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分的养生食物及气候特点.docx
2022年秋分的养生食物及气候特点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分的养生食物及气候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秋分的养生食物 1.秋分养生吃枸杞 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反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2.秋分养生吃菜花 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簇新菜花可为成年人供应一天所需维生素A的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发季节,雪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适时的保健蔬菜。 3.秋分养生吃银耳 银耳价值堪比燕窝,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银耳中富含自然植物性胶质,具有很好的润肤功效,再加上它的滋阴作用,确为秋季润燥的绝佳补养品。 4.秋分养生吃鲜枣 秋天是一年中最佳的吃枣季节。鲜枣富含让肤色红润的铁,还含有特别多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对抗自由基、对抗苍老的最好武器,可以还原黑色素及抑制黑色素产生、淡化斑点及色素镇静,还可以改善皮肤色泽。 5.秋分养生吃葡萄 葡萄其色美、气香,鲜食酸甜可口,开胃消食,是人们很宠爱的一种水果,同时葡萄从表皮、果肉到种子,蕴含满满的养分,不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外,还包含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养分物质,其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等更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比维生素C高出18倍,爱护人体不受自由基侵袭造成老化、维持肌肤弹性,修复紫外线损害。 6.秋分养生吃荸荠 荸荠又叫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誉。荸荠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对预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有肯定效果。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烧、煨。但荸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者及儿童、老人不宜多吃。 7.秋分养生吃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养分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非常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志向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挡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8.秋分养生吃百合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养分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探讨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9.秋分养生吃莴笋 常吃莴笋可增加胃液、胆汁和消化液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加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加骨骼的生长。 10.秋分养生吃梨子 梨是秋季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 11.秋分养生吃柠檬 中医认为,柠檬味酸、微甘,性微寒,入肺、胃经。而养分学认为,柠檬含糖类、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橙皮苷、柚皮苷、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钙、磷、铁等。柠檬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化痰止咳。 12.秋分养生吃石榴 石榴不仅美味,养分也特别丰富。石榴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人体消化道中不会被酶分解,既可以防止便秘,又能缓解腹泻。吃石榴不吐子可双向调整胃肠功能、助消化。石榴籽富含大量维生素C、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有延缓苍老的作用。 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南北两重天 通常状况下,秋分季节我国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季节,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来到山区密林观赏层林尽染的秋色。从辽宁南部到江南,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快。 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人们还在吹空调,吃西瓜,照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但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多了,遇到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有少数雷暴天气发生。 江南迎来小阳春 秋分过后,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副热带高压)接着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气。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冷空气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后进入了秋季(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秋老虎”不见了踪影,人们起先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气。江浙一带,人们用金风送爽、云淡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一切美妙的词语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进入降水削减的时段 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削减的时段,河湖的水位起先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渐渐干枯。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难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将先后转入干季。 影响农业的灾难天气之华西秋雨 在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冷暖空气的对峙,在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发生连绵的秋雨,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特殊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年年都有,并且经常是夜雨。闻名唐朝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就是对这种状况的生动描述。秋多绵雨,湿害严峻,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影响农业的灾难天气之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后,引起显著降温,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造成减产的低温冷害。因各年强冷空气出现时间和强度不同,在长江中下游、华南的桂北、粤北、闽西北、闽中一带,寒露风多在秋分季节出现。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初霜冻不足为奇 谚语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受大陆冷高压限制的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初霜的到来标记着农作物生长季的结束,农业生产起先进入秋收大忙时期。不过不是全部的植物都那样耐不住风寒,傲立秋风中的菊花与枫叶就组成了一幅“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的美丽画卷。同时,初霜的驾临,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观赏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 大雾影响不行小视 进入秋分,大雾天气起先增多,主要是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聚后而形成的雾。它常出现在有微风而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早晨。在秋冬季节,我国内陆地区常有这种雾出现。辐射雾往往范围较大,跨越数省,不仅简单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而且影响高速马路、跨省国道、航空、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平安。 秋分吃五谷杂粮的功效 1、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2、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3、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4、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退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心情有食疗作用。 5、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行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6、糙米稀饭“刮”脂肪 我们去饭馆吃饭,间或能吃到一种和家中白粥口味不同的米粥,虽然也是大米煮制,但是口感和气味都比白粥要好,这就是糙米粥了。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锌也许多,能够改善皮肤粗糙的状况。 秋分的养生食物及气候特点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