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1).docx
-
资源ID:12365041
资源大小:376.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1).docx
树叶中的比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发现虽然树叶的大小各不相同,但同一种树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2、 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树叶中的比的有关规律的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和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索生活中的规律,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一、自主学习预习初探: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内容。课前收集一:根据课本上出示的树叶,收集不同的树叶若干片。若一些不常见的树叶收集不到,则可以换其他树叶代替。注意收集的树叶要完整,不要缺损。 1、你收集了是树叶是 2、观察你收集到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写一写(大小、形状)。3、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把你的想法写一写。自主学习小贴士(1)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注意什么? 用直尺测量长度时,应做到:一放正,二对“0”。即先把尺子放正,把待测物体放到直尺的刻度上方,然后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最后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被测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2)怎样求出两个数的比值? 用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比值可以是( ),也可以是( ),还可以是( )。课前收集二:测量方法:树叶的长一般要沿树叶主叶脉的方向进行测量,量出最长距离(不含叶柄);树叶的宽一般要沿与主叶脉垂直的方向进行测量,量出最宽处的距离。注:计算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二、课堂探究1、提出问题(1)师:观察教材66页的树叶图片,说说你的发现?(2)师:从数学的角度,你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2、探索与实践课前,我们已经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收集树叶和对树叶进行对比与测量。出示平板的报表数据:探究活动一:小组合作,测量计算 (1)把树叶编上号,从1号到10号,以免在测量过程中遗漏或重复测量。 (2)小组合作,要求:两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拍照上传。 (3)具体要求:把树叶放平,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测量树叶长和宽的最大值。测量量精确到毫米,做好记录,拍好本小组测量时的照片和测量的结果。 (4)注意分清不同的记录表格。(表一)同一种树叶长宽及比值表 (表二)不同种类树叶长宽及比值表_树叶的长与宽及比值 不同种类树叶的长与宽及比值树叶名称 (表一) (表二)三、技能训练探究活动二:整理数据,观察分析 为了便于观察与比较,我们来计算一下同一种或不同种类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数。 (1)计算各小组测量的10片树叶长宽比值的平均值,并填写下表。树叶的名称比值的平均值 (2)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你还有什么发现?小贴士:四、反思提升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2、经过这次活动,你又有什么新的疑问?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3、在我们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运用我们数学中统计方法来探索规律,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这些数据的随机性,增强数据分析的能力。4、星期天,小明和小伙伴来到学校,他们在同一棵树下,每人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树叶长/mm183363112树叶宽/mm8152951长与宽的比值 (1)求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填在上表中。(2)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在这棵大树上,小兵采集了一片树叶的长是145毫米,这片树叶的宽大约是大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4)小丽在这棵大树上,也采集了一片树叶的宽是145毫米,这片树叶的长大约是大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5)小红采集了一片树叶,量得长和宽分别是121毫米和14毫米,你认为这片树叶是从小伙伴们采集树叶的那棵大树上摘的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