、收藏经籍的地方,后来逐渐成为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私人举办的书院有张九宗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等,这些是读书人自己研究学问的地方。虽然最初也有少数书院有一些讲学活动,但规模很小,也并不普遍,尚未形成制度。p 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连年征战、学校荒废、礼义衰败,许多读书士子穷居草野,无由显身,私人书院于是有所发展,涌现出了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p 宋朝统一后,社会逐渐稳定,重视科举,于是文风四起,社会上士子们又产生了就学读书的需求。但当时的政府实力不足,无暇顾及教育,无法兴办学校。在这种形势下,民间纷纷举办书院。第三节宋朝的书院二、宋朝书院的兴衰p 宋初书院兴起,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都是当时著名的书院。p 宋初书院发展兴盛,对地方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北宋三次兴学后,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书院便不再热心。士子们一心想入官学求名利,不愿守山林潜心为学,于是书院逐渐衰落。到南宋,书院却又得到极大发展。南宋时,战事不断,政治腐朽,国力衰微,官学有名无实,于是私人书院又应运而起,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教育机构。当时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等著名书院。p 南宋书院和理学家讲学有密切关系。如白鹿洞书院为朱熹讲学之所,岳麓书院为张栻、朱熹讲学之所,丽泽书院为吕祖谦讲学之所,象山书院为陆九渊讲学之所等。南宋发达的书院不仅培养了大批统治人才,为维护封建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书院讲学的风气与经验在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节宋朝的书院三、书院的教学制度p 第一,书院既是学术研究机构又是教学机构。书院的负责人或创建者多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派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中心,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p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院讲学,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朱熹和陆九渊代表两个观点对立的学派,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邀请陆九渊赴白鹿洞书院讲学,首开书院“讲会”之风。p 第三,书院对学子自由开放。著名学者讲学时,如有其他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书院都热情接待。p 第四,学生学习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p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p 第六,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书院教学的目标、方法和程序,多见于书院所制定的“学规”或“教约”。第四节元朝的教育 一、元朝“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p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元朝建国后,为了加强控制巩固政权,一方面采取武力政策来镇压汉人,另一方面采取“遵用汉法”的文化教育政策以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及知识分子。p 为了笼络汉族,元朝统治者任用了一些儒生,并且积极收罗儒、道、释、医、卜士;被俘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都下令释放,由此发现了大儒赵夏等。忽必烈为亲王时,请儒生教授经书,并且征用一些大儒给他讲“经国安民”之道。p 这些儒生提出的一套儒家治国思想对其后来实施兴学校、立科举、尊孔子等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元1234年,元太宗将全国的枢密院改为宣圣庙(孔子庙),后命令各地皆立孔子庙,元武宗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第三节宋朝的书院 元朝统治者为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统治,对书院采取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使书院逐渐官学化。(三)书院 国子学 蒙古国子学 回回国子学(一)中央官学不同于唐宋主要以科举制为选士的途径,元朝的选士主要有怯薛入仕和官吏出职,科举制虽然没有被完全废弃,但遭到长期停废,即便偶有恢复也并未得到重视。(四)元朝的选士制度规定在路、府、州、县均建立学校。(二)地方官学二、元朝的学校制度第五节朱熹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p 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他出身于地主官僚家庭,他的父亲也是学者。朱熹18岁中举,19岁登进士科,曾先后在京做官五任,又任泉州同安主簿、南康知军、浙东常平提举等,一生总计做官10年左右,其余时间大部分从事私人讲学与著述。朱熹在24岁时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继承并极大地发展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成为宋朝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p 朱熹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在他从政的10年中,每到一处,除处理政务以外,他还时常提倡设立书院和州县学校,并亲自讲学。p 他任南康知军时,重修了白鹿洞书院,亲自任山长,制定了著名的朱子白鹿洞教条,该学规成为以后各代书院学规的楷模。第五节朱熹的教育思想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p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基础之上。朱熹继承了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的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p 朱熹认为宇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