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认识人民币 北京版 (1).docx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2、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3、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转换的数学思想。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进率:1元=10角,1角=10分。【教学难点】学会等值人民币的交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超市图,教师: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你们去超市都买什么?那你们买东西需要什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钱,钱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钱在我们国家又叫什么呢?指名回答。师: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一)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给人民币分类。师:这么多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你们都认识那些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么多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帮它们分分类,把钱摆整齐。师:下面小组讨论,和同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学生小组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生:我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预设:A、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板书。B、随机教学人民币各个单位中都有哪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以元为单位的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等等,可以让孩子按面值的大小排一排。)生:我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生:我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注意: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材质的不同来分,其中不同材质的人民币中又出现相同面值的人民币,如有1元的纸币,也有1元的硬币。)2、游戏:猜猜我是谁?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被遮住一部分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教师出示残缺的人民币让孩子猜出相应的人民币币值。如:1元、10元、100元、5角、50元等。(二)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探索元、角之间的关系。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巧克力,想把它卖给喜欢它的小朋友,你们想买吗?巧克力1元1个,要求是:你付的钱必须正好是1元,而且前面小朋友的付钱方法你就不能重复使用。想好后请拿好钱并举手。学生积极买巧克力,全班交流汇报。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引导: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这么多正确的付钱方法,但为什么付钱的方法不一样但都是正确的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全班归纳出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后,师随机引出:3元=( )角 50角=( )元 ,从而对新知识进行巩固。)2、探索角、分之间的关系。师:老师还为喜欢美食的同学带来了美味的糖果,而且价格便宜,1角1份,谁想买?要求是:你付的钱必须正好是1角,而且前面小朋友的付钱方法你就不能重复使用。想好后请拿好钱并举手。全班交流汇报各种付钱方法,教师随机板书:1角=10分(全班归纳出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后,师随机引出:7角=( )分 80分=( )角 ,从而对新知识进行巩固。)3、归纳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 三、巩固提高 评论1、游戏:“摆一摆。”师说出不同的面值的人民币,生摆出相应的人民币。如:1元7角、6角5分。2、 帮图图购物。图图有5元钱,可以买什么呢?(图略)四、 精彩2分钟同学们你们想认识更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吗?五、全课小结 评论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谁来说说你们学会了什么?你打算今后用学到人民币知识去做什么呢?(购物)出示课件,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把钱存起来)同学们,我们可以用钱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也要学会节约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将来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认识人民币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后沙峪中小 王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