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人教版.docx
-
资源ID:12340661
资源大小:23.0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人教版.docx
学科数学年级/册六年级上册教材版本来源:学&科&网Z&X&X&K人教版课题名称第四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征和规律。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特征,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难点分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放大与缩小有一定的认识,但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没有通过实践操作,容易出错。教学方法1.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放大和缩小现象。2. 在观察、比较、思考和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以及它们的特征和规律。来源:Z*xx*k.Com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联系生活实际 (出示教材中第59页图片)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图1:拍照就是把建筑物进行缩小。图2:通过放大镜看报纸,就是把报纸的信息放大。图3:把表格投影,就是把表格放大。图4灯光照射着小女孩是把影子放大。)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寻找放大的规律。 出示图形(例4)1. 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的长度,比的后项表示原来的长度。所以按21放大也就是要把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2. 幻灯演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按2:1放大的画法。(1) 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3个长度单位,按2:1放大后,边长变成了6个长度单位。(2) 长方形原来的长是4个长度单位,宽是2个长度单位,按2:1放大后,长变成8个长度单位,宽变成了4个长度单位。(3) 三角形的底原来是4个长度单位,高是3个长度单位,按2:1放大后,底变成了8个长度单位,高变成了6个长度单位。 再想一想: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幻灯演示比较。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也是原来的2倍。3.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结:每个图形各边的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不变。图形变大,但形状不变。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寻找缩小的规律。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幻灯演示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形缩小的画法。(1) 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6个长度单位,按1:3缩小后的边长变成了2个长度单位。(2) 长方形原来的长是8个长度单位,宽是4个长度单位,按1:4缩小后,长变成了2个长度单位,宽变成了1长度单位。(3) 三角形原来的底是8个长度单位,高是6个长度单位,按1:2缩小后,底变成了4个长度单位,高变成了3个长度单位。 通过观察发现:图形在缩小时,各条边变小了,周长也变小了,内角没有变。图形变小,但形状不变。小结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异同?图形的大小会改变,但形状不变!图形各边的长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