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5 植树问题丨苏教版.doc
-
资源ID:12380325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5 植树问题丨苏教版.doc
课 题植树问题学习目标1、 利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3、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会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识别植树问题模型的三种类型。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激发兴趣1、抢答:100个本子,每人分5个,每人可以分几个?引出主题内容:今天的研究内容与除法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系呢?请读题2、出示主题图,理解题意。(1)生读题: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学生读完题之后,老师简要介绍间隔,间距,全长这些名词。(2)合理猜想,你认为答案是多少?3、根据学生的猜想,板书:20,19,21,22的答案。激趣引入1、抢答,并说一说这样计算的理由。2、独立思考,根据题意合理猜测答案,引起与第一题的冲突,并思考这样猜想的过程。一、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你能仔细想一想,你是怎样猜的这个答案的吗?(抓住20这个数字,请一个学生来说,你是怎样想到20的?)师:我们猜测的这些答案对吗?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吗?师:你打算怎么画。你真有数学家的头脑。师:像研究的数据庞大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研究的数据变小在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真实的规律,这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 你打算简化到多长进行研究呢?你们选的长度有个特点,为什么要有这个特点呀? 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植树问题的模型: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师:同学们的选择不一。现在,我们就统一选取这条路的20米来进行研究。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单,先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思考在组内讨论,看看组内有多少种不同的想法。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组织学生展示汇报 帮助学生整理语言汇报追问:(1)第一步20/5=4(个)是计算出谁的数量(间隔数)(2)“4个”明明是间隔数,怎么第2步的算式又表示4棵树了?(组织学生用一一对应来解释)板书一一对应3、组织学生观察对比三种情况的异同点师:我们来看看这三种情况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都要先用除法算出间隔数,不同点:要在求出商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棵树是否要加减1.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同是20的小路,在求出间隔数之后还需要加减1吗? 因为,两端都栽那种情况的间隔数都有对应的树,还多出一棵树没有间隔与之对应,求棵树的时候需要加1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间隔数,商加减1。4、组织学生独立研究其他数据下的植树问题,进行归纳:刚才将100米的小路上植树的问题,简化到20米的小路上植树来研究,现在请同学们继续应用化繁为简的方法,选取一个合适的长度进行验证:是否像刚才一样也有三种不同的植树情况? 原来不论路的长度,都可能会有这三种植树情况。三、回到原题,归纳方法:(1) 同学们,那100m的小路上到底能栽多少棵数呢?(学生笔算)(2) 原来三种答案都是正确的。那如果老师在这道题中加一个条件两端都栽,答案是多少呢?(3) 如果再加一个条件,在路的两旁栽树呢?小结:在我们遇到具体的实际植树问题的时候,就要视情况来选择与判断了。主题探索预设:请一个学生说,也许大家会觉得有不同的情况,发现思路很混乱,需要理清。预设:我们可以画图。小组合作:(应用化繁为简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1、独立思考:(1)选取这条路中的20米(间距5米)来研究;(2)把你认为可能的植树情况都画出来;并列出相应的算式。2、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想一想在20米的小路上种树有哪些不同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整理语言,分工准备汇报。观察老师贴出来的矩阵图。进行从横向对比思考:这里的商都是4个,表示什么意思?(间隔数)为什么有的情况需要减1,有的需要加1。说说这样做的理由。组织学生边说便出示幻灯片回到例题,用所学的只是来判定自己猜想的结果的合理性。说一说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组织学生对比抢答题和例题, 师:这两道题目真是有意思,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了吗?请你来对比一下这两道题的异同点吧: 抢答题只是求100里面有几个5,我们的例题同样的要先求100里面有几个5,可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进行处理。 数学真是无处不思考啊,真有意思!二、归纳课题:1、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并展开具体说一说是符合那种模型。2、小结:我们把这类型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巩固实践预设:比如说: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据几次? 从楼房的1楼爬到4楼,要走几个楼梯间?(带着学生说一说符合那种模型)1、判断下列各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1)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一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小朋友们排成10米的纵队,每隔2米站1人,共有几人?( )(3)在周长50米的圆形池塘的周围每隔5米种一棵杨柳,要种多少棵?( )2、园林工人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3、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它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两端的旗子不动),间隔应改为多少米?拓展应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订正。小组合作点: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板书设计:植树问题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