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冀教版.docx
小数的性质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5-76页。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到小数,因此并不感到陌生,对小数的读.写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在掌握了元.角.分及米.分米.厘米之间进率和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比较容易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性质,但探索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时还会遇到困难。教师应适时点拨,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的过程。2、知道小数的性质,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3、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相等小数的不同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单位进率。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 1米=( )毫米 1分米=( )毫米二、自主探索,掌握知识1、数据比较师出示具体数据5分米 50厘米 500毫米试着把5分米化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0.5米)再考虑50厘米、500毫米等于多少米。你发现了什么?(相等,即5分米=50厘米=500毫米)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0.5米=0.50米=0.500米)(可以借助直尺。)师:请同学们讨论0.5、0.50、0.500折三个小数有什么特点。(生讨论,师巡视,学生了解三个小数十分位上都是5,只是5后面0的个数不同)2、直观比较出示两个正方形图(课本75页)师指名同学说两个图形各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小数表示阴影部分。问: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图形阴影部分一样大,即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两个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两个小数不同,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三、交流研讨1、师:你能通过看图得到什么结论?(0.3=0.30)2、师: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例子:0.3=0.30 0.5=0.50=0.500)3、总结说明小数的性质: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四、质疑答疑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个性质,它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性质在什么条件下成立?五、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连线,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分子是整十、整百分数的不同改写方法。如:70/100可以改写成0.70,然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也可以先约分、再改写。3、“练一练”第3题。学生自己做,交流时,说一说关于0.7的改写是怎样想的。4、“练一练”第4、5题,学生课后完成。六、课堂总结理解小数的性质时,有两点同学们一定要弄清楚:1、这个性质指出,在一个小数的什么部位可以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会发生变化?2、一个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大小不变,它是否说明,这个小数没有任何变化呢?七、板书小数的性制5分米=0.5米50厘米=0.50米500毫米=0.500米5分米=50厘米=500毫米0.5米=0.50米=0.500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