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人美版 (9).doc
-
资源ID:12388570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人美版 (9).doc
别致的小花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教学准备:超轻粘土、陶瓷花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小游戏:“摸一摸”,篮子里有什么?说说触感。2. 学生参与小游戏,共同了解瓶子的组成: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瓶耳。3. 板书课题,说一说什么样的花瓶可以称之为“别致”的花瓶?二、 新授1. 中国的英语“CHINA”,在古代陶瓷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一起欣赏古代陶瓷(大汶口文化的陶鬹、马家窑的漩涡纹瓶、仰韶文化的绘鹳鸟石斧纹彩陶缸、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2. 师:古代人们真是心灵手巧,制作出这么多陶制的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现把容器做成各种形状的花瓶,起到了装饰作品,一起来欣赏现代的花瓶。3. 欣赏现代的4个花瓶,说说哪个别致?哪里别致?外形还是装饰?4. 对比玻璃的花瓶与陶瓷花瓶的不同感受。5. “花瓶大变身”,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减法减去花瓶的部分,使花瓶变身,引发学生对花瓶外形的联想。)6. 总结:改变花瓶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瓶耳的大小、形状,一只普通的花瓶可以变成各种造型别致的花瓶。7. 出示两个花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用泥条做成,不同点:排列方向不同)8. 共同看视频学习制作方法,不懂的地方提问,请学生来说出方法,同时教师示范,说出注意事项,并板书方法:泥条盘筑法,泥条擀压法。9. 强调使用超轻粘土是要注意颜色的搭配。10. 欣赏作品:出示几件作品的图片,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用了什么独特的装饰方法?板书:添加法、删减法、组合法。11. 欣赏生活中的花瓶图片:生活中到处有充满创意、装饰性强的花瓶,赶快看一看,学一学,相信大家会迸发出更多灵感。三、 艺术实践1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有创意、别致的小花瓶。2做前洗干净手。3合作的同学要分工明确,注意色彩的搭配要漂亮。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评价:1请完成作品的同学举起作品站到讲台上来,大家来评价,谁的小花瓶最有创意?造型独特还是装饰精美还是色彩搭配漂亮?2请小作者自己评价用了什么方法?五、拓展总结:1今天,我们用泥条做了这么多创意不同的花瓶,想看看泥条还能做成什么吗?一起欣赏。2希望大家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多多动手做出更多或新颖或有趣或漂亮或可爱的作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别致的小花瓶反思 在教授本课时,我通过教师示范演示,组织学生讨论,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来设计别致的花瓶并学习制作和装饰的方法。学生们通过学习得出,新颖独特的造型,点线面等不同的装饰能让花瓶别致、美观;同时,发现了盘泥条成型,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及刻画、按压的装饰方法。最后,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件别致的小花瓶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讲授环节时间把握的不是特别好,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总觉得有好多知识要讲要问要强调,导致新授环节时间超了几分钟,美中不足呀,今后还是要在次环节上学会简洁、学会压缩。在制作时,学生们小组内共同商量用什么方法制作,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新颖别致;分工合作,有的制作瓶底,有的制作瓶身、有的制作装饰,或者有的搓泥条,有的盘,有条不紊,配合默契。整节课比较顺利的结束了,美中不足,由于学生们对陶泥制作太感兴趣但不熟悉,小组合作效率偏慢等原因,在制作时用了过长的时间,以至于下课铃还没制作评价完毕,不得不拖堂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得训练小组有效合作,同时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们在宁静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