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共81页).doc
-
资源ID:12246265
资源大小:309.50K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淅川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共8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说明1.1编制说明根据施工图纸,结合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的经验,对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工期计划、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周密的部署,制订出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一份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交予业主使用,体现用户至上,业主满意的企业精神。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特点,认真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业主满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平行交叉施工、科学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及窝工,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的进行。1.2编制依据 (1) 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2) 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79256-96;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93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252-94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建筑机械 安全技术规范 GBJ33-8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3)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和其它本工程有关的现行技术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淅川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工程 建设地点:南阳市淅川县工业园区内 建筑规模:钢架结构厂房及办公楼(一标段),建筑面积6810m2,建筑总高度为7.200米。结构形式:钢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抗震设防裂度:小于6度2.1.2工程特点(1)特殊性和重要性:建设单位为了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符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2)工程施工跨度大:需投入资源多,点少面广,现场需要加大施工协调组织力度。(3)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组织必须更加严密,季节性施工措施、劳动力的有效组织工作要做得更好。(4)工程目标高:为了确保各个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高起点、要求高,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5)个别特殊、重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第三章 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 由公司组织该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运作及协调相关施工项目的配合。 (1)钢结构的制作加工、试拼装、防腐工作由专业钢制厂承担;钢构件的运输、现场拼装、吊装由公司综合项目部承担。 (2)施工进度计划(附后) 3.2施工机械的选择 鉴于该工程的结构情况与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机械如下: 3.2.1主吊机械 构件单重1.7吨 ,先用15t履带吊车两台,在施工现场负责钢构件的卸车、拼装吊装和其它钢支撑系统的吊装。 3.2.2选用20t奔驰拖车一台,作为钢构件的运输机械。 3.3劳动力配备 公司对本工程劳务层进行综合组织安排,随各阶段施工需要,进行调整,灵活调动,动态管理。 3.4物质、设备的供应 以施工图计算的实物工程量和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在工程开前提出材料、设备需用计划,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列出规格、型号、数量及进场时间。周转性材料和施工机械由公司统一调配,大综材料由公司机料部按经审核过的计划采购供应,其它材料由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同时严格把好原材料、辅助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关,遵循ISO9002系列标准的相关作业文件运作。3.3施工准备3.3.1施工技术准备3.3.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针及政策。(2)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3)建筑图和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4)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及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需要采取哪些新技术。复核主要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6)图纸的熟悉和工作准备完成后,由建设单位主持图纸会审,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形成图纸会审纪要。3.3.2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再设计,使有限的现场平面发挥出最佳效能。