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比例尺(3) 人教版.docx
-
资源ID:12386524
资源大小:20.4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比例尺(3) 人教版.docx
第3课时 比例尺(3)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及练习十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2.能熟练地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根据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平面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叫做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如何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1.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画平面图。课件出示例3。组织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汇报。方向和距离可确定位置,题中方向已知,算出图上距离即可画出平面图。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画出平面图,然后在全班交流。小结:根据比例尺画图的一般方法:(1)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计算图上距离。(2)根据方向和距离,画出平面图。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1题。让学生明确:同一幅图,只能使用一个比例尺,在图中,这四个地点到小明家的距离都应小于小明家到四条边界的距离。所以可以先测量这幅图中小明家到四条边界的大致尺寸,再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尺。五、拓展提升1.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10 cm。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为119,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10×600000060000000 cm600 km 600÷3×110(千米时)110×3330(km)2.某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 m,宽30 m。在下面的比例尺中选用比例尺( 1500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11000 11500 1500 )六、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十第12题。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认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动手画一画。读题,说说解题方法后完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再完成。独立完成。完成后,说一说理由。板书设计比例尺(3)例3 200 m20000 cm 400 m40000 cm 250 m25000 cm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00×2(cm)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000020000)×2(cm)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00×2.5(cm)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利用比例尺来画平面图,整节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探究,对本课的问题掌握较好。不足之处:课堂上学生动手时间少。教学建议:教学时整合其他知识,让学生对比例尺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