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特产》 .pdf
-
资源ID:12297742
资源大小:251.4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特产》 .pdf
特产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导学重点 】利用收集到的有关特产资料、中国地图介绍你知道的特产。【导学难点 】能准确说出物产的产地并在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学案【预习案 】查找工具书,完成课本上的题。【训练案 】完成课文第三题。导学案【导学流程 】一、预习检测(大约2 分钟)小组内检查。二、呈现目标(大约1 分钟)三、合作交流,完成课文第一、二题练习题。(大约 25 分钟)(一)结合地图,将水果名和它的产地相连并在图中找出它的位置。1. 学生组内自主学习,教师环视。2. 检测。A、指名读词语,解决不会读的字。B、全班交流完成情况。C、交流遇到的不知道的特产产地。D、根据查阅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产什么水果?还可引导学生说说文中水果的其它产地。(二)同桌合作,完成练习: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1出示:丝绸 - 辣椒- 枸杞- 茶叶- 香菇- ()- 2小组交流,共同完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3全班汇报交流:丝绸 - 浙江 辣椒-四川、湖北、湖南四、课堂达标(大约11 分钟)出示词语:刺绣 铁画 景泰蓝 玉雕 云南白药湖笔 徽墨 雨花石 端砚 宣纸1、自由读词语,2、理解词语,(出示图片,学生观察)3、学生多种形式朗读。4、做练习,交流(1)在地图上找一找他们的产地。(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5、抄写词语五、布置作业。(大约 1 分钟)1、读熟古诗江南和江上渔者 ,结合图片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2、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两首诗歌。第二课时【导学目标 】1、学习古诗江南、 江上渔者 , 了解古诗对地方特产的描写。2、借助插图,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导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导学难点 】1结合图片理解诗意。2能说出其他描写特产的诗句。学案【预习案 】1、读熟课文,借助图片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2、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两首诗歌。【探究案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读通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了解古诗对地方特产的描写。【训练案 】默写古诗江南和江上渔者 。导 学 案【导学流程 】一、预习检测(大约3 分钟)小组内互查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二、呈现目标(大约1 分钟)三、学习古诗江南和江上渔者 ,了解江南特产。(大约 19 分钟)1. 自读古诗。查字典解决字音问题,然后把古诗读通顺、流利。同桌互读互检。2. 读诗悟意。结合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然后小组合作说说诗意,并且讨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特产。3. 感情诵读。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读律诗的韵律,自己联系朗诵,体会作者对地方特产的喜爱之情。4. 练习背诵两首古诗。四、拓展交流(大约4 分钟)1. 组内交流你还会背诵哪些描写各地特产的古诗。2. 指名在全班展示。四、课堂达标(大约12 分钟)1. 默写诗歌江上渔者这 首 诗 是代 的写 的 。 诗 中 写 的 特 产是。2. 江南 是一首乐府诗, 它在诗中写的江南特产有、。五、布置作业(大约1 分钟)1继续背诵以上两首古诗。2. 预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1)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2)圈画出不懂的字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第三课时【导学目标 】熟读我爱故乡的杨梅 ,学习作者描写特产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导学重点 】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导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特产的写作手法。学案【预习案 】1、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2、圈画出不懂的字词。【探究案 】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训练案 】仿写词语,仿写句子。导 学 案【导学流程】一、 预习检测(大约 4 分钟)1. 认读以下词语。贪婪伸展狭长果实桂圆细腻柔软甜津津酸倒平滑雨雾2.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二、呈现目标(大约1 分钟)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大约24分钟)1. 集体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组内交流,指名回答。)3. 齐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杨梅的?(形状、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色、味道)指名说说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各如何? 4. 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 5. 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回答。6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那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那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指名回答)7.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四、课堂达标(大约10 分钟)1. 仿写句子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细雨如丝,一颗颗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2. 照样子写词语又酸又甜:、。甜津津:、。五、布置作业(大约1 分钟)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下节课向同学们介绍。第四课时【导学目标 】1搜集资料,了解本地的特产。2指导学生如何具体生动的把一种特产介绍清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导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特产,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导学难点 】能有条理的具体生动的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案【预习案】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产,找出你喜欢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探究案 】1. 说说作者抓住了杨梅的哪三方面特点来介绍的?2. 如何有条理有重点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训练案 】“畅所欲言”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导 学 案【导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揭示学习内容。 (大约 1 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古诗和和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故乡鲈鱼的美,杨梅的甜润,这节课我们也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家乡的特产。二、预习检测。(大约 4 分钟)说说你们家乡有哪些特产,其中你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是什么?三、呈现目标。(大约 1 分钟)四、 “初显身手”(大约 16 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说说作者抓住了杨梅的哪三方面特点来介绍的。2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3 指名学生介绍特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介绍杨梅的方法进行介绍。 5. 师生评价介绍的情况。五、 “畅所欲言”(大约 17 分钟)1你们知道导游是做什么的吗? 2. 学生自由回答。3. 今天请同学们做一次导游,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4. 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要求每个人都要说。5每个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生边介绍,师边评价,随时指导学生掌握方法。6. 评选出介绍的最好的学生,予以奖励。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六、布置预习(大约1 分钟)1. 预习最美的花束,自己解决生字。2. 熟读课文。课后反思:单元:七单元特产课题:我爱家乡的课型:作文课【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我爱家乡的”为题写一篇习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家乡的特产。 2 能抓住特点有条理的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在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从资料中了解家乡的特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导学重点】学习例文获取作文资料的方法,训练学生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导学难点】抓住特产的特点有条理的进行描写,写出真情实感。第一课时【导学目标】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习作。【导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具体生动有条理的把一种特产介绍清楚。【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探究学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预习案】1、搜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2、观察你感兴趣的家乡特产的形、色、味等特点,以及它的价值和用途并记录下来。【探究案】如何具体生动有条理的把一种特产介绍清楚。【训练案】练习作文。导 学 案【导学流程】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大约 3 分钟)1. 预习检测。检查学生收集的资料。2. 导语:刚才我们交流了自己所收集的特产资料,看来大家收获不少,我真为我们的家乡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特产,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特产。二、呈现目标。( 大约 1 分钟) 三、指导学生作文。(大约 15 分钟)1. 回顾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说说作者是抓住杨梅的哪三个方面的特点来介绍杨梅的?(形、色、味)2组内交流我们家乡有那些特产, 你准备写家乡的什么特产?3. 指名学生介绍特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介绍杨梅的方法进行介绍,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介绍特产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在询问、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价值、用途,在食用与使用时该注意的问题。4师生评价介绍的情况。5指点:介绍特产的三方面该有详有略,侧重于一两方面的内容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大约 18 分钟)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 (大约 1 分钟) 1继续完成习作。2. 用学习过的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习作。【导学重难点】如何修改习作,完善习作。【知识链接】复习几种修改习作的方法。【学法指导】小组探究。学案【预习案】用学习过的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探究案】交流自己的习作,看看如何修改。【训练案】修改自己的习作。导学 案【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大约 1 分钟)二、小组内交流习作,优秀者在班上交流。(大约 10 分钟)1. 认真地读自己的习作,读得不通顺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2. 小组内互赏,推荐一篇佳作。三、全班交流。教师在班上朗读推荐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大约 10 分钟)重点评议习作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对可以借鉴的地方要充分予以褒扬,对不足的地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后面的修改做准备。四、指导修改(大约5 分钟)1同学们认为你的习作哪儿写的好?2同学们认为你的习作哪儿需要修改?3你可以借鉴其他同学习作的哪些部分?4是否有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五、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大约 13 分钟)学生按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完善习作。六、布置作业(大约1 分钟)拜读其他同学的习作,推荐你认为好的习作给老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第三课时【导学目标】引导学生讲评习作,进一步完善习作。【导学重难点】讲评习作,完善习作。【知识链接】优秀习作的评价标准。【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案【预习案】拜读其他同学的习作,推荐你认为好的习作给老师。【探究案】评析优秀习作,提出自己的意见。【训练案】完善自己的习作。导学案【导学流程】一、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大约 1 分钟)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全班交流,习作者陈述自己的写作思路,其他同学评价好在哪儿。二、互动探究,交流展示: (大约 15 分)1、选取几篇优秀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几篇习作好在哪里?2、习作者说说自己的写作思路。3、学生发表意见评析以上几篇习作。三、反馈矫正,尊重差异: (10 分)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评析方法:1、哪些句段或词语写的好?2、习作者是如何写出特产的特点的?3、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4、你对习作者有什么建议?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大约 10 分钟)看自己的习作及老师的评语,找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对习作再加以完善。五、谈收获:(大约 4 分钟)通过本次习作,你有什么收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课后反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