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共4752字).doc
-
资源ID:12497878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共4752字).doc
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共4752字)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 摘要作为跨学科、社会语言学新兴研究热点,语言景观和外语教学的联结为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策略提供了契机。在阐述语言景观理论基础之上,指出语言景观可被视为外语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语言景观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进而提出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的改进策略,从而优化外语教学课堂,提高外语教学效能。关键词语言景观;外语教学;策略一、引言“语言景观”概念自出现就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国内外研究学者从多维度开展了理论性或实证性研究。语言景观研究也为外语教育提供了新角度,它不仅是为学习者提供额外语言输入的来源,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还承担景观最原始功能语言环境的构成部分。本文将语言景观认同为语言环境的要素,力求探寻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以期深度发掘语言景观的实践指导意义,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升外语教学效果。二、语言景观理论概述根据于年提出的语言景观概念,语言景观由某一属地、地区或城市群中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店牌和政府建筑物公共标识组成。语言景观分为自上而下的语言景观(官方标牌)和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私人标牌),具备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近年,语言景观研究成为跨界于社会语言学、地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研究焦点。语言学者透过语言景观,观察、分析标牌表象背后的优势语言及其语言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据此调整语言政策,充分体现统治阶层意志。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地区多语现象、实证性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活力、语言政策和语言权势等。比较而言,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起步晚,但依然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研究集中在综合性概述、语言景观译写研究、城市语言景观个案分析研究等方面。随着语言景观研究的深入,新视角、新领域继而显现。语言景观与多模态理论的糅合、语言景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意义研究、虚拟空间语言景观分析皆为未来研究方向。全球化加速以英语为主的外语传播,外语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景观可应用于语言学习,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为语言学习指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三、语言景观与外语教学环境全球化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趋于同质化,其中包括以英语为代表的强势语言社会使用功能加强。在一定意义上,国民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深刻影响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活动。外语教学水平是提升全民语言能力的关键。影响外语教学效果的因素纷繁复杂,语言环境居于重要位置。语言环境是影响外语学习活动开展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语言环境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儿童的母语习得属于非正式学习,在环境真实、语料丰富的情境下,在他人纠正性反馈中发生。一旦离开特定语言环境,语言功能最终消失。语言环境分为三个层次: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相互独立却又彼此依存。其中,学校环境对语言获得影响最直接、最显著,家庭环境是达成语言教学目标的保证,而社会环境是语言应用能力检测、评价和反馈的重要场所。语言景观是外语教学环境的因子,具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两种属性。语言景观以标牌语言为载体,与物理空间、读者心理实现对话,推进学习者语言知识体系的生成和构建,促使语言教学环境的创生。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要求并赋予标牌语料丰富性和多样性,国家语言文字管理的规约性和国际交流的深化推动城市语言景观呈现双语或多语模式,均为外语学习者偶发性学习提供机会。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和语言景观的改善互惠互利,相辅相成。从语言环境角度出发,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语言景观可划分为两类:校园语言景观和校外语言景观,后者涵盖家庭和社会两个维度。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校园、校外语言景观效能,促成语言情景浸入式学习,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语言潜质。四、语言景观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语言景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对语言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的补充和丰富。作为语言环境的要素,语言景观对学习者语言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增强学习者语言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语言意识是外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它是学习者对语言知识、语言文化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整体感知和认识。语言景观是城市环境不可或缺的元素,无处不在的官方或私人标牌反复冲击学习者视觉感官,调动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者语言学习及应用的欲望,强化学习者的语言意识。此外,引导学习者关注语言景观有助于学习者觉察社会多语现象和语言地位差距,加深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综合语言环境的认识,肯定外语学习的重要地位。(二)培养学习者语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打开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知识的传承并非维持原有知识体系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注入创新思维以保持其活力。