(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施工组织计划,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置料具堆放场地等等,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3)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照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要确保现场的废水、污水的排放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现场临时用电设施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4)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坐标的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设置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5)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灭火设施设备。(6)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7)根据物资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求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存放(8)物资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各项材料的试验、检验。对于新技术、新材料项目应拟定相应试验和检验计划,并均应在开式前实施。(9)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3.3.3施工物资准备3.3.3.1物资准备工作内容(1)建筑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施工图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需要业主提供的材料提前15天将材料分批需用量计划报送业主,使业主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采购。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储备两成的材料用量。我方自行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应根据材料品种建立采购主渠道,然后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2)构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图预算所提供的构配件和制品加工要求,编制构配件和制品的加工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3.3.3.2物资准备工作程序(1)编制各种物资需要计划。(2)签订物资采购合同。(3)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进场计划。(4)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3.3.4劳动力组织准备(1)建立工地领导机构: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工地领导机构的人选和名额。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调、因事设置与因职选人的原则,建立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工地领导机构。(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按照工程实施的目标并根据施工实际需要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确定各个施工队的编制和劳动力配备。(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4)提前做好农忙、节假日的劳动力组织工作:选用节假日、农忙期间不离场的施工作业队伍,确保节假日、农忙期间的正常施工。(5)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落实施工计划和质量安全责任制,交底包括下列内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周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文明、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降低成本措施;质量计划、施工操作工艺标准和验收规范等。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3.3.5施工场外协调(1)材料加工和订货: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同建材加工和设备制造部门取得联系,签订供货合同,保证按时供应。(2)施工机具租赁或订购:对于本单位缺少且需要的施工机具,应根据需要计划,同有关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或订购合同。3.3.6施工用电、用水准备3.3.6.1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并根据现场使用需要设置配电箱,配电箱的设置详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由业主方指定地点处引入)。施工现场用电量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种,在计算用电量时按施工最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为准进行计算,其中照明用电由于所占的比重较动力用电量要少得多,所以在计算总用电量时按施工机械及动力设备用电量的10%计.可选用单芯截面积为75 mm 2电缆现场布置为架空结合地埋敷设。照明用电选用BX:2.5 mm 2的铜芯塑料线。因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用电,完全满足施工需要,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组织施工。3.3.6.2施工用水(1)施工生产用水量本工程主要施工用水工种为砼浇筑、砌体砌筑、水泥砂浆墙面及地面,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用水量(2)可选择管径为100的铸铁钢管(或镀锌钢管)作为给水干管。