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1 重叠问题 北京版 (1).docx
-
资源ID:12344952
资源大小:17.0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0.1 重叠问题 北京版 (1).docx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京版四上数学第93页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重叠现象,并能用直观图准确表示重叠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数量关系。2、学生在对比探究的活动中,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直观图获得过程,初步感受集合思想,愿意借助直观图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重叠问题。3、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能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教学难点:借助直观图,理解重叠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5分钟) 师:之前老师在咱们班进行了社团小调查,调查了参加乐团和青衣社团的部分人员名单:乐团:刘熙正、冯林熹、秦其容、商益恺、徐一冉 (5人)京剧青衣:冯林熹、严泽京 (2人)师:看到名单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乐团5人,青衣2人。2、乐团人数多,青衣人数少。3、冯林熹既参加了乐团又参加了青衣。4、冯林熹两个社团都参加了。5、冯林熹重复了。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乐团比青衣多多少人? 2、乐团和青衣一共多少人? 你们觉得一共多少人?预设:1、7人。2、6人。3、521=6人。4、52=7人。师:到底多少人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参加乐团的同学起立,到前面排一排,青衣的同学起立,乐团的站这边(右),青衣的站那边(左),开始自己找自己的队。预设:1、冯林熹只站在乐团(或青衣)一侧,不动师:乐团多少人?(大家一起数人数),青衣呢?(大家一起数人数)1、2怎么回事?人呢?师:你应该站哪?(站中间)师:他为什么要站中间?师:冯林熹既参加了乐团又参加了青衣,这样的情况就叫重叠,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2、冯林熹在乐团与青衣之间来回站师:你到底站哪?预设:台下学生让他站中间师:你说他们为什么让你站中间? 师:冯林熹既参加了乐团又参加了青衣,这样的情况就叫重叠,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预设:自己站中间师:你为什么站中间?师:冯林熹既参加了乐团又参加了青衣,这样的情况就叫重叠,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设计意图】初步体会生活中的重叠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二、活动探究,过程体验(20分钟)1、小组活动(5分钟)师: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把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先来看活动要求:(一生读)1、先独立完成2、然后四人一小组说一说你的图表示的意思。汇报:(10分钟)预设:1、表格师:你来给大家说说你的图生介绍。师:他的表格能清楚表示这道题的意思吗?(能)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表格里表示出来了吗?(没有)那表格就不符合我们需要了。(有)通过表格也能表示题目意思。这幅图是谁的?来说说你的图。2、人名图学生介绍过程中,学生自己用彩笔描圈。如果没说圈,问:这两个圈什么意思?师:你怎么表示重叠的? 2、点子图(汇报的重点)(1)预设:有点子图老师这还有一幅图,看看他的图跟刚才的图有什么不一样?你上来说说你的图生一边拿彩笔圈,一边介绍。学生介绍完之后,师在黑板画红圈师:红圈表示(生接乐团,贴字帖),(点一生)你来把乐团成员补充完整(给5个绿色圆点)师:(问全班)乐团有几人?(板书:5人)师:青衣社团你怎么画? 师:就剩一个了,你怎么处理?预设:1、生没贴第三个黄点师:你为什么不贴了?预设:这个也是冯林熹,已经贴了一个冯林熹了,这个就不用贴了师:这两个都是冯林熹,但是咱们班只有一个冯林熹,所以贴一个就可以了(把绿点和黄点都摘下来,师贴红点)师:青衣有几人?(板书:3人)师:(指着红点)这个1表示什么?预设:表示既参加乐团又参加青衣的1个人2、生贴第三个黄点在重叠部分(重叠部分有一个绿点,一个黄点)师:你这两个点子怎么都贴这了(指着重叠部分)预设:因为这是重叠部分,冯林熹两个社团都参加了师让此生问问大家:你们同意我这样贴吗?预设:可是咱们班只有一个冯林熹,就贴一个就行了,那个不用贴了师:也就是虽然这两个都是冯林熹(同时指着黄点和绿点),但是咱们班只有一个冯林熹,所以贴一个就可以了(把绿点和黄点都摘下来,师贴红点)师:青衣有几人?