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它们有多大 沪教版(2015秋).doc
-
资源ID:12407098
资源大小:96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它们有多大 沪教版(2015秋).doc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虹桥小学班级:三(3)教师:王瑛人数:37学科:数学课题:它们有多大教时:1一、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方格数来表示面积,求长方形的面积。2、初步学会运用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合理割、补,正确找到相应尺寸,计算图形的面积。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利用方格纸计算图形的面积,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在之前学习面积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面积单位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容易混淆,答案中的面积单位与条件中的单位不一致。他们正处于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出示第一幅图(长方形)后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情况,有的通过数格子求图形面积,有的通过面积公式求得面积。出示第二、三幅图(组合图形),学生可能会无意识地将它们进行割、补、移等操作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能够进行想象操作,有的学生需要借助实际操作。通过教师指导将无意识行为建构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为以后图形面积计算打基础。本课通过电子书包操作:推送图片方便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将学生屏幕投屏使图形转化过程更为直接、清晰、明白,伴随着操作实现从无意识行为到有意识地思考的过程,从单一方法到多种方法到灵活运用的提升。四、教材分析:它们有多大是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复习与提高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运用割补的方法可以把组合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来计算面积。教材中第一幅图是一个4×5的长方形,但是没有直接标出长度单位,只提供了厘米方格作为背景,学生可以根据厘米方格确定图形的长和宽求面积,也可以根据面积单位的个数求面积,第2、3幅图要运用割补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3幅图始终以方格纸作为背景,以此为依托帮助学生不断体悟单位度量的概念。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引入1、 照片引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复习。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16cm2 2、16cm3、16m2 4、20cm25、20cm 6、20m2我们计算面积时需要注意什么?复习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平板进行投票。说理与建议。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投票,借助电脑速捷计算速度实时显示投票结果,让老师和学生都能看到投票情况。根据投票结果,老师可以知道孩子的掌握情况,以及初步分析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探究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面积计算。(板书课题它们有多大)2、出示图形,请你们算一算这个图形的面积。3、板书各种算法。你能看懂吗?板书:割、补、移。4、你是怎么计算它的面积的?5、我们将这些组合图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要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6、小结:我们可以将组合图形通过割、补、移等方法将他们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求面积。自己平板上尝试操作,并记录算式。计算完毕,看一看别的算式,想一想他是怎么做的。全班交流,提炼方法。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知道可以将组合图形通过割、补、移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进行面积计算。将未知向已知转化进行求解。在尝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通过电子书包推送图形,以便学生进行割补等操作。利用电子书包技术可以做到每个孩子进行动手操作,一些孩子可以借助操作帮助想象,有的孩子可以借助电子书包进行想象后的验证,为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支持。相较于传统的纸上操作,移动操作更直观,更便于学生理解。相较于白板技术,从一生动手操作到生生动手操作为每个孩子的能力提升提供可能。三、运用你是怎么计算的?独立思考,平板操作记录算式。全班交流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小结交流板书设计: 它们有多大 未知 已知 组合图形 转化 长方形、正方形 割、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