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5篇)(共14618字).doc
-
资源ID:12498740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5篇)(共14618字).doc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5篇)(共14618字)摘要:从获奖课例竹影的教学设计入手,分别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的前后比较、教学思路框架和课堂练习的设计三方面,谈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学生语言积累的引领,以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教学目标;问题教学法;语言积累;阅读有效教学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课,作者丰子恺。笔者曾指导教师代表辽宁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堂教学大赛”,在众多初高中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此教学设计曾历经反复修改,其中蕴含的教学设计智慧重拾于此,与诸君分享。一、从教学目标的修改看目标的有效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初稿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要启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二)教学目标设计定稿能读准、会写“撇、蘸、惬意、参差不齐”等字词,会解释、会用“惬意、参差不齐”;通过预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其他有价值研讨的问题;能在默读文章后,复述并概括文章内容;能说出文中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所采用的方法和表达效果,并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通过品读和诵读,喜欢文中描绘的美,能说出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感悟。(三)定稿的进步之处最初的目标设计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目标,目标的陈述是笼统的、模糊的,很不具体,很难观察、检测的。定稿的教学目标,其优势在于:其一,陈述的主体是学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其二,教学目标的陈述,选择明确、具体、适度、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和程度副词,如“能读准、能提出、能说出”等,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很具体。其三,目标中所体现的教学内容也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味”。其四,三维目标自然组合,层次清晰。这样的目标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教学实施才能有效。二、从教学思路看“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本课教学思路的主要环节是:预习朗读、默读复述、概括学生提出问题、全班讨论问题练习,此思路主要采用了“问题教学法”。由此我们回溯曾经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语文教学大师的课例。如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思路: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节课)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启发学生逐步讨论解决(两节课)布置练习题。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讨论式教学步骤与此也是极其相似,其教学思路是:预习报告与讨论练习,其中的报告多数是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交流解答。再向前追溯,教育家孔子的论语中一共有个问题,其中只有个问题是孔子提出的,有个是弟子互问的,有个是孔子的弟子问先生的。“问题教学法”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能有效地改变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局面,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宋朝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阅读中必须有“疑”,也一定会有“疑”。有“疑”,才能进入阅读。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既然是最高准则,理当追求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从总体教学思路上来说确是一节好课。具体实施时,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布置预习,由学生随意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实施中对文章内容及形式的分析均由这些问题牵动。其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者是在课前迅速加以整理后,选择既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文本特点、直指教学目标的多个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诸环节,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当然,较之前面所例举的语文教育大家的教例,本课中学生提问、问题梳理、全班讨论环节尚属于半开放状态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相对而言更适合青年教师,在课堂生成方面更容易驾驭。总之,本节课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相对而言,更利于实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要求。三、从课堂练习看学生语言积累的引领当代语文教育领军人物余映潮老师在很多场合强调:积累丰富的课是好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的“积累”包含知识性积累、语言性积累、技能性积累、情感性积累、思维性积累等,其中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所谓语言积累,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习得更多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学会品味、欣赏、揣摩、感悟精彩的语言。其一,本节课在归类解决学生提出的赏析语言类问题时,采用赛的形式,由学生继续发现、共同探究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段。课堂中,在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品味欣赏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发现与欣赏越来越深入,实现了预设与生成同样精彩。例如,学生在欣赏“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一句中所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时,教师及时启发提问:为什么把人比作青蛙?并顺势引导比较:若换成“好像一只木桩,向我们移动过来”,区别在哪里?有学生很快回答:黑影像青蛙,是独特的比喻,“青蛙”“跳”符合儿童的特点,一蹦一跳地走,鲜活地写出华明由远及近连蹦带跳走过来的可爱的样子。其它如“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等比喻句也归类至此,一同讨论。学生即得出结论:喻体的选择要准确、生动、符合语境。再如,“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一句,在学生能够欣赏出:这是从孩子的视角透过竹叶看月光,一个“切”字非常传神,写出了光随叶动的美丽夜色。教师及时引导:若把“切”字换成“晃”字好不好?“把”字主动句换成被动句,区别在哪里?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增、删、调、换”的语言置换比较中,学生对言语的深度品析逐渐达成,思维更加深入。在轻松、开放的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中,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走向丰富,透过言语形式的欣赏,了解了儿童游戏中的艺术内蕴,了解了艺术的产生,获得了文字和艺术审美的双重感受。其二,教者在最后环节安排背诵环节,给学生时间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老舍说: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教者启发学生说:作者用艺术美的眼光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么好的语言我们要将它化为己有。学生当场背下多个句段的占绝大多数。学生读书了,欣赏了,背下了,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文课的味就足了。一节课如果以一词、一句、一段来计算,学生三年的收获一定不菲。自然成诵的名家名篇多了,学生的思想境界、语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这是阅读教学的主旨,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参考文献:王德俊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指导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6 页 共 6 页