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4.偏斜的字 通用版.docx
-
资源ID:12391268
资源大小:15.4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4.偏斜的字 通用版.docx
4.偏斜的字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偏斜的字”的写法,初步掌握斜中求正的书写技巧。 2. 通过描红、临写,正确把握“偏斜的字”的结构特点,形成一定的书写能力。 3. 了解苏轼及其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初识疏密错落的章法特点,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4. 培养观察比较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偏斜的字”的写法。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偏斜的字”中斜钩、长撇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斜塔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比萨斜塔)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知道是什么建筑吗?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比萨斜塔。2.(出示:“我、多、乃”)在咱们中国的书法中,有些字也是倾斜的。它们的倾斜之美给书法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偏斜的字。 (二)出示例字,体会特点 1.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偏斜的汉字(出示:“力、方、乃、我”),想想:是哪些笔画使这些汉字变得偏斜了? 2. 学生汇报出示相关提示:在写偏斜的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写好撇、横折钩、斜钩这几种笔画。 3. 教师提示:这些笔画书写时虽然都是斜的,但凡事都有度,要在斜中求正。 板书:倾斜有度 斜中求正 (三)把握要点,描红临写 1. 学习“力”的写法。 (1)(出示:“力”及“书写提示”)字形偏斜,撇的起点与钩尖都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的折向左下斜,撇画长而劲挺,与横折钩大致平行。 (2)描红体会。请大家边读“书写提示”边书空,体会一下书写要领。(齐读要领)请大家试着描红一个。(教师巡视,圈出写得好的地方,重点在横画、撇画和横折钩) (3)师生互评。(展示学生作业)请某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写好的,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4)尝试临写。师临写并强调:横画左低右高,渐行渐提,折向右下斜,钩尖在竖中线上,撇的起点也在竖中线上,撇画长而劲挺,与横折钩大致平行。同学们能记住要领吗?请大家也来临写一个。(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圈出写得好的字) (5)作业评议。 2. 学习“凡”的写法。 (1)有一些带有横折弯钩的字,笔画虽偏斜,但整体却是端正的。(出示:“凡”)这个字该如何写好呢?请大家阅读“书写提示”,说说要注意什么。撇画起笔略低,横画左低右高, 折在竖中线上,弯笔圆转均匀, 弯钩舒展灵动,钩锋指向上方。 (2)描红体会。咱们就用这个方法来描红一个,仿影一个。(教师圈画)在描红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地方要特别注意才能使“凡”字斜中求正呢? (3)师生互评。大家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4)尝试临写。下面看老师临写这个字,请大家为我说说要领。下面请大家再临写一个,同桌互相评一评,写得好的地方给他画个圈。 3. 独立学习“九”的写法。 (1)(出示:“九”)观察字帖,说说:这个字是由哪两个笔画组成的?该如何写好这个字? (2)学生汇报并描红、仿影、临写。 (四)作业展示 (五)比较欣赏,感受名帖 (1)(出示:四大家的“我”)请大家比较不同之处。 (2)在行书作品中,这个字的变化会更大,这个“我”字选自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3)(出示:黄州寒食诗帖)这件作品,被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请大家看课本赏名帖,感受其艺术特色。 五、总结下课,提出希望 书法家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精妙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希望同学们对于经典作品也能悉心临摹,做到烂熟于胸,相信你们的书写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