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 夏天里的成长|部编版 (1).docx
-
资源ID:12385650
资源大小:13.8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 夏天里的成长|部编版 (1).docx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关于教材】本课是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本单元,要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腻,描写的巧妙;注意体会文章选取适当的材料或事例表现中心的写法。 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的原文夏天中的第一段文字,节选的这部分可以当作一篇独立的写景抒情小散文来品读。文章以开头中心句统领全篇,然后从不同方面来体现“快速生长”这一中心,选材当,构思巧,结构清,语言美。【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通过修辞句、长短句进行细腻描写及表达情感的特点。2. 培养选取适当的材料或事例表现中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词句的作用。难点:围绕“万物迅速生长”,选取其它的适当材料,用适合的句子来表现这一中心。【教学方法】 朗读法、比较法本文描写很精彩,适合朗读法教学。为了直接感受本文语言的特点,可以通过去词、缩句的方式,用比较法教学。【教学说过程】1课时课前预习:1. 回忆你经历过的夏天,想想夏天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事物能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2. 查阅资料,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六月六,看谷秀”和“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两句谚语的意思。一由预习题1导入新课。二读课文,说说作者梁容若对夏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三 为了突出“万物”的迅速生长,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的事物。以第二段为例,作者在此段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相似点?生物:绿蔓、竹子、高粱、苞蕾、白石头上的苔藓、黄泥土里的种子、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五比较课文第2段与下面这段文字。改文:生物在夏天生长。豆棚瓜架上的绿蔓、地里的竹子和高粱在生长。苞蕾长成鲜花再长成果实。白石头会长苔藓,黄泥土会长成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也会长大。原文: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蓬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一) 先找不同之处,在原文中圈画出来。落实两处文字的不同之处:表示时间词语或有或无,是否使用修辞手法。(二) 交流原文通过用修辞,用表示时间的词在表达情感上的好处。1. 从修辞句的角度看:改文:生物在夏天生长。原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原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了“成长”,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句。2.从表现时间的词语看:原文用“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等词语表明这些动植物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成长,体现了他们的成长是“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小结:原文比改文更能表现作者突然发现这些动植物有了飞快成长的惊讶和喜悦。恰当地运用词句可以更好地传情达意。能帮助作者传情达意的词句就是好词好句了。四 圈画第3段、第4段的好词好句,并思考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用第二段学过的方法来感受三、四段中作者的情感。小结:作者通过生物、非生物和人在夏天的迅速成长来表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由物及人,人的成长,不仅要长,还要“赶时候”长;不仅要长身体,还要长精神。五 作业:1.造句(一两句即可)(机动)1) 另选一种生物,用几句话来表现它在夏天迅速生长。(可以仿照第二段写)2) 仿照第3段“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造句。2.课外阅读梁衡夏感、梁容若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