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夏秤人的由来及寓意_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docx
-
资源ID:12229542
资源大小:20.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立夏秤人的由来及寓意_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docx
2022年立夏秤人的由来及寓意_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季节的正式起先,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下面是我整理的立夏秤人的由来及寓意,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夏习俗的传统有哪些 关于24节气中立夏的学问介绍 关于立夏季节的的古诗词大全 立夏为什么要称体重 立夏称体重的风俗也叫“立夏秤人”,是古人在立夏季节的传统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燥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围绕。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立夏称重的寓意是什么 民间有“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热闹”的俗语,据说这一天假如量体重会给人带来福气,为了祈求上苍能给他们带来好运,便形成了这个风俗,其中也有寄予了希望健康长寿的寓意。旧时秤人时,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例如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要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而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对不同人群说不一样的祝语,主要是为了讨一个好兆头。 立夏秤人的由来 立夏秤人风俗的由来是是很忙呢?立夏之日的“称人”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番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探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今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探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假如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闻,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的传统习俗 1、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番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闻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看看夏季长了多少,能说明我们的(身体)状况的。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燥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传闻当然不行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 2、喝粥。 依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闻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虽然只是传闻,但这种习俗寄予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凉爽解暑,又能补养身体。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芳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3、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立夏这天,南方人喜爱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乌米饭也是立夏一大美食。乌米饭做起来其实也很简洁:先把乌树叶子捣烂,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去渣,再将洗净的糯米浸入乌树叶子汁内,把糯米浸透,变成黑色,再放入铁锅里蒸熟,最终再撒上些白糖,这就搞定啦。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膑。 4、尝新。 许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祥瑞。诸如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各种各样的蔬果都应当多吃点。 养分学界有句话认为,“每天五蔬果,你的生命是彩色的”,吃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所摄取的养分更为均衡。另外,簇新蔬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实力,同时也有美白,抗紫外线,防止晒黑的作用。而膳食纤维则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5、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季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7、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燥热,常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刚好补充水分。 不过,茶叶中含有的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时也要留意避开出现“醉茶”的现象,不喝浓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假如出现“醉茶”,可刚好吃点东西,喝点白开水来缓解。 8、迎夏。 古代,人们特别重视立夏。据载,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实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且马匹、车旗一律朱红,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妙的愿望。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的说法,特殊是孩子。俗传立夏坐门坎,夏天里会疲乏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假如孩童不当心坐到门槛了,就必需要坐满七根门槛,才可解除这种禁忌。 9、吃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孩子们颈项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从现代养分学的角度来看,有肯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养分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养分成分的首选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简单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实力,对安稳地度过盛夏酷暑是特别有利的。 立夏秤人的由来及寓意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