(此生带着大家数,板书:2人)师:(指着红点)这个1表示什么?预设:表示既参加乐团又参加青衣的1个人3、生贴黄点在只参加青衣的圈里师让此生问问大家:你们同意我这样贴吗?预设:这个蓝圈表示青衣的人,那也就是得包括这个冯林熹,可算上他,青衣就3个人了,所以这个黄点就不用贴了师:也就是虽然这两个都是冯林熹(同时指着黄点和绿点),但是咱们班只有一个冯林熹,所以贴一个就可以了(把绿点和黄点都摘下来,师贴红点)师:青衣有几人?(,板书:3人)师:(指着红点)这个1表示什么?预设:表示既参加乐团又参加青衣的1个人生问有质疑或补充吗?师:看来大家都理解图意了,(点一生) 你再来说说。这还有一幅图,你上来说说你的图(2)没有点子图师: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点子代表人名。师在黑板画红圈。师:(点一生)你把这图补充完整。(然后按照前面的预设处理)3、数字图预设:(1)有圈里没有数字,圈外有数字的图学生汇报,有质疑或补充吗?(汇报中,学生彩笔描圈和圈外的数字)(2)圈里都有数字学生汇报,有质疑或补充吗?(汇报中,学生彩笔描圈)预设:乐团是5人,你这圈里是4啊?(4哪来的?)预设:这是把重叠那个冯林熹去掉不看的时候师:那就是只参加乐团的人数,也就是51=4(彩笔写算式51)2哪来的?(2-1=1,彩笔写2-1)小结:刚才展示的这几幅图都清楚的表示出了这道题的意思,其实,在很久以前,一位大数学家也像你们这样,画了这样的图,并不断地进行修改,使它变的更直观、更清楚,这种图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韦恩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绘图,可能会出现多种画法,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展示图示,最终得到直观图,帮助学生掌握绘制直观图的方法。2、探究方法(5分钟)师:请大家结合图列算式解决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写在学习单上。预设:(1)5+2-1=6师:你结合图说说你算式的意思。(生板书算式,教师指着图比划算式)师:你来像他这样结合图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点一生)(2)4+1+1=6师:这还有个算式,你来结合图说说你的算式。(生板书算式,根据图解释算式)(3)5-1+2=6(4)2-1+5=6 (5)(5-1)(2-1)1=6依次出算式,根据图解释。师:我们通过画图理解题意,找到了重叠部分,理清数量关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这还有一道题,就用刚才的方法挑战一下,写在第二张学习单上。 【设计意图】探究用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鼓励多种算法,勾连算式与直观图之间的联系。三、巩固练习(10分钟)阳光小学三(2)班同学中共有8人喜欢打乒乓球,共有5人喜欢打羽毛球,既爱打乒乓球又爱打羽毛球的有3人。全班喜欢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一共有多少人?预设:(1)853=10(人)(根据图解释算式)(2)(83)+(53)+3=10(人)(根据图解释算式)【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尝试应用直观图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四、总结提升(3分钟)1、观察这两道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重叠问题? 总结:以前我们是用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方法求一共,我们今天的重叠问题是要在整体的基础上减去重叠部分。2、三(2)班20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比赛,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其中参加跳绳比赛的共有13人,有4人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参加踢毽比赛的有多少人? 这道题大家可以课后再交流,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其他重叠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一一解决!下课。班级: 姓名:学习单:活动一:用画图的方法把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乐团:刘熙正、冯林熹、秦其容、商益恺、徐一冉 (5人)京剧青衣:冯林熹、严泽京 (2人)活动要求:1、先独立完成 2、然后四人一小组,说一说你的图表示的意思。 班级: 姓名:活动二:巩固练习阳光小学三(2)班同学中共有8人喜欢打乒乓球,共有5人喜欢打羽毛球,既爱打乒乓球又爱打羽毛球的有3人。全班喜欢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的一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