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比例的意义|冀教版.doc
-
资源ID:12365295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比例的意义|冀教版.doc
比例的意义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冀教版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 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4.能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师:我来考考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我说一个数,请你说出这个数的 ,比比看,谁的反应快,(直接站起来抢答)100 5 0.4 1.5 70% 再来一组,我说一个数,请你说出这个数的25%,开始:10 4 1 16 3师:同学们,其实刚才每一次老师说的一个数和你抢答的那个数都能组成一个比,比如:100:25、4:1、16:4等等 比值都是(4)一、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请你回忆下,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举例比有几项?比有前项和后项。比有什么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a:b=(a m) : ( b m) = c (b0、m0) 举出实例。) 摘要板书:(左版)5 : 8 = 前项 后项 比值化简比 10:50=1:5,求比值10:50=0.2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什么是比例1.出示情景图,师:同学们,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探讨关于图片像与不像中所隐藏的数学奥秘。请大家认真观察,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为了便于后面的计算的需要,我们把每张图片的长、宽的格子数都标上。2.小组交流。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小问题展开思考:(1)哪两张图片像?你能根据这两张图片写出两个比吗?(2)比较写出的这两个比,思考这两个比之间的关系。(3)总结发现: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3.汇报交流:预设(1)哪两张图片像?(2)根据这两张图片写出两个比?(可以是两个图形长与长的比、宽与宽的比,或者是一个图形的长与宽的比与另一个图形的长与宽的比。)(3)这两个比之间的关系。比值相等(6:4 和3:2 或6:3和4:2、6:4和12:8或6:12和4:8)(根据回答作摘要板书 6:4=3:2 6:4=12:8)图A、B像:6:4=3:2 ,6:3=4:2图A、D像:6:4=12:8, 6:12=4:8图B、D像:3:2=12:8,3:12=2:8(4)小结:比相等的两张图片像。那么不像的两张图片中的比相等吗?请你举例说说。4.探求共性,概括意义。师:像6:4=3:2 、6:4=12:8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板书(补充: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介绍:内项和外项,两种书写形式。(板书)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师: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强调: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5. 区分比和比例师:比例和比有区别吗?(请生口答)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二)探索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主要方法。右表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蜂蜜水 蜂蜜水蜂蜜/杯 2 10水/杯 3 151.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3.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两种方法:求比值或者化简比)三、对应练习1. 练一练第2题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18和3036 48和520 和0.52 和四、拓展练习1.想一想,填一填(汇报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1)4:( )=8:2 【1】(2) ( ): 4 =( ):2 【答案不唯一】谁能用一种方式将所有的情况都概括了。【2a a】(3)已知A: =B: 求A:B= ( ): ( ) 【2:3】五、课堂总结师:根据板书:左、中、右过去我们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在比的基础上认识了比例,今后我们还将根据今天所找到的这些比例式继续探索比例中的更多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者还有哪些困惑?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 潘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