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020年春季5.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部编版.docx
-
资源ID:12387821
资源大小:21.4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020年春季5.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部编版.docx
课题: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应对自然灾害(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在遇到雷电、山洪、地震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安全应对。知道国家层面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技、法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教学重点: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学会避险自救。教学难点:灾害面前,要有镇定自若的态度和不畏艰险的勇气。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地区,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清楚引起灾害的原因。了解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那如果我们遇到万一遇到自然灾害,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应对自然灾害的课堂。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2.目标解读:本课学习,同学们要知道在遇到雷电、山洪、地震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安全应对。知道国家层面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技、法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防御自然灾害。(一)避险意识小测试1.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2.你有避险意识吗?仔细阅读39页“活动园”中的内容,仔细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那些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3.学生读图文,讨论交流。4.指名回答。(二)自救自护能力待提高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在遇到雷电、山洪、地震和泥石流时我们该如何应对?1.防避雷电要细心:A.室内预防雷击。关好门窗,不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不打电话,不靠近金属设备。另外,不穿潮湿的衣服,不靠近潮湿的墙壁。B.室外预防雷击。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线,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大树等,躲避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中。不在旷野行走,不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不用金属雨伞,不把铁锹、锄头扛在肩上。2.遇到山洪高处跑A.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 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B.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C.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3.地震灾害勿恐慌:A.冷静处理,切勿着急。如果所处的是平房,那么你要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是楼房,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B.先找到藏身处,再离危险区。迅速抱头,躲在室内墙角或桌子等坚固物体下。注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躲在墙角,应用手保护头部和颈部;躲桌下,要用手抓紧桌腿。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C.如若被埋,切勿慌张,留存体力等待救援。4.泥石流来两侧跑:A.判断泥石流。一看:河(沟)床突然断流或流量突然增大,并夹有大量柴草、树木;二听:河(沟)谷深处有轰鸣声并伴有轻微的震动感。以上现象说明河(沟)上游可能发生泥石流。B.躲避泥石流。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5.教师小结:当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只有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逃生。同时注意千万不要盲目随从,要学会自己判断格局,遇事三思,爱护我们的生命,在灾难中学会自我保护。(二)绘制逃生路线图。1.在校园里,我们假如突遇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不光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还要有固定的逃生路线,才能帮助我们尽快地脱离危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一下逃生路线图吧!2.绘制路线图步骤。40页活动园内容。先找来校园平面图,作为参考。然后,和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去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图标,在图上作出标注。最后,将合理的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3.自由组合,作图。4.展示评价,反馈定稿。5.在商场、超市、电影院医院、酒店等公共场所,往往也在醒目的位置悬挂逃生路线图, 大家一定要认真观看,以备不时之需。5.教师小结。在遇到危险时,一定要按照既定的逃生路线逃生。(三)国家层面防灾减灾措施。1.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2.自读40页阅读角,思考,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3.学生交流。4.教师补充:为了观测天气变化,人类发明了气象卫星;为了预警海啸,人类在海底放置传感器,建立应急通信站。如今,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类认识世界、跟踪世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借助在地面、地下、海底和太空布设更多传感设备,人类可以每时每刻地观察到地球上的所有异常现象,第一时间报告灾害的发生,从而给可能受灾的民众提供反应时间和生存机会。据统计,地震预警如能提前10 秒,生存率即可增加12% 左右;如果能够提前30 秒预警,生存率即可增加到40%。干旱、洪涝、台风的预警期也能提前至数日甚至数月,以便政府和民众更为充分地做好应对的准备。5.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6.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我们去调查一下,将了解到的技术、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召开一次交流活动。教师补充资料。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警报级别,及时疏散沿岸居民应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清除高层建筑的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集水区的人来说,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居民损坏的建筑物,切断低洼危险的室外电源。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中断,封闭措施,交通驱动程序来控制速度,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到外面去,外出时戴口罩。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要做好交通管制,如果有必要,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司机小心驾驶,防止道路结冰。7.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8.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补充介绍:除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一基本应急法,目前关于防灾减灾的法律包括水法、防沙治沙法、防洪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森林法等;行政法规有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共计30余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防灾减灾知识大赛”(一)判断题1. 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懂得灾害自救的常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自救行为保护自己或能成功逃离现场,常能获救,避免可能出现的伤亡。( )2. 提高忧患意识,普及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常识,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 )3. 地震主震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疏散时,要有秩序,还要以书包等保护头部。( )4. 被埋压在废墟中时,有条件时可敲击水管求救。( )5. 在山谷中发现溪水突然混浊时,应警惕山洪暴发的危险,赶快逃离山谷。( )6. 若山坡上明显出现裂缝,并有加宽、加长的现象,这意味着可能发生滑坡。( )7.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要及时用水扑救。( )(二)单项选择题1.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A. “全国抗灾救灾日” B. “中国赈灾日”C. “全国灾害日” D. “防灾减灾日”2. 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植树日 B地球日 C环境日 D.减灾日3. 在户外,避震应该( )。A. 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 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 在大楼旁避震D. 在人多的地方避震4. 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应该( )。A. 马上往楼下跑B. 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C. 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双手护头D. 马上乘电梯到楼下5. 在教室外避震,应该( )。A. 往家跑B. 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C. 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D. 在教学楼附近避震6. 火车上避震,应该( )。A. 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B. 迅速蹲到座椅旁,抓住座椅的钢管C. 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D. 立即组织大家往外跳7. 救助溺水者,应该( )。A. 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B. 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C. 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不会游泳要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D. 立即远离水边8. 灾区临时住所的粪便、垃圾,应该( )。A. 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B. 将其倒至房屋后面C. 将其抛到附近的积水中D. 不用管理9. 泥石流到来前,预兆有( )。A. 雨后道路泥泞B. 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C. 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D. 晴天10. 户外遇雷电时,应该( )。A. 跑向高处B.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C. 到大树下避雨D 手持金属物11. 避雷击时正确的姿势是( )。A. 原地站立B. 手拉手站在一起C. 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触墙面D 快速跑动12. 最易发生森林火灾的气象条件是( )。A. 晴朗、高温、大风B. 晴朗、高温、无风C. 闷热、雷雨前、微风D. 低温、大风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同学们知道了在遇到雷电、山洪、地震和泥石流这几种常见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安全应对。知道了国家层面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技、法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