因此本工程施工用水、生活、消防用水应由建设单位在院内予留100干管提供。施工用水经综合考虑,供水主管管径100,场院内支管线用50可满足施工需要。 3.4施工程序为确保工期及工程质量,厂房和办公楼采取平行交叉作业方法进行施工。确定施工程序要依据本工程的特点,深入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以解决时间搭接上的问题。作好业内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并做好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程序安排,安排好竣工扫尾工作。本工程总的施工顺序为: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槽清理砼垫层施工独立基础施工柱(预埋螺栓)施工基础回填钢结构施工砌体施工室内外装修工程竣工验收。 3.4.1划分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蓝图设计施工内容及有关答疑等对施工内容和技术的要求,按照工种和专业划分为土建(基础)、主体、装饰三个任务段,项目经理对各个部分任务段工程施工全权指挥和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技术负责并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及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项目副经理具体负责各个部分和各任务段的施工任务。第四章 钢结构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的主体结构最大吊装高度为7.20m,最大跨度为26m,吊装采用综合吊装方法,由北向南推进安装。由下而上进行吊装每根钢架安装完之后,必须将所有的构件全部安装完毕,使之具有空间刚度和可靠的稳定性。 主要构件吊装前,必须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的清理,道路的修筑、基础的准备、构件的运输、就位、堆放、拼装、加固、检查清理、定位放线以及吊装机具的准备等。4.1施工工艺流程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1)基础验收 、构件安装前,必须取得基础验收的合格资料。 安装前,应根据基础验收资料复校各项数据,并标注基础在表面上,复核定位时,使用轴线控制之和测量标高的基准点。 (2)钢柱的吊装施工准备 a.将基础清理干净,表面找平,并调整基础标高; b.基础面中心标记鲜明; c.垫板(钢楔)准备充足; d.钢柱四面中心标记鲜明; e.钢柱上绑扎好高空用临时爬梯、操作挂蓝; f.此外,还要在基础上弹出建筑物纵、横定位轴线和钢柱的吊装基准线,作为钢柱对位、校正的依据。钢柱的吊装基准线应与基础面上所弹的吊装基准位置相适应。 (3)钢柱的绑扎或吊点的设置 柱起吊前,从柱底板向上1000mm处,划一水平线,以便安装固定前后复查平面标高基准用。 柱子安装属竖向垂直吊装,为使吊起的柱子保持下垂,便于就位,需根据柱的种类和高度确定绑扎点,绑扎点设在柱子全长2/3的上方位置处。为了防止柱子边缘的锐利棱角在吊装时损伤吊绳,应在钢柱子吊索绑扎处垫以麻袋,橡皮或木块防护。 (4)钢柱的吊升方法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进行试吊,吊起底端高度至地面100200册时应停吊,检查索具牢固和吊车的稳定性。确认无误后,将柱子旋转至基础顶上方,指挥吊车缓慢下降,当柱底距离基础位置40100mm时,调整柱底与基础两基准线达到确位置,指挥吊车下降就位,就位后进行初校,架设经纬仪校正中心、标高、垂直度,确认在误差范围内,记录数据,然后拧紧全部基础螺栓螺母,临时将柱子加固,保证安全方可摘除吊钩。 钢柱起吊时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为避免吊起的柱子自由摆动,应在柱底上部用麻绳绑好,作为牵制溜绳的调整方向。 钢柱柱脚套入地脚螺栓,为防止其损伤螺纹,应用铁皮卷成筒套到螺栓上,钢柱就位后,取去套筒。 (5)钢柱的校正 采用二台J2经纬仪分别架设不同面的轴线上,同时观测钢柱上的校正专用标记。校正时,应特别注意日照与温度的影响,尽可能采用上午十点以前进行复校。 (6)门式钢架梁的吊装 1将分段制作的“H”型屋面梁利用辅助吊车平卧摆放到已经用水准仪抄平的拼装平台上,丈量检查屋面梁的几何尺寸,待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最后固定。 2吊装:采用4点吊装法。 3校正:待吊装合拢后,用二台J2经纬仪同时架设在已由轴线引放出的专用测量点上后视相对的座标点后,固定转盘,利用目镜来观测已设置钢门式桁架上的专门测量标尺,来保证钢门式架的安装垂直度及在一个垂直面上。 (7)刚性系杆及支撑的安装:随着门式桁架的吊装形成节间后及时安装节间内的所有系杆支撑,采用二点绑扎的常规方法进行。 (8)吊车梁安装 吊车梁吊装前,应对梁的型号、长度、截面尺寸和牛腿位置进行检查,装上扶手杆及扶手绳(吊装后次绳子绑紧在两端柱上)。吊车车梁的安装必须在下部柱间支撑就位后进行。 吊车梁吊装采用平吊,以发挥起重机的效率。 吊车梁起吊后应基本水平,对位时不宜用撬棍顺轴线方向撬动吊车梁,吊装后需校正标高、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吊车梁的标高主要取决于柱子牛腿的标高。只要牛腿标高准确,其误差就不大,如存在误差,可待安装轨道时调整。平面位置的校正,主要是检查吊车梁纵轴线以及两列吊车梁之间的跨度L是否符合要求。规范规定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mm;在屋盖吊装前校正时,L不得有正偏差,以防屋盖吊装后柱顶向外偏移,使L偏差过大。 在检查及校正吊车梁中心线时,可用垂球检查吊车梁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可在两端的支座面上加斜垫块。每迭不得超过三块。 吊车梁吊装后只作初步校正和临时固定,待屋盖系统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吊车梁的最后校正和固定。 吊车梁平面位置的校正采用通用法。通用法是根据主轴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准确地校正好一跨内两端的四根吊车梁的纵轴线和轨距,再根据校正好的端部吊车梁沿其轴线拉上钢丝通线,逐根据拨正。 吊车梁吊装时利用4点吊装,各吊点设吊耳。 吊车梁校正后应立即焊接固定。 4.2钢结构工程的测量作业 钢结构测量是钢结构工程的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 4.2.1工程测量的内容 现场工程测量包括两个部分:土建工序交接的基础点的复测和钢柱安装后的垂直度控制,另外还要进行沉降观测。 4.2.2基础复测 根据业主指定厂外基准点,检查土建单位提交给的基础测量资料,柱网矩形精确度即柱基中心的行列距和基础标高。 4.2.3柱子垂直控制测量 柱子垂直度是保证上部屋面钢结构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参数,因此控制柱的垂直度便显得尤其重要。