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部编版(共15张PPT).ppt
-
资源ID:12353528
资源大小:2.74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部编版(共15张PPT).ppt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9 9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课文导入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现在,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宋】 苏轼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注释:“横看横看”是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是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是侧面。是侧面。“各不同各不同”就是各不相同。就是各不相同。“不识不识”是不能认识,辨别。是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缘”是因为;由于是因为;由于“此山此山”是这座山,指庐山。是这座山,指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变幻莫测学习古诗学习古诗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千姿百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要想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上。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填空。一、填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代诗人( )( )。前。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课堂演练课堂演练宋宋苏轼苏轼横横侧侧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二、题西林壁二、题西林壁 前两句:前两句: 后两句:后两句: 它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它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课堂演练课堂演练写景写景明理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诗前两句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姿态不同来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后两句却蕴含了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小结小结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