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 读数 写数 北京版.docx
-
资源ID:12346732
资源大小:12.3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 读数 写数 北京版.docx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知识的学习具有迁移类推的特点。教材借助计数器引导学生读数和写数,区分不同数位上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不同。在感知数位重要性的基础上,认识数位,尝试简单总结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为后续学习读写更多的数做好铺垫。(二)核心能力本节课的读数和写数,区分不同数位上相同数字的意义都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三)学习目标1借助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知识,在具体情境中,迁移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正确读数和写数,尝试简单总结读数和写数的方法。2能够区分不同数位上相同数字的意义,初步感知位值的意义。3通过读数和写数,理解数位的重要性,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四)学习重点正确读出和写出100以内的数。(五)学习难点总结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小棒100根、计数器、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寻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说说这个数的实际意义和它的组成。(二)课堂设计1复习100以内的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会从1数到100吗?课件出示小正方体图,师生共同数数,复习计数单位。同学们数数都很熟练,你会读出或写出100以内的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数,唤起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强调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为本节课的读数和写数做好铺垫。】2情境导入,引出读数和写数(1)整十数的读写在我们的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处处可见。(课件出示纽扣图)提问:在这幅纽扣图上,你都发现了哪个数?这些数怎样读写呢?请同学们先用小棒表示出黄色纽扣的数量。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它吗?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小结:4个十就在十位上拨4个珠子。提问:怎样写出这个数?小结:十位上有4颗珠子,就在十位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提问:这个数怎么读?小结:十位上有4个十,就读“四十”,个位上什么也没有,就不读。(2)几十几的读写刚才我们通过小棒表示数计数器表示数,帮助我们顺利地写数和读数,接下来请同桌一组,用这样的方法,先用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表示出绿色纽扣和红色纽扣的数量,再试着写数和读数。汇报交流反馈。提问:右边33这个数中的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小结:数字所在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3)100的读写你会用小棒表示出所有纽扣的数量吗?小结:10个十是一个百。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要表示100应该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小结:100里有1个百,应该在百位上拨1个珠子。试着写一写、读一读。3巩固练习每人制作一个数位表,同桌合作,一人把课前找到的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拨在计数器上,另一人把这个数写在数位表中,并读一读,说一说它的组成。通过刚才的读数、写数练习,你发现读数和写数的奥秘了吗?小结: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设计意图:在读数和写数时,要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小棒到计数器再到数字的过程,体会数学剥离事物无关特征,突出本质的抽象美。借助计数器读数和写数,更利于学生理解各数的实际意义。】4巩固提升(1)课本第39页第5、8题。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还有很多,你能读出这些数吗?你还见过哪些数?(2)课本第37页做一做第2题。 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并读出来。(3)课本第39页第6题。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漂亮。(4)课本第39页第7题。按要求写数。5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还认识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在读数和写数时,要从高位起。写数时要注意: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读数时要注意: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如果个位上是“0”,就不读。(三)课时作业1填一填。(1) 写作( ),读作( ),由( )组成。(2) 写作( ),读作( ),由( )组成。(3) 写作( ),读作( ),由( )组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