在屋面结构施工前,应按下列方法对箱型钢柱进行测量复核、控制。a.在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或两条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安置经纬仪,仪器与柱的距离不小于柱高的确良1.5倍. b.先瞄准柱子下部已标注的中线标志,再扬起望远镜进行观测,如经纬仪的竖丝始终与柱子中心线重合,则说明柱子是垂直的,否则将进行重新定位。 c.实测柱顶的垂直度偏差,首先仰视柱子顶端的中心点,然后再府视柱子底部中心点,若不重合,则投设一点,量取该点至柱中心标志的距离,即是柱子的垂直偏差值。 柱身垂直允许偏差:根据规范规定,当柱高5时为±5;当柱高510时,为±10;当柱高超过10时,则为柱的高1:1000,但不得大于20(可根据设计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 在对柱复测结束后,需在柱顶上进行中心定位,做好十字线,标记鲜明,以便于屋架落位的对位。 d.柱子垂直复测的注意事项 1)用做柱垂直校正的经纬仪,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校正。因为在垂直控制时,往往吸用盘左或盘右,帮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 2)柱子垂直校正时,还注意检查是否柱子产生水平位移。 4.3钢结构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4.3.1放样(1)放样工作包括:核对构件各部分尺寸及安装尺寸和孔距;以1:1大样放出节点;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切割、弯制、铣刨,制孔等加工的依据。(2)放样应设置专门的钢平台或砼平台,平台应平整、量线准确,清晰。(3)放样应根据构件的具体情况按实际划线,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切割余量、加工余量或焊接接收缩余量。(4)样板或样杆上的标记刻制应细、小、清晰,其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长度和宽度+1.0,-1.0mm;矩形对角线之差不大于1mm;相邻孔眼中心距偏差及孔心位移不大于0.5mm。4.3.2 号样(1)号样工作包括:检查核对材料;在材料上划出切割、铣、刨、弯曲、钻孔等加位置;打冲孔;标出零件编号等。(2)号料应统筹安排,长短搭配,先大后小,或套材号料;对焊缝较多,加工量大的构件应先号料,同一构件需要拼料时,必须同时号料。当工艺有规定时,应按规定的方向取料。(3)在焊接结构上号孔,应在焊接完毕整形后进行,孔眼应距焊缝边缘50mm以上。(4)号料公差:长、宽±1.0mm;两端眼心距±1.0mm;对角线差±1.0mm;相邻眼心距±0.5mm;两排眼心距±0.5mm;冲点与眼心距位移±0.5mm。4.3.3切割(1)对于同型号大宗钢材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切割;对于零星用料采用机械切割(包括冲剪、剪切、车、铣、刨、锯等)砂轮切割,气割或等离子切割等。(2)切割前,应清除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缝和大于1.0mm的缺棱,并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物等。(3)切割的质量要求;切割截面与钢材不垂直度不大于钢材厚度的10%,且不得大于2.0mm;剪切线与料线的允许偏差2.0mm;机械剪切的型钢,其端部剪切,斜度不大于2.0mm,并清除毛刺。4.3.4钢结构件制孔。(1)构件上的螺栓孔,用钻孔和冲孔方法。(2)构件钻孔前进行试钻,经检查认可,方可正式钻孔。(3)构件冲孔时,应装好冲模,检查冲模之间间隙是否均匀一致,并用与构件相同的材料试冲,经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后,用正式冲孔。冲孔的孔径应大于板厚。(4)大批量冲孔时,应按此抽查孔的尺寸及孔的中心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禁止冲孔。(6)制孔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4.4焊接工艺流程及控制(含现场)4.4.1焊接工艺流程4.4.1.1焊工(1)参加该工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行业指定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书。严格持证上岗从事与其证书等级相应的焊接工作。(2)重要结构装配定位焊时,应由持定位焊工资格证的焊工进行操作。(3)持证焊工无论其原因如何,如中断焊接工作连续时间超过半年者,该焊工再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资格考试。(4)焊工考核管理由质管部归口。4.4.1.2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设备(1)本工程焊接用埋弧自动焊、手工电弧焊、C0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等焊接工艺方法。(2)为保证钢结构工程具有优良的焊接质量,本工程施工使用的主要焊接设备有:埋弧自动焊机、埋弧半自动焊机、C0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焊机等。4.4.1.3钢材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按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规定,并严格做到:(1)焊材的选用必须满足本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要求。(2)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书,每批焊接材料入厂后,应由公司质量部门按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焊接材料(焊剖、焊条、焊丝)的贮存、运输、焊前处理(烘干、焊丝油锈处理等)、烘焙和领用过程中都要有标识,标明焊接材料的牌号、规 格、厂检号或生产厂批号等(若焊材本身的标识可满足正常的话,则可免做此工作)。焊接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制造厂的说明书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的要求。(4)焊接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可以追踪控制,产品施工选用的焊接材料型号与工艺评定所用的型号一致。(5)焊条从烘箱和保温筒中取出并在大气中放置四小时以上的焊条需要放回烘箱重新烘培。