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 -21 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docx
-
资源ID:12411312
资源大小:18.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 -21 文言文二则 人教部编版.docx
21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 会写7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3. 结合注释及译文把握文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4. 积累中国经典诗文,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内涵。2. 感受朋友间的珍贵友谊和明白从实际出发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一、 导入课题师: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生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字词。读时注意停顿。2. 师范读。3. 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4. 生读课文。5. 师出示注释,引导生试着翻译该诗。6. 生开火车翻译,师指正。7. 师出示译文。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起来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好像泰山!"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汹涌的样子好像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认为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三、 整体感知1. 文章写了哪两个人?(伯牙、钟子期。)2.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 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师引导生感悟伯牙与钟子期间心有灵犀的友情。)4. 师: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生自由回答,如:可能表现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下雪的景象,还可能表现秋天的丰收景象。)5. 假如你是钟子期,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6. 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喜悦和那份柔情。7. 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会如何呢?(悲伤、失望、落寞)8.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生自由回答)9. 生齐读该文。四、 课文主旨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告诉我们知己难求的道理。五、 推荐阅读警世通言第二课时内容一、 导入课题1.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书戴嵩画牛,你们知道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书写、记录。)“戴嵩”是谁?(师简介)2. 指名生简介苏轼,师补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3. 师: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这篇短文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评这幅画的吧!二、 初读课文1. 生读课文,利用工具查找不懂的字词,注意节奏。2. 师出示朗读节奏,师范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 生齐读。三、整体感知1. 生根据注释翻译该文,同桌间可讨论交流。2. 指名生翻译,师指正。3. 师出示译文。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4. 生思考: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谬矣;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5. 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一个什么样的人?(处士笑而然之;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6.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7. 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8. 指名生讲述该篇故事。9. 师评价。四、课文主旨书戴嵩画牛讲述了戴嵩画牛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描绘,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认真、仔细,不能凭空想象的道理。【板书设计】伯牙: 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深情厚谊子期: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杜处士好书画有戴嵩牛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牧童拊掌大笑指出画中错误【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翻译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个问题,也是他们畏难所在,所以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多讲授些文言字词,让学生积累学习,更好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