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1节 第3课时 6,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二) 西师大版(2014秋).doc
6,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练习九711题。【教学目标】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熟记6,7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乘法、加法的对比练习,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用6,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作业本。【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对口令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6,7的乘法口诀,记住了吗? 我们来比赛一下,看看哪些同学记得熟练。采用师生对口令、男女对口令等形式背诵6,7的乘法口诀。2.揭示课题教师:看来,经过前面的练习,你们已经能灵活运用6,7的乘法口诀了。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所学的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6,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点评:通过对口令的练习,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更是激发了学生参与本节课练习的兴趣。随后向学生指明本节课练习的重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练习目的。二、基本练习,巩固算法1.口算,并想一想用了哪句乘法口诀6×5= 6×8= 7×8= 6×7=6×9= 4×6= 1×6= 7×1=7×9= 6×6= 7×7= 7×5=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在交流时抽两题让学生说一说用哪句口诀计算的。2.完成练习九第7题7×736 366+6 9×6636×848 427+6 8×748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抽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3.完成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时抽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4是开放性的题。点评:这3个练习巩固了学生对6,7的乘法口诀的运用,也促进了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口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更加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三、综合运用,解决问题1.练习九第8题对比练习,加强理解乘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第8题图,收集数学信息,理解“各”_的意思。教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将“我”改为“左边”或“右边”这样的词语来叙述。教师:问题是什么?学生:两个货架上各有多少个热水瓶?教师:“各”是什么意思?学生:“分别”的意思。教师:那要求两个货架上各有多少个热水瓶,实际上是求什么?学生:实际上是求左边货架上有多少个热水瓶,右边货架上有多少个热水瓶。教师: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这两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3)反馈,交流。教师:左边货架有多少个热水瓶,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左边货架上有28个热水瓶。因为每层有7个,有4层,就是有4个7,所以算式是7×4=28(个)或4×7=28(个)。教师:右边货架有多少个热水瓶,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右边货架上有11个热水瓶。把上层的热水瓶和下层的热水瓶合起来就可以了,算式是4+7=11(个)或7+4=11(个)。教师指导学生写答语。(4)比较。教师:同样是求有多少个热水瓶,为什么左边货架用乘法,而右边货架用加法呢?学生:左边货架上的热水瓶每层数量相同,而右边的每层热水瓶数量不同。教师:也就是说,如果每层数量相同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解决。如果每层数量不同,就把每层的数量合起来,就用加法。大家对乘法和加法区分得很清楚。2.练习九第10题教师:那我们再看看第10 题,你能解决吗? (课件出示第10题图。)(1)收集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学生:小男孩家住1号楼,每层住6户,共有6层。小女孩住2号楼,有7层,每层住8户。每幢楼各住多少户?教师:这道题实际上求的是什么?学生:就是求第1幢住了多少户,第2幢住了多少户。教师:从哪里知道的?学生:问题中的“各”这个字。(2)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解答。小朋友真善于观察! 那这2道题你们能解答吗? 请自己完成。(3)全班汇报。学生:第1幢住了36户,因为每层有6户,共有6层,就是有6个6,所以算式是6×6=36(户)。第2幢有56户,因为每层有8户,共有7层,就是有7个8,所以算式是8×7=56(户)。教师:这2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用乘法。教师:为什么都用乘法?学生:每层住户数量相同。教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学生:1号楼每层住6户,2号楼每层住8户。点评:通过这2道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加强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运用。第8题的对比练习中,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和加法意义的理解,感悟加法和乘法的不同含义。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1.练习九第11题(1)课件出示第11题图,收集数学信息。教师:看来,大家已经会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了。那再看看这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学生:每只船上有6个小朋友,4艘船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学生将问题解答在作业本上,全班汇报。(3)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哪个能干的小老师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其他小朋友?学生1:划木船的比划橡皮艇的多多少人?抽学生提问,学生将问题解答在作业本上,全班汇报。点评:第11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数学情境,既解决了教科书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乘法意义、乘法口诀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五、反思总结,概括提升教师:通过这几节课的练习,小朋友们能运用6,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了。明天我们将接着学习8,9的乘法口诀。点评:小结既是对本堂课的总结,更是对后面内容的展望。(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 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