重复烘培次数不允许超过两次。4.4.1.2焊接施工要求:4.4.1.2.1定位焊(1)装配精度、质量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允许定位焊。(2)若焊缝施焊要求预热时,则一定要预热到相应温度以后才能允许定位焊;(3)定位焊完毕后若产生裂纹,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能在其附近重新定位焊,并将产生裂纹的定位焊缝剔除。4.4.1.2.2焊接环境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在工厂和现场进行,对于现场的焊接环境,规定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钢板表面温度5度,相对湿度80,风速10ms(手工电弧焊)或风速2ms(气体保护焊);4.4.1.2.3对焊接的要求(1)施焊时应严格控制线能量和最高层间温度;(2)焊工应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中所指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施焊方向,焊接顺序等进行施焊;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所规定的焊角高度进行焊接。(3)焊接前应将焊缝表面铁锈、水分、油污、灰尘、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净;(4)不允许任意在工作表面引弧损伤母材,必须在其它钢材或在焊缝中进行。(5)施焊应注意焊道的起点、终点及焊道的接头不产生焊接缺陷,手工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6)焊后要进行自检、互检,并做好焊接施工记录。4.4.1.2.4焊缝表面质量(1)对接焊缝的余高为23mm,必要时用砂轮磨光机磨平。(2)焊缝要求与母材表面匀顺过渡,同一焊缝的焊脚高度要均匀一致。 (3)焊缝表面不准电弧光伤、裂纹、气孔及凹坑;(4)主要对接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05mm,次要受力焊缝的咬边不允许超过1mm;(5)钢板的对接焊缝应与母材表面打磨齐平。4.4.1.3焊接检验和返修焊接检验由质管部门的专职人员担任,且必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能按持证上岗检验、检测。4.4.1.3.1焊接检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母材的焊接材料;(2)焊接设备,仪表,工装设备;(3)焊接接口,接头装配及清理;(4)焊工资格;(5)焊接环境条件;(6)焊接参数,次序以及施焊情况;(7)焊缝外观和尺寸测量。4.4.1.3.2焊缝外观应均匀、致密,不应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咬边弧坑、未焊满等缺陷无损探伤须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24小时之后进行。无损探伤的部位,探伤方法,探伤比例等按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规定施工。4.4.1.3.3焊缝无损探伤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焊缝的返修措施应得到焊接技术人员同意,返修的焊缝性能和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返修次数原则上不能超过两次。4.4.1.3.4返修前需将缺陷清干净,经打磨出白后按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4.4.1.3.5待焊部位应开好宽度均匀、表面平整、过渡光顺、 便于施焊叫槽,且两端有约为1:5的坡度。 4.4.1.3.6焊缝返修之后,应按与原焊缝相同的探伤标准进行复检。4.4.1.4焊缝质量检验要求:对接焊缝焊缝质量为一级、埋弧焊焊缝为二级焊缝,焊缝焊好24小时后进行20%的超声波无损探伤。4.4.1.5焊接工艺评定4.4.1.5.1焊接工艺评定根据C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和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施工图技术要求进行。4.4.1.5.2焊接工艺评定之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节点形式提出相应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用来指导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已做过的类似焊接工艺试验,经工程监理确认后可免做或替代)。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经检验或试验评定合格后,由公司检测中心根据试验结果出具焊接工艺评定报告。4.4.1.5.3焊接工艺评定前,主管焊接工程师应根据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中的内容,并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节点形式等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4.4.1.5.4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由主管焊接工程师提出,经业主或监理会签后实施。 4.4.1.5.5施工单位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用于指导产品的焊接。4.4.1.5.6本公司以往已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可以覆盖本工程焊接内容,依据试验所得出的焊接工艺参数、工艺措施为保证钢构件的焊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4.2涂装处理工艺4.4.2.1工艺及技术要求4.4.2.1.1工艺设计本工程的一般涂装工艺过程为除锈表面清灰底漆涂装涂装。4.4.2.1.2涂装前准备构件在涂装前,应按涂装工艺的要求,对构件进行边缘加工,去除毛刺、焊渣、焊接飞溅物及污垢等,并按设计要求对构件表面进行抛丸除锈处理要求达到Sa25级,除锈等级按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4.4.2.1.3涂装工艺及技术措施(1)涂装工艺方案:工厂内先涂底漆,面料现场涂装。(2)施工方法:工厂内涂装采用美国固瑞克BULLDOG33:1高压无气喷涂机喷涂涂装,在工地现场的补涂, 面料涂装采用专用喷枪涂装。(3)钢构件涂装工艺控制要点施工条件:气温5度35度,相对湿度85,在有雨、雾和较大灰尘条件下不可施工,底材温度大于60度时暂定施工。