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11 泥器皿丨岭南版 (2).doc
-
资源ID:12381117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11 泥器皿丨岭南版 (2).doc
泥器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泥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盘泥条法进行器皿制作与装饰。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进行“泥丸小体操”,感受泥土的可塑性;(2)通过欣赏优秀的器皿作品,了解器皿的造型、花纹和色彩的特点;(3)通过竞赛小游戏,探索盘泥条法制作器皿;(4)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并总结器皿制作方法;(5)通过羊阿婆作为课堂线索,使学生体会陶器艺术传承的魅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陶器的历史与文化,感受陶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使学生体会传承伟大民族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教学重点学习盘泥条法制作泥器皿的立体造型。教学难点(1)泥条盘高的技法;(2)创意构思与创作。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搓、压、捏、贴、 揉等基本的泥塑技巧。本课制作“中空”的器皿的技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对器皿有普遍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陶瓷作品图片、泥器皿实物造型,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泥塑技巧。其中,着重让学生在感受泥土的过程中,理解过去泥土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了解中国陶器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提供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瓮、与现代的陶瓶作品供学生欣赏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古代与现代陶器不同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理解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先运用基本的成型方法制作器皿的主体部分,然后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对外部特征进行表现,使器皿有了具象的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还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器皿的含义。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三种基本的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和泥板成型法,并配有详细的步骤图。在本课中,我将以盘泥条法作为重点制作方法教会学生制作泥器皿。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对器皿有普遍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供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探讨基本的成型方法。着重引导学生将自制的器皿变得既美观又特别,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积极性。器皿是泥塑课程中最为传统和基本性的内容。在教师的教学中,如果未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就容易走入枯燥和乏味的困境。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跟着音乐一起动手给泥巴做“泥丸小体操”的方法。教具学具学具:铅笔、陶土。教具:PPT课件、铅笔、尺子、陶土。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带领学生一起来给陶土做“泥丸小体操”。(1) 把泥土揉松揉软;(2) 搓泥球;(3) 压泥板;(4) 搓泥条。2引出话题,导入课题,板书 泥器皿。跟着音乐节奏,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做“泥丸小体操”。尝试体会陶土可塑性的特点。同时基本了解泥板和泥条的制作方法。展开阶段二、 新课讲授在新课开始之前,介绍一位神秘来宾:羊拜亮(黎陶非遗传承人)。PPT介绍羊阿婆的生平和作品。问:同学们想要学习制陶,把陶器艺术传承下去吗?1.了解器皿问:什么是器皿,生活中有哪些器皿?用于盛放物品的容器。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统称。2.器皿的起源问:最早没有出现器皿,人们用什么来装水喝?双手合十装水喝的动作是现在所有器皿的起源。请同学看图说一说器皿后来的发展。用泥巴做器皿,烧制泥器皿,再到后来在泥器皿上画图案。3.欣赏器皿的美(1)比一比古今不同的器皿作品,形容一下这些器皿的特点并猜猜其用途。造型;花纹;3色彩。(2) 你还知道哪些其他造型的器皿吗?碗、水壶、花瓶、杯子等等。(3) 你会给它们添加什么装饰?三、泥器皿制作1. 小游戏(谁最快,谁最像。)在一、二两大组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根据准备好的泥板和泥条,组装出指定的器皿。2. 微课示范盘泥条法的制作和装饰方法装饰方法:引导学生可用笔划或拼贴的方式装饰器皿。小结制作步骤:(1) 做泥板;(2) 搓泥条;(3) 泥条沿着泥板内边缘围起来;(4) 用划或贴的方式做装饰。3. 制作要求(1) 小组合作完成一件作品,运用盘泥条法制作;(2) 器皿需具有实用性,可以盛放东西;(3) 器皿要装饰精美。四、 展示与评价举办新民小学陶器大型拍卖会。请各组的设计师代表发言阐述设计理念,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更高的出价。1. 学生自评我们小组做的是( ),它的造型是( ),它可以用作( ),装饰了( )。问:你在做的过程遇到什么问题吗?2. 学生互评说一说你选择为这件作品出高价的原因。评价要点:(1) 造型美观独特;(2) 成型的技法;(3) 夸张的表现手法;(4) 装饰精美,功能实用。1. 教师小结从作品的创意、造型、制作方法、夸张的表现手法和作品欣赏及实用功能方面总结。通过观看PPT和老师介绍,认识羊阿婆,了解本课的基本任务:制作泥器皿。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泥器皿的发展。认真观察图片,比一比古今两个器皿的不同特点并且说一说。积极思考生活中其他器皿的造型和花纹。理解器皿的多样性。学生在组装器皿中探索盘泥条法的制作步骤。认真观看微课,理解盘泥条法制作器皿的步骤和要求,注意制作中的温馨提示。认真听取要求,理解制作的目标。学生进入拍卖会场景,争先为自己小组的作品拉票。认识器皿的魅力,带着传承的心态学习制作泥器皿。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器皿的概念。了解器皿的起源,认识泥、火和人类的关系。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古今泥器皿的不同特点,为后面制作的泥器皿有了初步构想。引导学生探索盘泥条法的制作步骤。通过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泥器皿盘泥条法的制作方法,学会运用划和贴的方式添加装饰。引导学生创作的要求和指引的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造型,装饰和用途上表达。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过程中的出现问题,使其学会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阶段 这时,天已经黑了。最后一步就是对做好的陶器进行烧制。伴着羊阿婆烧制陶器时哼唱的歌谣,老师最后向同学们表达诚心寄予。希望各位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通过真实地与泥土的相处,也可以爱上陶器,传承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 在羊阿婆的歌声下,聆听老师最后的寄予。回味本课中留下的所有美好。点出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陶器艺术的魅力,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无比美好。努力担当起传承优良民族文化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