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x
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通用版1、总则为了预防进入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2、有限空间的范围2.1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或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2.2 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以下三类场所进行的作业。2.2.1 密闭设备设施: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管廊等;2.2.2 地下有限空间:如各类检查井(包括城区内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的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有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风机、管道等)的井、坑、室;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砂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2.2.3 地上有限空间:如通风不畅的储藏室、设备间、发酵池、垃圾站等; 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区域。3、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厂长副组长:副厂长(或厂长助理) 组员:各个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急救电话 120消防电话:1194、应急指挥小组职责4.1 组长职责:4.1.1 负责安全救援事故统筹安排,及事故上报;4.2 副组长职责: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 ,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作。4.3 组员职责:4.3.1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4.3.2 组织做好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5、污水处理主要危害物质5.1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5.2 危险物质特性及危险性5.2.1 硫化氢为无色有鸡蛋味的气体。比重1.19(空气为 1)。在空间易积聚, 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 0.035 毫克/立方米,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 10 毫克/立方米,臭鸡蛋味反面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5.2.2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 0.968(空气为 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11.7g/立方米,呼吸 55 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5.2.3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溶解度为 0.144g/100g 水(25)。在 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 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在566、527×105Pa 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碱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干冰”在 1013×105Pa、785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977g/L,约是空气的15 倍。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 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5.2.4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除低,容易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到 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等,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被冻伤。6、预防事故的措施6.1 企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应该包括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置救援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6.2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应该包括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比如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灭火器材等。保证其畅通无阻,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便于出入和抢救疏散。6.3 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在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封闭受限空间入口防止误入。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6.4 通风措施,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管道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向内充氧气。作业人员每次进入受限空间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轮换作业或休息。6.5 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受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作业、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6.6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 12V。潮湿环境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当用电电压大于 12V 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6.7 作业前 30min 内,应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进行检查,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1 小时,应重新进行检测分析。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必须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6.8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受限空间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检测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受限空间内温度应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 1 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6.9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浓度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 2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气体浓度报警仪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6.10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6.11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6.1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在相关工序操作平台挂牌警示,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7、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7.1 当有限空间内有人中毒窒息,晕迷或受伤时,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救人,其他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接应;7.2 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受伤人员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节奏,同时保护作者不被触伤或刮伤, 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7.3 其他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7.4 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平躺下,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并用担架并伤者送往医院。8、中毒表现症状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离开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消失;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噪、此时若抢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9、现场急救9.1 缺氧窒息者的急救一旦发现有人员缺氧窒息,应立即将中毒者救出,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迅速将缺氧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视情况对窒息者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9.2 中毒急救:9.2.1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9.2.2 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逼其将毒物吐出;9.2.3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9.2.4 眼,耳,鼻,咽喉粘膜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 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10、应急结束恢复现场10.1 先检测,后进入;10.2 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10.3 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固体垃圾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10.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10.5 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组长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各部门应按照常规要求,积极修复设备, 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并将事故调查结果汇报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