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认识千米-冀教版.doc
-
资源ID:12343380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认识千米-冀教版.doc
第3课时认识千米【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的简要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千米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一、情境导入师:我们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的进率是多少?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或1 m100 cm学生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师:关于“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你已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汽车行驶的速度用千米作单位,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马拉松比赛的总长度用千米作单位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计量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千米作单位。二、探究新知1理解1000米1千米。提出问题。师:你能估算一下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吗?(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学生有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选取以下两种表达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生1:我1分钟约走65米,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走20分钟,我家到学校大约是1300米。生2:从我家到学校经过16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大约有50米,我家到学校大约是800米。教师指出:1000米可以写作1千米,“千米”可以用“km”表示。板书:1000米1千米或1000 m1 km让学生把教师板书的内容读两遍。2体会1千米有多长。(1)说说。师:谁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谁家到学校超过1千米?指名回答,“生1”可能会说家到学校超过1千米,“生2”可能会说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2)想一想。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吗?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10个100米是1千米、100个10米是1千米、50个20米是1千米等,教师应给予肯定。(3)交流。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8页至第39页“说一说”。学生自行交流,交流完毕,教师让学生说说:通过交流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句话:一个操场一圈是400米,2圈半就是1千米。我国的“万里长城”全长约是6300千米。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千米。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巩固练习出示补充题。1口算。3千米、4千米、80千米、10千米,怎样用含有字母的数量表示?(指名回答)2填空。2000 m()km5 km() m4 m()cm 300 cm()m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3想一想,算一算。小华1分钟约走7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走12分钟,小芳家到学校要经过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大约有50米。上面的两个同学中,谁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谁家到学校超过1千米?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千米1米100厘米1000米1千米1000 m1 km【教后思考】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十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渡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