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管理知识:什么是过度理由效应?对管理者管理有何启示?.docx
-
资源ID:12271341
资源大小:20.4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管理知识:什么是过度理由效应?对管理者管理有何启示?.docx
2022年管理知识:什么是过度理由效应?对管理者管理有何启示?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觉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运用试验方法,很好地证明白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高校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迷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学问,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觉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运用试验方法,很好地证明白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高校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迷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过度理由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现象,说的是: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此总是为行为找寻理由。一旦找到了认为足够的缘由,一般就不会再接着找寻下去;在找寻行为缘由的时候,总是先找那些自不待言的外在缘由。当外部缘由足以说明行为的时候,人们一般就不再去找寻内部深层次的缘由了。 德西的过度理由效应试验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运用试验方法,很好地证明白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高校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迷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试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嘉奖;其次阶段,被试分为两组,试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酬劳;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爱好。 结果发觉,与嘉奖组相比较,无嘉奖休息时仍接着解题,而嘉奖组虽然在酬劳时解题非常努力,而在不能获得酬劳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爱好。其次阶段时试验组的金钱嘉奖,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嘉奖组被试向用获得嘉奖来说明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爱好的看法出现了改变。到第三阶段,嘉奖一旦失去,对看法已经变更的被试,没有嘉奖则就没有接着解题的理由,而限制被试对解题的爱好,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接着着对解题的热忱。 这个试验说明,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人们总是喜爱为发生过的行为找寻缘由。在找寻缘由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自不待言的。假如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做出说明,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在下面所讲的故事中,老人供应了一个虽然劝服力并不强,但是却对孩子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入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小小误区,使得他们假如只用外在理由(得到酬劳)来说明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酬劳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庭生活中的妻子和丈夫经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切”;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切”,是“爱的表示”。同样,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惊奇,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挚友”,天经地义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假如一个生疏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过度理由效应案例分析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养息,但旁边却住着一些非常顽皮的孩子,他们每天相互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状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方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知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酬劳就越多,他每次都依据孩子们吵闹的状况赐予不同的嘉奖。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得嘉奖的时候,老人起先渐渐削减所给的嘉奖,最终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旁边大声吵闹。 老人这就是奇妙地利用了过度理由效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假如只用外在理由(得到酬劳)来说明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酬劳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假如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人们都有给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许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供应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行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供应“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他们告知消费者“运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消费者对此的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他们发觉了自己的错误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说明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供应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扬中这样说道:运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着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海王牛初乳宣称,他们的牛初乳进口于新西兰的奶牛基地,健康乳牛分娩后72小时内分泌的乳汁,一头健康的奶牛一年仅仅能提取2公斤。那么,海王初乳要满意中国上亿家庭的需求,那新西兰要多少头乳牛的初乳才能满意需求啊!这样的宣扬就明显地让消费者感到依据不足,进而怀疑你的产品原料的真实性。 闻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也说过,恒久不要以为消费者是傻子,他比我们要聪慧得多,而且商品摆在商店里买不买是他们的事,假如你说得有道理,他们就会信任你,假如你说得牵强附会于理不通,他们就会坚决果断地把你抛开。 过度理由效应的启示 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化发掘外部理由背后的缘由,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一天,一个客户写信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部门,埋怨道:他家习惯每天在饭后吃冰淇淋。最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每次只要他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假如买的是其它口味,车子发动就很顺当。 庞帝雅克派一位工程师去查看原委,发觉确是这样。这位工程师当然不信任这辆车子对香草过敏。他经过深化了解后得出结论,这位车主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原来,香草冰淇淋最畅销,为便利顾客选购,店家就将香草口味的特殊分开陈设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将其它口味的冰淇淋放置在离收银台较远的地方。 深化查究,发觉问题出在“蒸气锁”上。当这位车主买其它口味时,由于时间较长,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买香草冰淇淋由于花的时间短,引擎还无法让“蒸气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其次,假如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处于管理岗位的人都会发觉,嘉奖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别人保持高涨的热忱,对于处于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假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就会使嘉奖成为工作的过度理由,一旦失去外在嘉奖或者嘉奖无法满意其须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它应包括精神上的沐泽,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使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应当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嘉奖。 心理学试验证明,表扬、激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嘉奖的原则应是精神嘉奖重于物质嘉奖,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工作”的心态。同时嘉奖要抓住时机,驾驭分寸,不断升华。管理者假如希望自己的员工努力工作,在赐予恰当物质嘉奖的同时,还必需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爱这份工作,喜爱这家公司,而不能简洁地把工作与待遇挂钩。 走近互联网巨头Google公司的总部,人们会发觉这里丝毫没有大公司那种惊慌肃穆的气氛,全部的员工看上去都很放松。他们享受着很多公司不具有的特殊待遇,比如可以在公司里接受免费的按摩、可以打乒乓球、游泳或者到一间冰淇淋“吧” 里去小憩一会儿,还可以免费吃到由大厨用有机原料作的饭菜。不仅如此,雇员们还被激励将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任何形式的户外活动。这种休闲、甚至散漫的工作状态,在一些指责者看来是网络泡沫经济的显著表现,但Google却正是靠着这种方式,胜利地将一批年轻的技术精英凝合起来,并使其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为公司赚得大把钞票。 1.管理学学问:什么是等待效应? 2.管理学问:肥皂水效应是什么? 3.管理学学问:辐射效应是什么? 4.管理学学问: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5.管理学问:什么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