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集合7篇.docx

    • 资源ID:12165428       资源大小:26.2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集合7篇.docx

    2022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集合7篇北京教案 篇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同桌互查读文情况。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课时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体会年前的忙碌。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2体会过节的热闹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北京教案 篇2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 )厘米 床长2( ) 铅笔长15( )二、设问导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生:齐天大圣孙悟空。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5毫米有多长?生:1分米有多长?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一)、认识毫米(1)猜测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北京教案 篇3教学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2、4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一)自己独立完成。(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三)交流:此:(柴)(些)(紫)兑:(锐)(说)(悦)(脱)台:(苔)(抬)(殆)(始)(治)三、口语交际(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五)全班表演,评价。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第二课时:完成目标3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二)检查自学效果:读音:悯绅粟闲犹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三)指导朗读背诵(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三)读一读,背一背。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第三、四课时完成目标5一、回忆自相矛盾(一)朗读课文。(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二、指导习作:(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三)指导开头: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四)独立完成。三、讲评:(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三)自己修改作文。(四)再次交流教学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2、4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一)自己独立完成。(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三)交流:此:(柴)(些)(紫)兑:(锐)(说)(悦)(脱)台:(苔)(抬)(殆)(始)(治)三、口语交际(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五)全班表演,评价。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第二课时:完成目标3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二)检查自学效果:读音:悯绅粟闲犹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三)指导朗读背诵(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三)读一读,背一背。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第三、四课时完成目标5一、回忆自相矛盾(一)朗读课文。(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二、指导习作:(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三)指导开头: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四)独立完成。三、讲评:(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三)自己修改作文。(四)再次交流板书设计:语文实践活动7此:()()()()()兑:()()()()()台:()()()()()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板书设计:语文实践活动7此:()()()()()兑:()()()()()台:()()()()()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北京教案 篇4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课堂用语以及句型和新单词。2、学习书中内容并填空。教师让学生翻开书本第一页齐读一遍,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3、找学生出来表演,让一个男学生(扮演Ken)和一个女学生(扮演Ann,可用自己的名字)在讲台前作自我介绍的表演。完成后继续让其他的同学出来表演。最后把Learntosay填空。4、课堂活动通过学习句型,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使新同学之间互相认识。(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各组按顺序到相邻的下一组一对一对地自我介绍。(2)开火车练习句型,看看哪一组最快最好地把句型背出来,奖励一支小红旗。5、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对方是否已熟练掌握新句型(互相背诵)。6、布置作业:背诵Hello和Learntosay的内容。北京教案 篇5教学目标: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2、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1、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2、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3、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3、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5、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6、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三、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重点指导“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质疑。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指名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2、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打入浪尖,一会儿被卷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5、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6、练习背诵古诗。三、从课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四、练习书写。1、出示生字“客、涛、汹、君”,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涛”的笔顺3、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个别辅导。4、作业练习。(一)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在仿写一个比喻句。(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北京教案 篇6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课前活动: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感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硬币的厚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4)测量教室的长。(5)测量宜兴到到无锡的路程。师:如果要测量宜兴到到无锡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宜兴到无锡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二、学习新知(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C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D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二)新课展开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店门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课件出示,相机板书)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xx米)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想想做做第3题)北京教案 篇7教学目标:1、运用分析比较巧归纳的思维策略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分析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对称现象。学会欣赏数学美。2、引导学生认识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初步掌握判断图片是否对称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体会对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判断图片是否对称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实物与图片的对称性,理解边沿完全重合。教学准备:课件,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等图形纸片, 学具袋教学过程:一、欣赏对称,激趣导入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你猜一猜照片中的人是谁?出示课件 出示学生熟悉的本班同学照片,只出示照片的一半,让大家猜一猜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回答)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个数学知识,这个知识叫“对称” 所以可以很快猜出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对称。(板书:对称)二、认识对称,建立概念出示三张学生熟悉的实物图:空竹 飞机 大头娃娃 (标出对称轴)问:请你观察这三张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空竹上下是一样的) (飞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大头娃娃的脸左右两边也是一样的)归纳:像这样的物体,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我们就说是对称的。三、了解对称,感受特征1、看一看: 出示松树图和奥迪标志图,问:他们是对称的吗? 学生判断 说出理由 演示松树的对折过程和奥迪标志图的对折过程,理解边沿完全重合的意思。 像松树和奥迪标志这样对折两部分,边沿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片是对称的。2、折一折: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问:正方形是对称的吗? 你怎么知道的? 你是怎么折的? 同桌交流三角形是对称的吗?说出你的理由3、说一说: 出示思维策略和思维诀窍 小组交流:运用分析比较巧归纳的思维策略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好方法?全班交流小结:判断对称的方法(1) 对折或画虚线(2) 形状大小相同(3)边沿完全重合4、找一找: 生活中对称处处可见。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出示课件) 先看看常见的数字中有没有对称的?出示数字:2、9、3、5、0、85、猜一猜: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也有对称出示汉字:西、出、王、金、田猜一猜哪些字是对称的 英语课中也有对称出示英文字母:C D E M T F看看哪些字母是对称的6、赏一赏: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是的对称的?找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出示课件) 蜻蜓、蝴蝶图片 剪纸、京剧脸谱建筑物:天坛、天安门、凯旋门舞蹈:千手观音三、巩固练习,正确判断1、同学们都认识了对称,那么你们能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吗?2、观察汽车,从哪个方向看,这辆车是对称的?从哪个方向看,这辆车不是对称的?3、出示七巧板拼图说一说这些拼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的。 出示七巧板拼图看看哪些图案是对称的。 训练学生的审题的能力4、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做一做: 学习了对称,下面就想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你的创意,做一些对称的物品来装点我们的教室。 可以用剪刀剪一个对称的图,还可以用七巧板摆出一个图形是对称的,可以画一张画是对称的。 欣赏学生的作品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思维策略:分析比较巧归纳思维诀窍:找相同点,不同点,归纳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集合7篇.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