语言知识量多面广,面对浩瀚语言信息,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习者具备鉴别、分析、处理有效信息,正确做出判断的能力。语言景观涉及路标、街名、指示牌和店牌等,双语及多语使用参差不齐,词汇选择、语法规则、语言运用等方面漏洞百出。学习者通过调查、收集、观察、辨别语言标牌,发挥反思性批判思维,依据已有知识,通过推理和剖析,敢于质疑标牌中语言知识运用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三)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水平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交流,交流融洽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语言应用水平。语言应用已突破狭隘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而更加重视特定语境下的意义生成和传递。语言景观并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在词法、语法等的框架内,依据不同语言环境,借助委婉语、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规范语言运用,实现与读者的空间对话。譬如,“男士止步”译为“”,语气更显柔和、礼貌,易被读者接受。学习者在阅读、收集、分析标牌过程中,通过关注语言运用特征,累积语言运用技巧,语言运用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五、语言景观视角下的外语教学策略(一)优化校园语言景观建设,激发学习者兴趣学校、课堂是外语学习的第一场所,校园语言景观的设计与布局影响学习者语言意识的增强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校园语言景观包括校园内的指示牌、警示牌、告示牌等和教室内的名言警句、时间表、黑板报等。相对于校外语言景观,校园语言景观的语言选择呈现不同特点。基于法律法规、行业特点、社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校外语言景观的语言趋于多元化,双语、多语并存屡见不鲜;而校园语言景观多以单语,即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双语和多语标牌不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干预良好外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和目的语的接触频度。因此,通过在校园或教室内悬挂不同字体、颜色、材质的目的语单语或双语标牌,有益于提升学习者外语感知度,激发学习者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无意识情况下完成语言的学习。校内标牌可以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师要鼓励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设计、制作与学科内容、目的语背景知识相关的标牌。学习者制作的标牌在专业度上不及制作公司,但在知识关联性和接受度上更胜一筹。通过设计、制作标牌,学习者的外语基础知识得以夯实,科学探索精神得以发挥,外语学习兴趣愈发浓厚。(二)发挥校外语言景观教育功能,提升学习者协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无处不在,社会和家庭是学习场所的延伸,社会语言景观和家庭语言景观的构建是学校语言景观的必要补充。社会语言景观是指普遍意义上的语言景观,即公共或私人空间中的广告牌、指示牌、店牌等。教师可以将学习者带出校园,组织学习者分小组、分主题调查城市、景区里的各类标牌,对标牌材质、语言选择、语言特征、语符分布、语言规范性等加以记录,小组内部加强协作,对记录情况进行归纳、讨论、分析、总结,并与班级其他小组切磋、交流,实现知识的交换。家庭语言景观指在家庭环境中创造的以语言习得为目标的目的语标牌或双语标牌。外语学习在家庭中的渗透,真实语言环境的创建都是联结语言本体和学习者认知的纽带,尤其对于语言关键期的儿童而言。家长和学习者可合力制作双语词汇标牌,亦可在标牌中混加图片,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词汇标牌制作完毕,将其置于家中醒目位置以随时获取学习者的关注。家长还可在墙壁或门上悬挂指示性短语、语句或名人名句,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穿插语言资源,在唤醒学习者语言意识,促使其自发学习的同时,完善学习者人格,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三)调动学习者主体意识,增强学习者跨文化能力事物发展最终由内因决定。校园、家庭、社会语言景观归根结底属于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学习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学习者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认知、自我评价,主体身份认同的自觉意识。学习者要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其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环境的共建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语言景观是语言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学习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修正语言景观中的语用失误,纠正语言景观双语、多语翻译中的不当之处,并在已有语言景观基础上,补充新内容,促成语言景观的优化与更迭。在语言文字法律条例的约束下,学习者的共建有利于加速语言景观本土化和特色化进程,打破语言景观千篇一律的格局。文化承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打破文化壁垒,实现多元文化融合是国际交流的关键。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育的重心。作为外语学习的资源、工具,语言景观的意义呈现是人们跨文化能力和文本词汇、语法、语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景观设置恰当与否与标牌建设者和读者的跨文化能力关系密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景观意义传输的必然要求。语言景观建设者的跨文化能力是语言景观功能生成的关键,是语言景观和读者互动的桥梁,其跨文化能力的不足易导致标牌信息传递迟滞或失误,而读者跨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往往致使意义曲解或解读失败。语言学习者既是语言景观的读者,也是建设者,其跨文化能力在阅读和建设语言景观过程中不断增强,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六、结语语言和景观的结合不可避免地推动语言景观与语言学习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景观可被视为外语教学环境的要素纳入外语教学体系。语言景观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合理利用语言景观能够强化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培养学习者探究和跨文化能力,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外语综合素养。语言景观学对外语教学和学习属于正强化,但目前量化标准和指标体系还未确立。语言景观研究者可以以此为突破点,进而真正发挥语言景观在外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