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统计(统计表初步)▏沪教版 (2).doc
-
资源ID:12371400
资源大小:37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统计(统计表初步)▏沪教版 (2).doc
统计表初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划“正”字或竖杠法等进行记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后填写统计表。2会将收集、整理和呈现在统计表内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比较不同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体验数学化繁为简的思想。2在探究根据实际情境设计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分类思想。3. 在情境中经历统计全过程,提升统计分析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中国数学文化的内涵,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用划“正”字或竖杠法等进行记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后填写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呈现情况进行分析说理。教学难点根据情境的不同,合理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确定统计表中的项目分类。教学过程【环节一】数据收集方法的学习引入:森林公园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动物运动会的体育比赛项目是:踢毽子、跳绳、健身车。1.初试收集数据的方法记录要求:每种体育比赛项目,各有几只动物参赛?PPT呈现:动物选手参加体育比赛项目情况。尝试记录:记录各项目参赛动物的只数(动态数据的收集)预设记录情况:a.用汉字记录; b.用数字符号记录; c.用图形符号记录; 2.交流汇报并比较各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充分展示学生记录动态数据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辨析中,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为学习“正字法”、“竖杠法”这两种常用的、更为简便的记录方法作铺垫。3.提炼数据收集方法数学小故事4.再尝试收集数据的方法划“正”字或竖杠法【设计意图】结合中国古代数学小故事,了解“正字法”或“竖杠法”的由来,感悟以“5”为基数的数据汇总整理方法,再次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环节二】统计表的认识1.认识统计表观察:统计表的组成。预设汇报交流内容:a.观察方向:横向、竖向 b.要素:标题、项目、数量(单位)2.认识“总计”3.统计表的用途思考:统计表的统计主题及用途情境选项:厨师长我要了解各参赛动物的午餐情况。裁判员我要了解动物选手参加比赛项目情况。【设计意图】在认识统计表组成的过程中,了解统计表是围绕统计主题所展开,感知统计主题与标题;标题与统计项目、数量(单位)之间的匹配关联。同时,能根据上述的匹配关系,按照不同的统计情境需求,体会统计的实效性。【环节三】统计过程的体验1.确立统计主题讨论:根据厨师长的需求,如何设计统计表。预设:项目的分类、数量(单位)、标题。【设计意图】根据不同的统计需求,确立统计主题;并由统计要素间的匹配关系,确定统计表中的项目分类,设计出新的统计表,从中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分类思想。2.收集静态数据尝试记录:填写“各参赛动物午餐准备情况”统计表(静态数据的收集)【设计意图】观察、比较静态数据的收集方式,体会符号标记记录的优势不重复、不遗漏地分类计数。通过比较分析收集动、静态数据的不同,初步体验根据不同情境合理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同时,再次经历并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3.数据呈现辨析:关于“总计”4.说理分析根据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说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统计表中“总计”相同,感悟对于同一个统计样本,分类统计中的“总计”能起到一定的检验作用。同时依据数据,对应不同的统计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提升统计分析的意识,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环节四】课堂小结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及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总结,明晰知识背后的过程方法及数学思维的体验。板书设计统计表初步踢毽子跳绳健身车动物选手参加体育比赛项目情况项目踢毽子跳绳健身车总计参赛动物(只)各参赛动物午餐准备情况项目 (羊) (猴) (老虎) (猫)总计份数(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