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搭%E3%80%80石 第一课时 部编版.doc
-
资源ID:12377895
资源大小:610.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搭%E3%80%80石 第一课时 部编版.doc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字词句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43个字,会写57个词语。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阅读学习“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住关键词句”“带着问题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习惯,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印象深刻的画面或具体的事例感受人物的特点和品质。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书面表达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描写自己的老师。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1本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于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您觉得下面的理解正确吗?本单元教学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强化学生阅读时“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人们常说的“快速阅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快速阅读方法训练”,要把阅读课上成“速读方法”的训练课。提高“阅读速度”不是一味地要求快,它与阅读理解、记忆的要求是同步的。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既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要达成课文阅读理解的目标。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有了方法、策略就能运用自如的,而是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不断练习、运用,才能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能力。2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为“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为完成本次习作,您觉得需要怎么做?不需要准备,教学进行到单元习作时直接写就好。需要提前准备,可先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注意观察老师的言谈举止,并做好观察记录。搜集写作素材对本次习作非常重要。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老师的特点写,通过一两件事例把特点写具体。这与中年级段的要求不同,中年级段仅仅要求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写清楚就可以了。要正面引导学生写出“可爱”的老师形象,避免丑化老师。习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给自己描写的老师看,让老师谈谈感受或提点修改建议。内容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习作语文园地合计课时222221115 搭石语文要素阅读: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准备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课时目标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生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阅读方法1导入:进入高年级,我们需要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阅读的速度,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同学们关注过自己的阅读速度吗?每分钟的阅读量大约是多少字?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既要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从现在开始,大家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阅读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看看阅读速度是否得到提高。2出示学习提示,明确阅读要求,提示方法。在学生进行计时阅读之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记下所用的时间。时间是指自己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这篇课文的时间,而不是自己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要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的时间。(2)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分心。遇到不懂的词句,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读。(3)记录完阅读时间后,要合上课本,再完成检测题。在完成阅读后才可以看检测题。完成检测题时不可回读课文。(4)完成检测题后,请举手示意老师,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阅读。设计意图:借助检测题的形式,能够提醒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不能一味求速度而忽略了阅读理解。检测题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课文的基本信息,用于检测学生是否把握了课文内容。二、记录阅读时间,检查阅读效果1.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1)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投影一个计时秒表,方便学生阅读完成后立刻得知阅读时间。(2)下发检测题。要求学生把检测题放在抽屉中,先不要看。(3)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他们是否按要求记录时间,完成检测题。2出示简单检测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课件出示以下检测题)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1)人们需要“搭石”的季节一般在()。A夏季B秋季C春季(2)两块搭石之间的间隔一般在()。A两米左右 B两尺左右 C块块相连(3)“走搭石”与过真正的桥不同,需要()。A紧走搭石慢过桥 B慢走搭石紧过桥 C慢走搭石慢过桥(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A如果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着急赶路,就不在意搭石稳不稳了。B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动作要协调有序,否则有人可能会掉进水里。设计意图: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同学读得快,但理解不够准确;有的同学读得慢,但理解更准确一些;有的同学读得又快,理解得又好;有的同学读得较慢,而且理解还不太准确。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C走搭石的时候,如果相向而行的人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三、交流阅读体会,进一步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1让阅读时长不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是否回读,在哪些地方回读,完成检测题的情况如何。2重点交流如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两个学习伙伴的对话,体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回忆自己的阅读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有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读的现象,说说自己的感受。预设1: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就能集中注意力。预设2:刚开始阅读,我不理解“出工、收工”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没有停下来回读,读到后来,我猜测应该是“出去工作”和“下班回家”的意思。预设3:我发现,阅读的过程中稍微一分心,有些词句就不能理解,需要回读,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预设4: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感觉前面的内容没有记住,不自觉地要回读,影响了阅读速度。预设5: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出声,不指读,就比朗读要快得多。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凸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只需能借助具体语境猜读意思即可,不必反复回读、强化识记生字。本课的识字、写字教学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集中进行。3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阅读体会。(1)“集中注意力”阅读是一种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深入的专注阅读状态,而不是一边阅读一边想着其他事情。(2)“回读”是指阅读中眼球反复扫过文字。回读次数越多,阅读速度越慢。所以阅读中要尽可能减少回读的次数。(3)“集中注意力”“不回读”需要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练习。四、检查预习,识记生字、词语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生字。2组织学生自主认读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和注意事项。预设:(1)“绰”读chuò,不要误读为zhuó。(2)可借助偏旁或结合词语识记、理解“汛、谴、惰”等字。其中“汛”的偏旁是“氵”,说明这个字与水有关,可以联系词语“汛期”来记忆。“谴”是“责备、申斥”的意思,可以联系词语“谴责”来理解。“惰”是“懒”的意思,可结合词语“懒惰”来理解。(3)多音字“间”读“jiàn”时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如“间隔、间断”等。3检测学生识字的情况。(1)集中注意力,迅速找出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每组词语在大屏幕上只显示两秒钟。设计意图:所出示词语包含本课生字,既默读了生字,又能训练“集中注意力”阅读。A.汛期防汛喜讯汛情B懒惰偷懒惰性勤快C协调威胁协助协管D衡山平衡衡量横竖(2)用较快速度默读这些词语,看看能记住几个。每组词语在大屏幕上只显示两秒钟。A访问问答答应应声B谴责责备备考考试C间隔隔开开始始末D人影绰绰绰绰有余余音绕梁4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关键词句概括课文每一段的意思之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通顺的句子来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分两组出示下列词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谁能记住所有词语。每组词语在大屏幕上只显示两秒钟。第一组:汛期秋凉平整方正间隔平稳第二组:平衡协调有序招手示意理所当然联结情感(2)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复述课文内容。预设:每年汛期来临,溪水猛涨。秋凉以后,人们就在溪水中摆放上一块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平稳地放好。走搭石的时候,要走得快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必须协调有序。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会互相招手致意,让对方先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人们也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