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西师大版(2014秋).docx
-
资源ID:12383120
资源大小:20.3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西师大版(2014秋).docx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理解并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并对不同类型的比选择合适的化简方法,为学生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在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化简比的方法。2、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3、体会知识间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比的化简方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比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回忆刚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为后边化简比打下基础。并通过4个判断题练习加以巩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2. (1)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最简整数比的定义的记忆。)比的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叫最简整数比。(2)最简整数比要满足哪两个条件?(提示学生对化简结果进行判断,是否正确的进行了化简。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正确判断化简比的结果。)比的前、后项都是整数; 比的前、后项只有公因数1(前、后项互质)。二、新授。(通过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以及其他形式的比分类别教学。并总结各种类型的比通常选择的方法,达到本节课的目标。)1、化简整数比。(1)学生分组讨论并化简下列比。(出示课件)15:12 48:40(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相互讨论,并分别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并抽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板演三种方法。最后老师在PPT上展示用比的基本性质的化简过程,在黑板上演示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本性质化简过程。在用除法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之前,应该向学生强调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换。)同学们已经把它们化成了最简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首先要把15:12转化成1512,把48:40转化成4840,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在化简的过程中,我们要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3和8。即:1512=15÷312÷3=54,4840=48÷840÷8=65。用除法的基本性质,我们首先要把它们转化为除法,再用除法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在化简过程中被除数、除数分别同时除以3和8。即:15:12=15÷12=(15÷3)÷(12÷3)=5:4,,48:40=48÷40=(48÷8)÷(40÷8)=65。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应该熟知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化简过程中,前项后项分别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即:15:12=(15÷3):(12÷3)=5:4,48:40=(48÷8):(40÷8)=6:5(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前后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这两个比前后项都是整数。)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正确的把上边的整数比化简了,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说出来呢?(引导学生回忆,在例2中,我们一步一步的用200和240的公因数来除,过程很复杂也容易出错,所以为了简便,我们除以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一次性把比化简成最简比了。)化简整数比: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化简小数比。(1)学生分组讨论并化简下列比。(出示课件)0.15:0.3 0.75:2(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前后项有什么特点?上边两个比中都含有小数,比中含有小数又需要怎样处理,化简才更加简单呢?(学生自己思考,并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让学生想到先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比。)我们先把含有小数的比化成整数比,再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化简整数比。(在PPT上演示化简过程)提问:同学们,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说出来呢?化简小数比: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3、化简分数比。(1)学生分组讨论并化简下列比。(出示课件) (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前后项有什么特点?上边两个比中都是有分数,比中含有分数又需要怎样处理,化简才更加简单呢?(学生自己思考,并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让学生想到先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比。)我们先把含有分数的比化成整数比,再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化简整数比。提问:那么怎样把分数比的分母去掉而又不使比值变化呢?(让学生讨论,怎样把分数比化简成整数比。并找同学回答。)同学们要记住,不管是整数比还是小数比分数比,都满足比的基本性质。所以我们需要在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就可以了。对于56:16分母都是6,所以只需前后项同时乘以6就可以去掉分母。即:56:16=56×6:16×6=5:1。而对于712:38分母不同,所以要想去掉他们的分母,就必须前后项同时乘以12,8的最小公倍数24。即:712:38=712×24:38×24=14:9。(在PPT上演示化简过程)提问:同学们,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过程说出来呢?化简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4、巩固练习。(1)化简下列各比。1m:50cm 0.3:1.5 45:57 90.03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第一个题带单位怎么处理?(同桌讨论,对于带单位的比怎样处理。)提问:对于第一个含有单位的,首先要统一单位,那么到底是把米化成厘米还是厘米化成米呢?虽然都可以正确的化简比,但在这里最好是米化成厘米。因为1m=100cm。100是整数,50也是整数,便于计算。提问:最后的结果需要带单位吗?(学生同桌讨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刚才已经说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带单位的比,首先要统一单位,最后的最简比是不能带单位的。请大家牢记,化简比的结果不能带单位。过程:1m:50cm=100cm:50cm=100:50=2:1。(在黑板上演示过程。对于0.3:1.5, 45:57这两个题,找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并评讲。) 90.03这个比请大家注意,这里不是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整数,这里分母是小数,所以这里是比。提问:对于这样类型的题我们怎样处理呢?(学生同桌讨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请大家注意,这里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答。a.把这个比化成常见比的形式9:0.03来解答。这个比里面含有小数,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需要先化成整数比来解题。即:90.03=9:0.03=(9×100):(0.03×100)=900:3=300:1。b.虽然这个比不是分数,但它也满足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子分母上同时乘100,再化简。即:90.03=9×1000.03×100=9003=3001。那么大家看到这个结果一定要注意,不能把3001化成300。因为一个表示比,一个表示比值。(在黑板上演示过程。)(2)选择正确的答案。 96的比值是( )(A)3 2 (B) 112 (C) 2 3 0.25 1.25的最简比是( )(A)25 125 (B)1 5 (C) 5 1(这两个题让学生自己做,并找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三、归纳化简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心里默想,然后再找三个同学分别说出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的化简过程。)1、整数比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简比。2、小数比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3、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四、做一做,想一想。请大家想想下面这个题可以怎样做?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分组讨论并让每组派人到黑板演示。)这个比例里既含有分数,又含有小数,和90.03有点类似,可以借鉴它的方法。我们既可以把0.125化成分数18,也可以把58化成小数0.625。然后再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解答。方法一:0.125:58=18:58=18×8:58×8=1:5方法二:0.125:58=0.125:0.625=0.125×100:0.626×100=125:625=1:5五、课堂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找一个同学回答,并有其他同学最后补充。老师最后对学生回答不当的地方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