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杠杆的科学 |教科版.doc
-
资源ID:12406261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杠杆的科学 |教科版.doc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四、材料准备: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1、教师:教师出示图列,提出问题,怎么才能搬动这块石头,可以用简单机械。2、学生回答。二、认识杠杆。1、PPT演示撬石头的过程。2、出示跷跷板观察相同之处。3、学生小组先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用力点、阻力点、支点)4、其实,刚才我们观察的物品,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小结杠杆的3个点。5、观察认识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6、你们觉得杠杆有什么作用呢?(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记录好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等会实验时完成的小组就举手示意。6、展示记录类容。7、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完成(记录表2)8、分小组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最好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9、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10、回到开始撬石头时,你能想办法,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就会更省力)11、教师小结。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1、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出示夹钳和火钳,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五、课堂小结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