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乞巧》(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docx
-
资源ID:12371829
资源大小:213.7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乞巧》(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docx
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注释】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节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几万条:比喻多。【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夜空,仿佛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少女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人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诗词背景】幼年时的林杰,对七夕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欢悦的小诗。【赏析】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资料袋】乞巧节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练习】1、乞巧一诗的作者是 。“乞巧”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的是 这个节日在每年的 。2、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最普遍的乞巧方式是( )A.对月穿针B.月下采摘C.烙巧果子D.包吉祥饺【答案】1、林杰 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七夕 七月初七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