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共4382字).doc
-
资源ID:12492570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共4382字).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共4382字)摘要:新世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征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这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新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此,本文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关键词:完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新世纪的课堂教学最大特征是让学生自主化,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要求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做出调整。作为教师来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放权,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空间;作为学生来说,也要改变之前被动学习的状况,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方方面面做出改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法,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推进。作为数学教师来说,需要接受新理念,主动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一)遵循教育规律,给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关注点放在了成绩和分数上,关注结果而往往忽视过程。但是从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看,知识的学习是由过程到结果的流程,没有过程中的体验和积累,便难以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牢固构建新知,这也是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中强调重视过程和方法的缘由所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发现式、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下往往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才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质疑、探究、总结,进而收获新知识。所以,要想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在教学思想上必须要接受新理念,学习新要求,进而遵循教育规律,调整教学方法。(二)深刻认识教学的联动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但是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说的太多、包办的也多,是课堂的“主宰”,这样的模式下一方面学生学习被动,另一方面学情难以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会导致教和学之间的脱节,这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导致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我们一定要清楚,教学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所以真正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者的真正呈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和调整,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会确立,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非常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三)重视教学活动,提升实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知识积累的欠缺和学习能力有待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最好的学习过程还是由具体感知到抽象升华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生活动来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合理选择的基础上,把感性直观的学生活动融入其中,最好是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会主动去参与、讨论、分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现新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主动、和谐、民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此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师生关系的僵化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教师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名学生,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千万不要把“分数”当成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对于每一名学生都要公平,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进行积极地引导,理性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学生的成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氛围、周围环境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面对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学会尊重,耐心包容,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其可塑性,只要我们耐心等待,用心引导,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二)差异性引导,成就自我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性意味着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统一要求每一名学生,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成全学生,成就自我。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层次要求的差异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优等生生,可以额外提供一些学习建议,推动其拔高提升;对于中等生,要求其做好当前,巩固提升;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寻找自己数学学科中的增长点在哪里,然后提供助力,辅助提升。这样学生都会有目标,有努力的方向,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成就自我。(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要想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需要我们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参与的情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但是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有些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提高,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学生具体情境的引导,把看似有难度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之中,这无形中会减轻学生畏难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乐于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中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收获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三、有效参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受新课改潮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开始重视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但是一些教师的关注点是课堂的外在形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但是实际学习效率不高;对于一些关键问题和重点问题,教师不敢交给学生去探究,导致学生活动实效性不高。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尊重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平行与垂直”的教学案例: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无限性”的数学活动。即让学生拿着一张纸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把手中的白纸看作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在不断地变大、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另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是怎样的,并在白纸平面上画出来。此时,学生的兴趣极高,想象也十分丰富,画出了各种相交和不相交的情况,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一些学生画出两条直线延长后重合的情况,从而有效地突破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二)重视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时,教师先展示学生的作品为学生自主分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围绕本课时的重难点:两条线没有交点,两端距离处处相等;有交点,相交形成角,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感受、理解“平行与垂直”本质特征。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有了初步的感知后,让他们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通过组内交流及看书质疑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并概括其概念,再引导学生从“位置与方向”的角度思考、体验:平行线的方向相同,垂线的方向不同。这样加深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三)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认识知识,这样就能够深化自己的认识,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并深化理解,然后我们再顺势引入新知识,给学生学习提供扶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仅收获知识,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数学认识,体会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学具、教具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去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教学实践证明,每一名学生身上都有着无限的潜能,只不过有时候方法的不当制约了这种潜能的挖掘,而新世纪的主体性教学正是开启“神秘宫殿”的钥匙。只要我们掌握了这把钥匙,在教学中自始至终都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敢于放权,给学生参与课堂、展现自我、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就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与智慧,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取新知,成为“驾驭神秘宫殿”的主人,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参考文献:1刘晓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探索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6).2王志国,刘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体现J.黑龙江教育,2002(5).3王海涛.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1(6).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