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提分限时规范练之三 限时规范练四.docx
-
资源ID:12400478
资源大小:399.5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提分限时规范练之三 限时规范练四.docx
限时规范练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的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_的思想,手稿却板正、_,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C洒脱狂放不羁谨慎D潇洒特立独行谨慎答案B解析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此处形容“歌德的字”,应选“潇洒”。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狂放不羁:任性豪放,不受约束。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根据语境,应选“狂放不羁”。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根据语境,应选“拘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于是_,_;_,_;_,_。为什么?因为日光能深入,月光、灯光只照在事物的浮面,不但不暴露它们的弱点,反而替它们加了一层光彩,蒙了一层轻纱,日光给人清晰的理解,可是它把想象围住了。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日光的作用,横线后的部分是对其上文的解释,通过把“日光”和“月光”“灯光”进行对比,阐明“日光”的美好之处。由此可确定,横线处的内容应是分别对比事物在“日光”与“月光”“灯光”下给人的不同感受。故应排在一起,应排在一起,且都应该先说“灯光”或“月光”,后说“日光”。是总述,应排在前面。故此题答案为C。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地攀援在他人身上。我们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内在的空虚,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A要为漫长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B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尤其重要。C经历挫折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可贵。D坚定的人生方向能助人到达彼岸。答案B解析提炼语意须抓住中心句,本段材料的中心句就是开头一句,由于表达语意我们一般要求用平实的肯定陈述句,不用否定句、反问句以及运用一定修辞手法的形象性语句,所以只要把“你不能一味地攀援在他人身上”一句结合下面的阐释,转化为肯定的陈述句即可,强调独立自主。故选B。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B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C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D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答案D解析A项“草色青青送马蹄”与图中情景不符,图中的马是拴在柳树上的。B项图中是两个人坐在楼上,与“独上”不符,同时也看不出“马嘶”。C项图中没有时间变化,与“白日”“黄昏”的时间推移不符。故选D。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靡有朝矣。(诗经·氓)(2)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3)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4)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5)寄蜉蝣于天地,_。(苏轼赤壁赋)(6)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7)敏于事而慎于言,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8)判天地之美,_。(庄子·天下)答案(1)夙兴夜寐(2)欲辨已忘言(3)术业有专攻 (4)玉盘珍羞直万钱(5)渺沧海之一粟(6)扈江离与辟芷兮(7)就有道而正焉(8)析万物之理三、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江南的春天陈荣力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在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 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 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是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了。 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也洋溢在人世间。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而对“结对”的那些孩子来说,这一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两次写到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第一次引出了“我”对美好春天的回忆,第二次呼应开头,有助于升华主题。B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写出小女孩对“我”的感激之情,侧面烘托“我”的仁爱之举,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C“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用比喻、排比呈现出一个浓烈的江南春天。D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展示了具体的春天和抽象的春天,笔法细腻,画面唯美,感情真挚,让人回味。答案B解析B项“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分析有误。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是想表达自己对内向和不善言辞的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像春天一样美好的品性的赞美。7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答:_(2)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答:_答案(1)“华丽、完美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美景,更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者互动所构筑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2)“我捧着的春天”既指“我”手中的映山红,又指小女孩知恩图报的纯洁、美好的心灵。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关注前后文,结合语境进行深入分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来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如第(1)句强调“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关键词“不是”“单方面”,提示我们思考更深层的含意。春天展现它的美,人能创造、发现并欣赏它的美,两者和谐共生、两者互动构筑华丽、完美的春天,共同创造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第(2)句“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这个单句关键词是“捧”“春天”,提示我们这个“春天”是有比喻义的。作答时既要答出“春天”所指的基本义,还要答出深层比喻义。有关小女孩的一系列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小女孩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用亲手采摘的花来表达她的谢意,因此春天还比喻小女孩美好的心灵。8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概括其结构特点。(6分)答:_答案行文思路:先写江南春天的自然风光,再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最后写“我”和小女孩结对帮扶、送花答谢的故事。结构特点:(1)围绕“江南的春天”,将景、人、事融为一体;(2)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思路清晰。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梳理文本并概括全文内容,再思考概括其结构特点。文章先写了江南春天的具体美景,又写了江南春天的抽象含义,答题时注意按照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依次概括出内容。回答结构特点,要明确点出由具体美景到抽象含义,同时,注意结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来综合思考并进行归纳,不要有所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