表面除锈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第一道底漆的涂装,焊接部位在72小时之内涂装,否则匀应作相应的除锈措施。喷涂前要对油漆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油漆混合均匀。若前道油漆涂装时间过久,涂后道油漆时应用水砂纸打毛,清除掉表面灰尘污物后再涂装, 以保证层间附着力。施工所用工具应清洁平燥,涂漆不得混入水份及其它杂质,油漆现配现用,须在8小时内用完。漆膜未干化之前,应采取保护措施。 为保证焊缝边角、棱角处等部位的漆膜厚度,在进行大面积喷涂之前应先手工刷涂一道。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混合配比,稀释剂、喷涂压力、涂装间隔·时间等参数要求施工。涂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由技术人员进行涂装要求技术交底。4.4.2.2抛丸除锈抛丸除锈在工厂进行,均在全自动抛丸除锈机上进行,除锈前应对构件进行除油、除污、除焊渣等处理。除锈后应进行吹灰除尘处理,确保杆 #清洁,除锈达到Sa2.5级,粗糙度达到RZ30m以上标准底漆涂装,第一道底漆必顺经在抛丸除锈后6小时完成。4.4.2.3工厂涂装工艺图(见下图示)工厂涂装工艺图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及现场布置 本章主要从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现场用电、用水、排水、消防、文明、环保等方面着手。通过合理场地布置,确保工程顺利完成。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想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并能反映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确定平面布置原则为: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其它生产单位相互干扰;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2、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设备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证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订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同时,制订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施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本着“干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的决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建成为一流工程。本工程将严格按规范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交付满意工程的目的。6.1 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省优质工程。6.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6.2.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否加以控制的关键,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6.2.1.1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按以下的组织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6.2.1.2 质量管理职责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1) 项目经理职责发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2)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3) 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内部验收。(4) 质量工程师职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5) 工程技术部门职责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计划;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参加不合格品、不合格项分析会,负责制定、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计量器具验收、登记、统计、送检工作;负责建筑安装施工过程控制;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调度、现场文明的实施,处理好施工生产的进度与质量问题;落实好工程过程产品保护和保修服务。搞好劳动力管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负责员工培训工作;负责管理评审、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要素文件贯彻实施。(6) 施工工长职责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6.2.1.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有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详见示意图。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列化图业主项目经理部监理企业总部质量检查部门技术部门施工部门施工前控制质量保证计划施工中控制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产品施工后控制工程质量6.2.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过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6.2.2.1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过程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制定预防措施,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