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方法.docx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一堂课下来他们乏累不堪,而且效果不佳.究其缘由,原来好多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有的虽然预习了,由于方法不当,或者预习不到位,结果也不志向.由此看来,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方法不得法,导致了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过于疲惫的现状,使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主动性受到挫伤,因此预习特别重要。以下学习啦我要与大家共享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详细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方法如下: 一、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老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让同学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例如我在教学比较小数大小和小数性质一课时,就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问题如下: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首先要看什么部分?假如整数部分相同,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叫做小数的化简? 这种方法要求老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仔细研读,提出既有肯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深厚的学习、探究爱好的预习任务。老师布置任务时,可以实行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同学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肯定要留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二、笔记预习法 假如预习内容是关于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可以采纳这种预习方法。起先,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洁的批注,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学问的记忆、理解,并简洁地登记预习过程中的怀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 例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就让学生运用笔记预习法来预习新课。先让他们通过预习,在课本中找到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叫无限小数,什么叫有限小数;然后让他们把自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不解写下来,在其次天新课前的沟通时,我发觉有的学生在书上写道为:;2.1756756……中的1并没有循环,那么这个数是循环小数吗?;还有的学生这样写:;我觉得假如在一个数的后面加上了省略号,那么这个数肯定就是无限小数了。;总之,不管是登记体会还是疑问,对于新学问的接受来说,都是有益的。 不过,这种预习方法在起先时老师都要抽出肯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同学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同学独立预习、做笔记。另外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可以要求他们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三、自主质疑探究法 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没有问题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因此问题意识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预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搞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培育学生登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等其次天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听课就有针对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这一方法和上一个方法有类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自主质疑法主是在记录自己在预习时弄不清晰的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让学生实行自主质疑的方法来预习,其次天我把学生感到怀疑的问题收集起来,大约有几下几种: 1、量角器上的数字有两圈,要怎么看? 2、有些角画得不正,怎么样量它的度数? 3、角的边太短,够不着量角器的刻度线怎么办? 4、量角器和角怎样才能对齐? 醇厚说,学生的有些问题我原以为很简洁,可以不用讲或者一略而过,但是当我看到了他们预习中的质疑时,我才觉得原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那么不全面。有了这些问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给找准学生的;脉象;,而学生也可以做到有目的的听课,课堂效率就会提高许多。 四、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学问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学问,归纳新学问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学问。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学问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学问系统化。 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回忆;小数点的移动可以引起小数的大小有哪些改变;这一个学问点,再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预习新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问系统化,又可以降低新学问的难度,使学生简单接受新知。 五、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比较简洁的学习内容,例如计算类课程,学生往往预习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会了,可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在提纲中设计 ;自我检测;栏目,预习时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题目进行尝试练习,比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由于本课学问比较简洁,绝大部分学生在看完课本之后都能看懂,所以我让他们在预习完之后,做一做自主练习的第2题——计算并验算。结果在做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10-0.8=0.2,26.81+5.29=31等等一些细微环节的问题,当他们通过验算得知答案不对时,会再重新从课本中找答案,然后再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行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驾驭了新的数学学问,要让他们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洁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 能让 老师发觉学生学习新学问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六、动手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学问,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视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学问。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识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须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打算好。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学问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这样做:先通过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剪下来,再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可以按课的方法来变,也可以自己想方法),最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思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这样通过了学生的亲自操作,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