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word教案 .pdf
-
资源ID:12300772
资源大小:361.9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word教案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 6 课 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思潮的传播和“百日维新”案例说明维新思潮的传播和“百日维新”两目是本课重点。 课文下设三目:公车上书、维新思潮的传播和“百日维新” ,分别从“序幕”“发展” “高潮”三个维度呈现维新变法的过程。 维新思潮的传播和 “百日维新” 作为维新变法高潮的起因极其表现,有助于学生理解维新派何能体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救国主张。教学过程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怎样来推行新的法令制度。一、维新变法运动历程 1.公车上书 序幕(略)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公车上书内容,理解维新思想开始与救亡运动相结合。2. 维新思潮的传播 发展康有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于是 1895年 11 月在北京创立强学会。【问题一】学会的参与者有哪些人?【材料一】户部郎中、军机处章京陈炽 ; 刑部郎中沈曾植 ; 翰林院编修沈曾桐等人 ; 光绪帝师翁同龢、孙家鼐 ; 军机大臣李鸿藻 ;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 两江总督刘坤一 ; 湖广总督张之洞 ; 武将宋庆、聂士成 ; 康有为、梁启超等。学生:有皇帝身边的重臣、洋务派代表、一般官员、维新派代表。教师:参加学会的人员非常广泛,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维新思想;除学会外,学堂也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最著名的是湖南长沙的时务学堂。【问题二】学堂的学生在学什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材料二】时务学堂的功课,分为两种:一曰普通学,其目有四:一曰经学,二曰诸子学,三曰公理学,四曰中外史志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二曰专门学,其目有三:一曰公法学,二曰掌故学,三曰格算学。汤志钧: 戊戌变法史(修订本) ,228229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学生:中西兼学。而且西学中注意关注法律、政治的学习。教师:通过新式课程的设置, 学堂不仅宣传了维新思想, 也为变法培养了人才。维新派还特别注意发挥报纸的作用。【问题三】报纸上在刊登什么?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并连载了天演论 ,其主要观点有三:【材料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今日中国不变法, 则必亡是已。”严复教师:严复把进化论的观点引入社会,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康有为称赞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18971898 年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学会、学堂数量猛增。维新思潮的传播引起了顽固派的仇视和反对,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论战。【问题四】维新派和顽固派在激辩什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通过立学会、办学堂、创报刊, “一批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批的传统人士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好战者言兵,好货者言商,好新器者言农工,好名法者言新律 ,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75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设计意图: 从“学会的参与者”“学堂的课程设置”“报刊的刊载内容”“论战的内容焦点”四个不同的切入点,多角度呈现维新变法思潮蓬勃发展的景象。教师过渡: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展开,就在此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变法运动也迎来了它的高潮。3. 百日维新 高潮教师: 1897年康有为第五次上书 , 【材料一】康有为:(痛陈如不当机立断变法) “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上清帝帝五书光绪: “朕不能为亡国之君 , 若不予我权 , 宁逊位而已。”戊戌政变记慈禧太后告诉皇帝: “只要你保留祖宗牌位,不烧掉他们,只要你不剪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辫子,我就不会干预(变法) 。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6002000 中国的奋斗,300 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问题一】面对瓜分大祸康有为、光绪、慈溪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学生:康有为主张立即变法;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太后同意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变法。教师:得到太后的允许, 1898 年 6 月光绪帝下诏变法, 这就是“戊戌变法”。为什么叫“戊戌变法”呢?学生:因为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教师:光绪帝按照康有为的建议,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材料二】政治上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任用政府中的进步人士;士民上书言事,不许稍有阻隔;允许满人经营四民之业。工业上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教育上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致力于中学和西学的研究;设立编译学堂;出版官方报纸;举行政治经济特科考试。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6002000 中国的奋斗,299 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力行保甲;训练海陆军,各省军队皆使用洋枪,改练洋操;等等。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代史纲,218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问题二】 这些变法措施, 哪些是在废除旧的制度, 哪些是在颁行新的制度,其意义是什么?学生: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废除旗人由朝廷供养的特权;裁减绿营兵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是在废除旧制度,其余是颁布的新制度。政治上的措施打击了旧官僚,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治;经济上的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军事上的措施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文化教育上的措施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问题三】从实施主体和内容上来看,你认为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突破?学生:相同之处是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学习内容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方面。 有所突破的地方是戊戌变法不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内容比洋务运动更全面、更深入。教师:虽然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但是维新变法要求在实现经济、 军事和文化教育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实现政治的现代化, 而且要求政府在制度上加以保障, 使中国的现代化从器物层面的探索发展到制度层面的探索,可见维新变法运动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在实施主体与内容方面的异同,学习用“延续与变迁”的历史思维方法认识历史问题。【问题四】变法措施会受到哪些人的欢迎?又会被哪些人的反对 ?说一说你的依据?学生:维新人士、开明地主和知识分子会欢迎变法;顽固派、满洲贵族会反对。 因为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 废除旗人由朝廷供养的特权; 裁减绿营兵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这些措施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教师:变法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三个月内光绪帝共下达了200多条诏令和批示, 但实际被执行者寥寥无几。 慈禧太后更担心随着变法影响的扩大, 自己的权威会受到影响, 先是在光绪下诏变法第5 天就将翁同龢“开缺回籍。” ,规定以后新授二品以上的大臣,都要到自己跟前谢恩,并最终在9 月发动政变,使持续了 103 天的变法结束,所以这次变法又叫“百日维新”。而这场政变就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戊戌政变”。4. 戊戌政变 结果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问题一】戊戌政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捕杀维新人士【问题二】 (追问)慈禧太后是不是废除了所有新法?学生:保留了京师大学堂。教师:京师大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在搜捕维新人士时,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戊戌六君子被诛杀于菜市口,其实他们当中有些人也是有机会逃走的,比如谭嗣同, 被捕的前一天, 有人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终于没有离去,就义前谭嗣同在刑场上悲愤地吟诵了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问题三】谭嗣同的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学生:维新人士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问题四】维新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失败的原因包括顽固派力量太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派缺乏斗争经验。本课目小结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新学家们(戊戌派)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