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3课时《乘加乘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
资源ID:12401087
资源大小:13.5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3课时《乘加乘减》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乘加乘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2.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3.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三、教学难点:引出和理解乘减的意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PPT课件、磁铁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星期天,二(1)班的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场去玩旋转木马。(课件出示教材58页例5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生:一共坐了多少人?2.提问:你能想办法算出一共坐了多少人吗?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自主探究,建立模型1.提出要求: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在黑板上摆4排磁铁,分别是3块、3块、3块、2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小组交流解决过程。说清楚:(1)你想出了几种方法?(2)怎样列算式?(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听仔细:(1)同学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2)怎么不一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解题策略。3.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预设生1:333211。生2:3×3211。生3:3×4111。(以上几种方法中,方法是连加,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得出这两种方法。对于其他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能讲出算理的学生都要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1)提问:看黑板上同学们写的方法,你看得懂吗?有什么问题要考考这些小老师吗?(2)生生、师生相互质疑。4.借助在黑板上摆磁铁分析意义:3×32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是多少,3×4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是多少。5.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桌说一说算理。6.教师讲解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7.观察比较。(1)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引导学生优化方法)(2)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叫连加。方法、你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什么好呢?(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设计意图:在复习连加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3332,还可以用乘加算式3×32和乘减算式3×41来表示。乘加、乘减算式的发现源自学生的心理需要追求简单美,同时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运用,模型内化1.贴五角星时,每次贴3颗,贴了4次,还剩1颗,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解答)2.东东去商店买练习本。每本练习本3元,他带的钱最多能买2本,请问东东可能带了多少钱。3.图中有几朵花?你准备怎么数?圈一圈,列式计算。(课件出示一张图,里面有19朵花,学生圈的方法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4.计算:35×2203×4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58页1、2题。板书设计乘加乘减问题:一共坐了多少人?333211(人)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口答:一共坐了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