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1).doc
-
资源ID:12385203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1).doc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2)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2)不迷信权威;(3)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点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难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2)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3)学生收集有关人类探究地球的历史资料。教学活动建议:课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千年历史,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是几个科学故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其所然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其所以然。因此,本课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例如借助地球仪、黑板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的意义,借助地球仪和粉笔头,可以模拟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航船的情景等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疑,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齐答地球)同学们,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板书:球形)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可是人类在探究认识地球的形状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今天就踏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什么形状的呢?你们知道古人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有哪些同学回家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生汇报:a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B张衡,汉朝科学家,他说“浑天如鸡卵,地如鸡中黄,居于内” c 古时候人们还以为大地弯曲呈弧形 d公元前500年前后,毕达哥拉斯设想大地是球形的。(3)古人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多种猜测与说法,比如(实物投影)(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月球被遮住的边缘总是圆弧形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球形的。(5)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蛋黄是球形的,已接近准确答案。(6)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因为这些都是科学家根据现象猜测出来的)(板书猜测)2、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见一种现象,同学们,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到远处的船只向你驶来,你通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当船只离开港口远航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课件出示“帆船离港”,提问:人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这个现象会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猜测?(地球是球形的)(1)人们的猜测有没有道理呢?那么我们就来一次模拟实验,我们让你叠的小船在地球仪上航行,看看是否和我们刚才讨论的结论一样(2)生利用纸帆船和地球仪做模拟实验。过渡:小帆船在球形的地球上航行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小帆船在平面的地球上航行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也像小科学家一样来做个对比实验。(3)你想怎样做这个实验呢?生设计实验,多媒体出示实验过程。(4)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生答师多媒体出示注意事项。(5)现在请同学们2人一组根据实验过程来做这个模拟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记录(记录表格)进港的现象出港的现象小船在地球仪上小船在桌面上结论:(11)师小结: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见进、出港的船只猜测出地球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1)谈话:一位航海家因为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所以他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环球航行,你们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麦哲伦)我们一起来观看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2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3)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么?(4)看了麦哲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5)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也是从这时开始人们开始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起名叫地球。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2)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了,现在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呢?师生共同小结: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三、全课总结:虽然如今科技比较发达,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想在座的某位同学或某几位同学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这些科学家的一员,来深刻的研究地球,为人类做出贡献,老师期待着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