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4 里程表(一)|北师大版(2014秋) (1).doc
-
资源ID:12407076
资源大小:28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4 里程表(一)|北师大版(2014秋) (1).doc
师生活动体验导学案班级: 教师: 课题里程表(一)课型问题解决课设计者童跃强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以火车里程表为情景,探讨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本节课内容涉及从图表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尝试使用线段图等简单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知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目标1、 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 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 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或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能读懂里程表、线路图,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能根据实际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难点: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对学生来说属于新知识,相对较为陌生。以及学生对自己所画的线段图的表述会有一定的难度。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班级姓名组名时间导 学 流 程设计意图复习铺垫5分钟1、 你外出旅游过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沿途经过哪些站点,你能把你经过的地点用线画出来吗?2、 什么是里程?一辆汽车从龙游到金华的里程你一般从哪能看到?3、 从下库小学到龙游城的路程是12km,从下库小学到十里铺的路程是5km,那么从十里铺到龙游城的路程是( )km。4、 认真阅读P24情景图,从这幅情景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环节、学法、时间探案交流15分钟在认真观察情景图的基础上,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全班展示。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提示:想一想, “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在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再想一想如何计算)。2、合作交流自己动手画一画,将所画拿到展台上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比较哪一种画法更好。3、这几种画法有什么区别? 4、自学课本P24,思考课本中的问题,并完成: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上画一画,算一算。思考后请学生回答问题5、(1)我们会求两站间的距离了,如果给你一个算式,你会判断是求从哪个站到哪个站的距离吗?(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之间的里程?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切记急于求成,代替学生提出问题。及时点播引导,指导提问方法。还可以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呈现文字叙述的题目,这样有利于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我的收获3分钟1、我今天学会了用( )来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2、计算两地的里程时,如果已知两地到同一线路上另一地的里程,可以用较长的里程( )较短的里程,就是这两地的里程。检测巩固17分钟1、下面是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1) 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2) 733-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3) 一艘客轮从武汉出发,沿航线已经航行了约600千米,在图中标出客轮的大概位置。2、完成课本P25练一练第二题第一行。653+285 165+435+377 700-399+1253、独立完成P25练一练第三题。有效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是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分三个层级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自评: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里程表 277146=131(千米) 689146=543(千米)教师反思这节课上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因里程表不好理解,在这节课开始时,我用情境的方式导入,帮助孩子学看里程表,并把里程表和铁路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如:“保安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从里程表中看出北京到石家庄有277千米,北京到保定有146千米(让学生在铁路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由于这幅铁路图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此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来理解,引导他们从图中看出,用“277-146”能计算出“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相对计算来说,已不是新讲内容,学生能正确且快速地计算,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错。然而,教师不能讲的太多,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尝试探究经历学习、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其他环节教学中应更加放手一些,特别在引导他们观察图、寻找数学信息时,应该得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切忌急于求成,让学生多观察、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语言欠缺思考,不精练。课堂评价语言比较丰富,注重评价语言的多元化,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整堂课下来,虽然安排的练习内容有基本练习和解决问题,但今后还需更注意时间的紧凑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