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pdf

    • 资源ID:12289383       资源大小:241.0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pdf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 童心说 ” :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 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 童心” ,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 童心之言 ” 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2、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于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它以南方民间曲调和方言来演唱,改折为出,改末为生,一出之中不限一个宫调和一韵,不必一人独唱到底。以管乐伴奏,曲调轻柔婉转,曾因受到元杂剧的冲击,一度衰落,后复兴,为明清传奇的产生提供了艺术基础。3、元杂剧: 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4、诸宫调: 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 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 来演唱故事。5、南北合套: 元代后期,又有所谓 南北合套 ,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6、小令、套曲: 小令又称 叶儿 ,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 套数 、散套 ,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 借宫 ,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7、铁崖体 -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杨维桢的古乐府, 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8、散曲: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9、散曲: 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 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0、拟话本: 明代后期,随着长篇通俗小说的繁荣,话本小说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而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种在体制上与宋元话本大致相同、具雅俗共赏性质的白话短篇小说,即是“ 拟话本 ” ,或称 “ 拟宋市人小说 ” 。11、 “ 三言” : 是冯梦龙编篡整理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它是以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 具有雅俗共赏性质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12、“ 二拍” :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除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外,实有七十八篇。它在内容上更有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在艺术上也更具有统一的剧作个性,它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也是明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13、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 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展开故事情节, 故此得名; 或以其书斋名合称“ 玉茗堂四梦 ” 。 在这“ 四梦” 中,又以牡丹亭和邯郸记的成就最高。正是凭借这“ 四梦” ,汤显祖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地位。14、前七子: 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15、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 嘉靖七子 之名。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6、茶陵诗派: 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 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17、唐宋派: 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 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18、桐城派: 清中叶出现的散文流派,领袖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名。桐城派以开派者方苞提出的“义法”为理论基石,“义”指内容符合儒家思想,“法”指写文章的形式技巧。 后经刘大櫆发扬、 姚鼐完善,门徒广众,形成“天下之文章, 其在桐城乎”的盛况。 因此,它也成为清代散文最具时代特色的流派。19、神韵说: 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尤神情韵味,写诗只取“ 兴会神到 ” ,诗的内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 神韵说 ” 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20 肌理说: 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 “ 肌理说” 。主张 “ 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 。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 义理” 和结构辞章方面的 “ 文理”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21、性灵说: 1 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 独抒性灵” 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他的这种反传统、 求创新的特点, 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2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22、格调说: 以清中叶沈德潜为代表的一种诗歌理论,强调学诗必学古,尤重唐音。偏重模拟古人声调、音律和体式,推崇“ 格高” 、“ 调响” 。所谓“ 格调说 ” 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 “ 温柔敦厚 ” 、“ 忠正和平 ” 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3、阳羡派: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 宜兴古地名称 “ 阳羡” ,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 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24、浙西词派: 朱彝尊是浙西词派开创者,与李良年、龚翔麟、沈蚌日、李符、沈岸登称 为“ 浙西六家 ” ,他推尊词体,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还与汪森辑录词综,主张以雅正矫正显露,归于醇雅。要求词有古雅峭拔的格调,疏淡清远的意境,严谨和谐的音律。25、浙西六家: 指浙西词派的六位词人,即:朱彝尊、李良年、龚翔麟、沈蚌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将六人的同集合为浙西六家词,因而得名。26、常州词派: 清词流派之一,常州词人张惠言所开创,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反对浙西词派的寄兴不高,提出要依据儒家诗教,尊崇词体,强调寄托,同时又竭力在前人作品中寻求微言大义 ,流于穿凿附会。他们的作品,意旨亦较为隐晦。对清末词坛影响颇大。27、弹词: 1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 2弹词在语言上有“国音”(普通话),代表作天雨花 再生缘笔生花;“土音”(方言),以吴语为多,代表作义妖传三笑姻缘。28、义法: “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 “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29、公安派: 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 公安派 ” 。