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护理(共3697字).doc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护理(共3697字)摘要:目的探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行矫治术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需临床术后为患儿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才能保证手术成功和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预后质量。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护理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指的是全部肺静脉血液均进入右心房的疾病,好发于婴幼儿,不仅会引发患儿出现紫绀、乏力、进行性呼吸困难、发育不良等症状,同时还易诱发右心衰竭并发症,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和干预,才能改善其预后质量1。目前,临床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多采用矫治术治疗,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受患儿术前病情重、机体各项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也易导致其术后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为此,还需临床在术后给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才能全面提高其预后质量。本文现将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行矫治术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患11例、女患9例,患儿年龄分布:2个月4岁,平均年龄(2.05±0.23)岁;研究组男患10例、女患10例,患儿年龄分布:3个月4岁,平均年龄(2.08±0.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矫治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家属对本研究不知情和不配合者。1.2方法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遵医嘱给患儿提供常规用药,对患儿的体温、呼吸等情况进的监测护理;针对术后并发症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告知患儿家属相关护理方法,并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术后要为患儿做好卫生干预以防发生感染情况;根据患儿病情及日常饮食习惯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同时为患儿做好呼吸道清洁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呼吸道堵塞情况。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用药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医嘱给患儿提供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和扩血管药,以促进其心脏负荷降低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用药过程中还需根据患儿心率、血压变化,对用药剂量、速度等进行调整,使动脉收缩压维持在8.012.0kPa。呼吸道护理,术后,大多数患者均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给患儿应用呼吸机前,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充分镇静、肌松和按需给其进行吸痰,为保证患儿呼吸道达到良好的湿化效果,护理人员还需控制呼吸机湿化器温度在3336,以呼吸道分泌物干结而堵塞气道,并且,吸痰前后还需采用皮囊纯氧给患儿加压给氧34次2。管道护理,由于患儿需应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液体,术后常需留置23根中心静脉通路,为此,术后,护理人员还需对各种通路导管进行妥善固定,避免其发生移动、脱出,为保证动静脉通路畅通,还需每隔68h用5mL淡肝素盐水对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冲管,并采用1mL淡肝素盐水对动脉置管进行冲管。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保证胸腔、纵隔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通畅,密切监测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变化,以避免患儿发生活动性出血3。肺动脉高压的监测和护理,保证矫治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后防治患儿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由于术前肺血流量的增加,不少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均会发生肺小动脉平滑肌增厚和肺血管阻力增大,从而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为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就需护理人员术后密切监测患儿肺动脉血压变化,并持续给其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或其他镇静、镇痛肌松药物,使患儿处于睡眠或安静状态,避免因躁动诱发肺动脉高压4。1.3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拟的量表评估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特别满意:评分80;满意:评分: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特别满意+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研究组1例患儿发生活动性出血,对照组2例患儿发生活动性出血、2例患儿发生气道堵塞、1例患儿发生肺动脉高压,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8.961,P0.05)。2.2家属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3讨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好发于婴幼儿童,不仅会引发患儿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病情严重时还易导致其死亡,相关数据表明,如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3个月内死亡的患儿数量高达50%5。矫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毕竟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手段,易引发患儿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会影响其预后康复,为此,就需要临床在术后给患儿提供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通过用药护理能有效维持动脉收缩压稳定,通过呼吸道护理能有效预防其发生膈膨升并发症,通过管道护理不仅能保证动静脉通路畅通,同时还能降低其活动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肺动脉高压的监测和护理,则能预防患儿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6。本次研究中,通过对40例行矫治术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分别在其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发现,综合护理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00%),说明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护理中,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张丽芬.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48例围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9):1643-1644.2唐晓敏,诸纪华,金陈娣,等.新生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的护理J.浙江医学,2019,41(4):382-384.3张丽平,胡淑霞.3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矫治术后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97-98,101.4闫玮,沈海涛,肖夏,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患儿呼吸道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4):57-59.5刘芳.28例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围手术期护理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2):172-173.6张晓贞.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83,86.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