他们以李贽的 “ 童心说 ” 为指导,提出了“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的主张,用 “ 独抒性灵 ” 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0 台阁体: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其倡导人号称“三杨” ,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32、吴江派: 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注重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他的曲论核心是强调“ 场上之曲 ” ,一是格律至上,二是推崇语言“ 本色” ,从剧本有利于舞台演出的角度要求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强调剧本的舞台性。沈璟是吴江人,赞同并依其曲论进行创作的作家, 多为其子侄、 门生及追随者等。 故这个明末著名的传奇派别称为吴江派。33、梅村体: 诗歌体裁,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的诗歌中的悲剧内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 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 ;另一方面规抚江山易代, 绵绵不尽地吟唱着叹挽明王朝衰败的时代悲歌。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史诗。34、沈汤之争: 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 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 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 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 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35、竟陵派: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 人,故名。他们反对拟古,要求抒写灵性,其主张和公安异曲同工,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有浮浅之弊,企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矫之,以致流于艰涩。36、临川派: 明代戏曲流派之一,因其主要代表是汤显祖,他又是临川人,故名。此派代表作家还有孟称舜、阮大铖、吴炳等人,汤显祖在戏曲创作理论上强调戏曲要以内容为主,很重视戏剧的思想教育。言予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与吴江派恰巧相反,一是为意可以致曲,一是为曲可以伤意。汤的代表作品牡丹亭 在整个戏剧史上耸起另一座高峰,虽汤显祖忽视戏曲格律和音乐美的重要性,但其辉煌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戏剧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37、苏州派: 明末清初重要戏曲流派。以李玉为首,此外还有朱素臣、朱佐朝等,因他们都是苏州人,且经常集体进行戏曲活动,故得名。他们多注重表现重大政治事件或历史风云,揭露社会黑暗。讲究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8 复社 :明末一个全国性文社组织,领导人是张溥、张采。他们集合南北各地文士三千多人大会于虎丘,约于1663 年成立复社。复社成员正义感强,崇尚气节,关心大众疾苦。以文社形式进行政治和社会活动。复社在文学上主张复古,实际上是要使复古为现实服务。复社中许多作家,像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都写了不少慷慨激昂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由于复社主张抗清,于顺治九年1752年被清政府取缔,在文学史上这样大规模的文学组织,与政治这样关系密切的社团还很少见,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注:明末抗清斗争时,复社成员大多壮烈殉国。39、阳湖派: 属清代散文流派。恽敬、张惠言等所开创。恽敬为江苏阳湖人,故名。此派是桐城派的分支, 但对桐城派的清规戒律有所不满。主张为文取法儒家经典,参以诸子百家,故其文风较为恣肆。40、章回小说: 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钩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词话 “ 四大奇书 ” 为主要标志。41、关汉卿: 字汉卿,号已斋叟。是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他亲自参加戏剧演出实践, 并以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 写出大量符合戏剧艺术特征的典范作品;不仅在一剧四折、 一人主唱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而且在戏剧的布置结构、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方面意匠经营,在草创阶段为杂剧体制的完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有窦娥冤 救风尘单刀会等现存18 部。42、汤显祖: 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牡丹亭 ,与紫钗记、 南柯记 、 邯郸记。发表了对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他认为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能单纯强调曲牌格律而削足适履,所谓“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辞俊音可用。 +43、明代四大奇书: 指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和金瓶梅 。四大奇书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44、南洪北孔 指清代著名戏剧家洪舁与孔尚任,洪舁创作的长生殿与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齐名,洪是钱塘人,孔是曲阜人,故号称“ 南洪北孔 ” 。45、南施北宋 指清代南洪北孔辈较晚的入仕诗人施闰章和宋琬,施为南方人,宋为北方人,故称 “ 南施北宋 ” 。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在诗歌上主张以温柔敦厚的诗风来为 “ 清明广大 ” 的盛世服务。46、四大南戏(荆拜刘杀): 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简称“ 荆、刘、拜、杀 ” 。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 “ 四大南戏 ” 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 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 尤其在情节安排、 人物塑造、 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47、元诗四大家: “ 元诗四大家 ” 是指元代中期活跃于诗坛的四位诗人,他们是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皆雄浑流丽,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四大家 ” 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擅长律诗,意境浑融,风格深沉。48、清初三大家: 三位作家是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49、吴中四才子 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他们的观念意识更多地带有市民色彩。 具体表现是对国家政治问题的淡漠和对物质享乐的大胆追求。其中以唐寅和祝允明的诗歌及生活方式最具有代表性。50、吴中四杰 指明初吴中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其中以高启成就最高。51、“ 一人永占 ” 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在明末写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 人兽关 、 永团圆、 占花魁,在当时文坛上颇负盛名。其中以一捧雪、 占花魁成就较高。5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在元曲创作中地位最为突出,故称元曲四大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 -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元明清部分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